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萌
在美國加州一個叫優(yōu)瑞卡的小城,一位華裔女子日復一日、不辭辛苦地為那些無家可歸的流浪者免費提供食品和生活用具,如此已經(jīng)將近25年了。2011年的8月似乎特別炎熱,汗水掛滿了她的臉頰,而這位叫關惠群的華裔女子卻依舊忙碌著。她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美國,被奧巴馬總統(tǒng)稱為美國的平民英雄。
也是在1年前的8月4日,關惠群在白宮獲奧巴馬頒發(fā)的總統(tǒng)公民獎章。創(chuàng)立于1969年的美國總統(tǒng)公民獎章,是僅次于總統(tǒng)自由勛章的美國第二高的平民榮譽,用以表彰有模范服務事跡的美國公民。華裔獲得總統(tǒng)公民獎的人不多,上一個是發(fā)明“雞尾酒療法”對付艾滋病的華裔醫(yī)學家何大一。從6000人中脫穎而出,關惠群與另外12人在白宮從奧巴馬手上接獲總統(tǒng)公民獎章。奧巴馬跟獲獎者一一握手,唯獨擁抱了關惠群。
總統(tǒng)對關惠群說:“在你身上我看到了真正的美國故事,真的令人鼓舞?!?/p>
留下陰影的童年
關惠群出生于上世紀50年代廣東開平一個富裕的家庭,是家中第8個孩子,母親生她的時候已經(jīng)52歲了。父母都是很有名的醫(yī)生,然而在“文革”中,由于西方教育的背景,他們都成了被迫害的對象,年長關惠群很多的哥哥姐姐也大多受到牽連。年幼的關惠群獨自一人流浪街頭,度過了整整4年無家可歸的生活。
沒有人跟她說話,她變成了一個不會說話的流浪兒,睡馬路,吃垃圾,挨餓受凍。她說:“小時候沒有人愛我,我沒有朋友,沒有人幫助我,我還被人欺負……那段漫長的、痛苦的歲月,我現(xiàn)在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過來的。我覺得自己真是很幸運,我感謝神讓我活下來,我相信活下來一定有自己的使命,就是去幫助別人。”
關惠群11歲與家人一起到香港。然而,她一度無法適應正常生活,她整天不說話,拒絕正常的食物,晚上蹲在墻角,不肯上床睡覺。不久,父親因病逝世。14歲的她輾轉到了美國 ,投靠到嫁到西雅圖的姐姐家。
剛到美國時,姐姐每天上班后,她就在家看兒童節(jié)目“芝麻街”,學英文。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有一天姐姐驚喜地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因苦難自閉的小妹妹,終于再次開口說話了,臉上也有了笑意。
那一刻,姐姐摟著關惠群的肩膀失聲痛哭。
25年如一日幫助弱者
一天天長大的關惠群漸漸從陰影里走出來,經(jīng)人介紹,她和在美國出生的華僑陳伯良結婚了。陳伯良取得物理博士學位后,在加州州立洪堡大學物理系當教師,關惠群也就跟隨丈夫搬到大學附近的小城優(yōu)瑞卡市居住。隨著兩個可愛的兒子出生,關惠群在家相夫教子,過著幸福安寧的生活。
大兒子上小學后,關惠群常帶著小兒子在學校教室附近玩耍、觀望。老師就邀請關惠群參與家長義務工作。剛開始關惠群有點不自在,她沒上過學,英文也不好,但漸漸地,大家發(fā)現(xiàn)這個普通的華裔女子不但熱心,而且善良有活力,很快關惠群有了很多朋友。
一天,一個長得很可愛的小女孩跑到關惠群面前,小聲說:“阿姨,你能給我點吃的嗎?”關惠群問:“你爸媽呢?”小女孩用手指了一下停在不遠處的一輛車,原來,小女孩一家人住在車子上,三餐不繼。關惠群取來食物給這一家人。很快,關惠群發(fā)現(xiàn),需要幫助的不僅僅是小女孩一家,還有很多人。
