丁衛(wèi)杰
摘要: 在信息技術課堂上,一方面,知識點有時呈現(xiàn)連續(xù)性,有時呈現(xiàn)零散性,另一方面,學生有自主性、靈活性。教師該如何發(fā)揮主導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練習的有效性呢?作者從課堂教學實際出發(fā),對如何提高學生練習的有效性問題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 信息技術課堂學生練習有效性
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如何增強學生練習的有效性,一直是我探尋的一個問題。信息技術課堂上,一方面知識點有時呈現(xiàn)連續(xù)性,有時呈現(xiàn)零散性,另一方面學生有自主性、靈活性,教師如何發(fā)揮主導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練習的有效性呢?
學習興趣是學生有效學習、有效練習的基礎,沒有興趣這個基礎,提高學生練習有效性就無從談起。教師要想發(fā)揮主導作用,增強學生練習有效性,就必須把握住學生的興趣點?,F(xiàn)在的學生所感興趣的是一些流行元素,與計算機有關的興趣,如游戲、QQ、電影等。對于信息技術教材中的知識,學生是“抵觸”的,不愿接受的,又不得不去接受。他們去接受,是外因作用的結果,這個外因主要有教師、家長、學校與社會要求他們必須通過考核;他們不愿接受,是內因作用的結果,主要因為中學生在外因作用下表現(xiàn)出一定的逆反心理。如何使學生主動學,讓學生不再抵觸,一直是我探索的一個問題。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練習的有效性。
一、設置恰當的任務,提高學生練習的有效性
無論是單元練習,還是課堂練習,練習總是以“任務”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的,所以,任務的設置,在課堂有效練習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精良的任務具有良好的效果,容易達到課堂最初的教學目標;粗糙的任務不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學生的表現(xiàn)往往是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久而久之,學生會感覺信息技術課“煩”,與最初的神秘、有趣感形成鮮明的對比,失落感就慢慢滋生。
設置任務時,任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任務并不是靜止和孤立的,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考慮學生的年齡、興趣、認知能力等特點。“任務”設計要注意留給學生一定的獨立思考、探索和自我開拓的余地,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探索式學習方法獲取知識與技能的能力??紤]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任務的難度設計為梯度等級,教師、學生都有選擇的余地,教學活動呈現(xiàn)多樣化的特點。通過嘗試發(fā)現(xiàn),有趣的任務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往往效果顯著。
二、利用口頭語言和體態(tài)語言,提高學生練習的有效性
人們在交往和信息傳遞中,應用兩種語言,一種是口頭語言,即我們所說的話語;另一種就是體態(tài)語言。所謂體態(tài)語言,是指人在交際過程中,用來傳遞信息、表達感情、表示態(tài)度的非言語的特定身體態(tài)勢。教師要善于適時發(fā)現(xiàn)和表揚學生的優(yōu)點,如有些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有些學生動手能力強,有些小組協(xié)調能力好,等等。
1.善于使用口頭語言
口頭語言要注意語言的嚴謹性和邏輯性,也要注意幽默性,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師的權威性。要清晰準確,通俗易懂,因為教師所要表達的內容是通過語言傳送給學生的,學生理解了老師的語言,才能理解任務并有效地完成任務。要使自己的語言生動活潑、簡潔練達,講究一個“趣”字。要使學生覺得練習“有趣”,關鍵在于教師布置任務時設疑激趣,扣人心弦,通過多種途徑影響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引發(fā)學習興趣,強化練習動機,消除教學中師生的疲勞,改善課堂氣氛,啟發(fā)學生的心智活動,促使學生深入鉆研問題。教學語言切忌平鋪直敘,平淡無奇,而應盡量做到高低起伏,長短結合,疏密相間,快慢適宜,使學生聽起來舒服悅耳,精神飽滿,興趣盎然,津津有味,其優(yōu)勢興奮中心能隨著教學語言的聲波和聲調不斷得到調節(jié)、轉移和強化,增強教學效果。要使自己的語言熱情誠懇,富于激勵性,語言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離不開言辭的熱情、誠懇,富于鼓勵性。老師一句鼓勵性的語言,可能會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教師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與情感融入言語中去,使“情寓于中,言溢于表”,從而打動學生,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共鳴,受到強烈的感染。據說魯迅講課,言辭并不抑揚頓挫,也不悅耳動聽,但他的聲音里充滿感情的魅力,讓每個聽課的學生都覺得意味深長,覺得有股信念的力量滲入自己的心里。此外,還要注意語言的啟發(fā)性。思維的規(guī)律告訴我們,思維的啟動往往以驚奇和疑問開始。
準確的任務布置,幽默的語言烘托,語調的把握,關心的話語往往能夠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反之,則不利于提高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2.善于使用體態(tài)語言
教師通過自己的表情、姿勢、行為或舉止向學生提供信息或發(fā)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注意,加深印象,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它比其他的直觀教學手段更方便、更形象、更具魅力,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教學內容學生不可能完全都懂,那么教師可以借助體態(tài)語言加以解釋,增強有聲語言的表達效果,因此體態(tài)語言尤為重要。除了有聲語言外,體態(tài)語言也有溝通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思想感情的作用。
恰當的手勢、夸張的表情往往能抓住學生的眼球,抓住學生的心,有利于師生感情的培養(yǎng),有利于課堂練習有效性的提高。
三、營造課堂練習氛圍,提高學生練習的有效性
在課堂上,學生的行為是有傳染性的。一部分學生良好的課堂行為能夠使全班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形成良好的課堂氛圍;反之,若對幾個學生的不良課堂行為不能及時加以糾正和制止,就有可能使整個課堂逐漸彌漫著一種懶散的風氣,進而使更多的學生形成不良的課堂行為,導致課堂學習效率下降。具體地說,在信息技術課堂里,只要學生玩游戲或聊天等不良課堂行為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制止,就一定會影響一大批學生跟著“下水”,導致信息技術課堂成為學生玩的殿堂。
通過各種方式,營造學生有效練習的氛圍,比如學習小組長的更換,學習作品的展示,這樣可以刺激學生有效地練習。
課前設計精良的任務,課堂上用準確幽默的語言下達練習任務,并配以相應的體態(tài)語言,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練習的有效性。各種方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根據具體的課堂內容,應靈活地加以應用,要注意的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學生練習有效性的基礎條件,沒有這個基礎,其他的方法途徑都沒有發(fā)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