從那天開始,關惠群用自己在小學做半職職員的薪水,為躲在橋下、鐵路邊甚至灌木叢中的無家可歸者免費提供食物。
這些被接濟的人大多是不符合當?shù)卣葷鷹l件的人,包括躲在橋下、鐵路邊、樹叢中的精神疾病患者、殘障的退伍軍人、離家出走的青少年、濫用藥物的人等等,年齡從3歲到82歲不等。關惠群每天凌晨兩點多就起床,準備好大約200多杯的一大罐咖啡和食品,再開著她那藍色的小卡車為無家可歸者送去,然后去學校上班。她下班后再為無家可歸者分發(fā)晚餐。寒冷的夜晚,她總要從溫暖的家中跑出來,找到睡在外面的人,讓他們坐在自己的車里取暖;下雨天,她也會出去派發(fā)雨衣、襪子等物品。如果他們需要打電話給父母,她會給他們一張電話卡;如果他們需要洗衣服,她會給他們一張當?shù)叵匆碌甑南匆氯?;如果他們需要衣服、毯子或者帳篷,她會找人捐贈這些物品;如果他們想要洗澡,她會開車送他們?nèi)ヅ笥训墓⒗锵丛琛€幫助生了小孩的少女搬入政府提供的住處。她還幫助一個無家可歸的人買了打草機,然后幫他介紹生意,使他自立……
關惠群獨自默默地做著,甚至連她的先生都是十多年后才知道。先生有一天好奇地問她,為什么做這么多食物?她笑著說:“為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啊?!毕壬泽@地瞪大了眼睛,好半天才緩過神來,他終于明白妻子起早貪黑地在忙乎什么,丈夫的眼睛濕潤了。從此,丈夫和兒子也開始出錢出力和關惠群一起忙起來。她的愛心同樣感染了許多人,有許多商家與個人開始捐款或捐贈食物給她,也有許多義工加入進來幫助她:今天有人捐贈一盒毛襪子,明天有人捐贈一袋衣服……有人捐款,還有人捐贈公共汽車票、旅館房間等等。
重建希望的“惠群媽媽”
2006年9月,關惠群和朋友們籌足4萬美金,購買了一輛有冷藏保溫設備的藍色卡車,運送食物。2008年,關惠群獲得了加州州長夫人頒發(fā)給加州婦女的彌涅耳瓦獎。她用彌涅耳瓦獎附帶的2.5萬美金為種子基金,與天主教慈善機構合作募款建立無家可歸者的浴室。
對于那些受到關惠群幫助的貧困者來說,食物固然是重要的,但是精神上的關心和鼓勵、信任和尊重,可能更具深遠的意義,很多人因為關惠群而升起了對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從而走上了正常的人生軌跡。
去年有17人離開街頭,他們對關惠群說:“你知道嗎,惠群媽媽,你重建了我們的希望。”
他們很多人都把關惠群當成“媽媽”,把他們的苦惱和憂愁說給她聽,而這個黑頭發(fā)黑眼睛的中國女子像天使一樣守候在他們的身邊,關惠群也真的從心里把自己當成了他們的“媽媽”,跟他們聊天,給他們愛撫,相親相愛,就像一家人一樣。
她的鄰居沃茲尼每天看到她早出晚歸的身影無限感慨,于是瞞著她向白宮寄出了推薦電郵:沒有偏見、沒有歧視、沒有“教育”,只是獻上一杯杯熱騰騰的咖啡、用心烹制的美味,幫助那些貧困者免于饑餓之苦,年年月月日日如此??吹竭@封郵件,奧巴馬總統(tǒng)親自選定她為美國總統(tǒng)公民獎章獲得者。
優(yōu)瑞卡郡警官Garr Nielsen說:“我相信惠群對社區(qū)具有啟示意義。我相信她也許是你所能看到的關于無私的完美個例。我覺得她除了盡力幫助他人之外別無所求。這點燃了我對人們善良本性的信心?!?/p>
如今,關惠群仍保持著充沛的精力,年輕而精神,這也許是她的善心使然。
她笑稱自己的名字“惠群”不是偶然的。施惠者也是受惠者,她說:“我?guī)椭藙e人之后,心里感到很高興,覺得生活得非常充實,我非常愉快地過著每一天,因為能夠幫助他們而過得更有意義。雖然很忙碌,但我并不感到累。”
(摘自《分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