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 黨輝 李薇
[摘要]目的:探討紅藍光與強脈沖光聯(lián)合應用治療痤瘡的療效。方法:青年痤瘡患者60例,將其隨機分為紅藍光組、強脈沖光組及聯(lián)合治療組,行相應治療并評價其療效,在治療期間及治療后3個月內,對患者進行進行隨訪并觀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治療后從自我感知、社會與情感功能、痤瘡癥狀三個維度評價其生活質量的變化。結果:在治療2周和4周后,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GAGS評分高于其他兩組,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全程及治療后3個月內,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其他兩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對患者生活質量的研究中,聯(lián)合治療組患者在自我感知、社會與情感功能、痤瘡癥狀三個維度皆表現(xiàn)出了更積極的效果,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聯(lián)合應用紅藍光與強脈沖光治療痤瘡,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可以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并提高青年患者生活質量,對痤瘡治療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痤瘡;紅藍光;強脈沖光
[中圖分類號]R758.7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9-0-0
痤瘡(acne vulgaris)是發(fā)生在毛囊皮脂腺的一種常見炎癥疾病,在人群中有極高的發(fā)病率,尤其是在青年中,發(fā)病率高達70%以上。目前痤瘡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維持治療[1-2]。藥物治療,雖有一定效果,但作用周期長、起效慢、副作用大,還有耐藥性;物理治療具有易于被患者接受,不存在耐藥性及損傷等特點。近年來,筆者科室聯(lián)合應用紅藍光與強脈沖光治療痤瘡觀察其療效,并就痤瘡治療給青年患者帶來的心理及生活質量影響進行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文以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整形科門診確診的青年痤瘡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9例,女41例,年齡15~30歲,平均年齡(22.74±2.59)歲,痤瘡主要集中在頭面部,根據(jù)相關診斷標準,60名研究對象中屬于輕度痤瘡者19例,占31.67%,中度痤瘡者31例,占51.67%,重度痤瘡者10例,占16.67%,所有患者近期均未服用過異維A酸或其他對光敏感的藥物,孕婦、糖尿病患者、癲癇患者、瘢痕體質者被排除在外。以患者入選研究方案時編號與3相除的余數(shù)為依據(jù),將患者隨機分為紅藍光組、光子組及聯(lián)合治療組,各組間在年齡、性別及痤瘡嚴重程度方面未見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紅藍光治療組采用LED-IA紅藍光痤瘡治療儀治療,強脈沖光治療組采用IPL560-D絲柔光子痤瘡治療儀,聯(lián)合治療組則以周為單位輪流使用兩種治療儀,具體使用劑量與操作程序以操作手冊及患者實際情況為準。為評價療效,使用痤瘡綜合分級系統(tǒng)評分(GAGS)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2周及治療后4周評價其療效,為評價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在每次治療前后及治療后3個月對患者進行共計30次的不良反應調查,并做相應處理,比較三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的差異。為探討紅藍光與強脈沖光聯(lián)合應用對青年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在治療后從自我感知、社會與情感功能、痤瘡癥狀三個維度評價其生活質量的變化。
1.3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AS9.2統(tǒng)計軟件,服從正態(tài)分布的指標結果以x±s表示,兩獨立樣本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重復測量的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α=0.05。
2結果
2.1 三組患者GAGS得分間的差異:分別在試驗開始前、試驗開始2周時及試驗開始4周時對患者進行GAGS評價,比較其療效間的差異。結果顯示,經過4周的治療,三組患者GAGS得分間未見顯著差異(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1。
2.2 三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所有患者在治療期間及治療后的3個月內,皆未發(fā)生全身性嚴重不良反應,患者所表現(xiàn)出的其他不良反應主要包括皮膚干燥、燒傷感或灼熱感、水腫性紅斑、色素沉著及治療后感覺眼前有幻影。其中,紅藍光治療組有不良反應者173例,強脈沖光治療組151例,聯(lián)合治療組49例,紅藍光治療組及強脈沖光治療組中,各有1例因無法耐受不良反應而中途退出治療及研究。
2.3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試驗結束后,對三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調查,結果顯示,聯(lián)合治療組在自我感知、社會與情感功能、痤瘡癥狀等三個維度方面均較其他兩組有更積極表現(xiàn),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shù)據(jù)見表2。
3討論
痤瘡為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以往采用局部或系統(tǒng)性抗生素及維A酸類藥物進行治療,但是,存在藥物的不良反應,大部分患者不能耐受而放棄治療,同時由于抗生素的濫用和P.acne形成耐藥性強等原因,藥物治療效果很難讓患者滿意。近年來,物理治療,尤其是光學治療,以其快速、安全、經濟等特點,在門診痤瘡患者中被廣泛應用,如紅光治療儀、藍光治療儀、紅藍光治療儀及強脈沖光治療儀等,它們在臨床中的作用也多有報道,但都存在一定問題,如相對較先進的紅藍光治療儀因皮膚滲透性差[4],只能治療淺表痤瘡[5],而強脈沖光治療儀雖可治療深部色素團、毛囊破壞等[6],但不良反應較多[7]。在我們的研究中,聯(lián)合應用紅藍光及強脈沖光治療,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過2周及4周的治療,聯(lián)合治療組GAGS評分與其他兩組相當,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在不良反應方面,聯(lián)合治療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其他兩組,其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聯(lián)合應用紅藍光及強脈沖光治療,可以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同時,降低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同時,我們考慮到因痤瘡就診的患者主要為青年人,他們較一般人群具有一些特殊的性格特點,比如對治療中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甚至是正常反應都十分敏感,尤其是那些影響美觀的不良反應;青年患者對治療手段的先進性及復雜性好奇心強,新的、復雜的治療手段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治療積極性及依從性,甚至可以對其心理起到安慰劑作用。本研究結果顯示,聯(lián)合治療組在治療結束后,在自我感知、社會與情感功能、痤瘡癥狀三個維度均較其他兩組有更積極表現(xiàn)(P<0.05)。在現(xiàn)階段醫(yī)療環(huán)境下,我們認為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具有重大意義,同時患者的主觀感受也應作為評價醫(yī)療服務治療的指標,我們聯(lián)合應用紅藍光及強脈沖光治療,取得了滿意療效,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同時提高了患者對于治療的滿意度及其生活質量,可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胥秀琴.中西醫(yī)結合治療面部痤瘡的臨床應用[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1,10(4):294-295.
[2]丁雄飛.小劑量異維A酸聯(lián)合維生素E治療中、重度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1,25(9):735-736.
[3]谷玉琴,孫月吉.心理因素與痤瘡[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6,39(2):119-120.
[4]李湘輝,張榮,齊煥英,等.窄譜藍/紅光治療痤瘡療效觀察[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2,28(3):215-216.
[5]姚彥,閔仲生.光療法聯(lián)合中藥治療尋常痤瘡的療效觀察[J].中華皮膚科雜志,2009,42(3):175-177.
[6]蔣婷,李軍,任軍,等.紅-藍光聯(lián)合治療尋常痤瘡的療效[J].中華醫(yī)學美學美容雜志,2010,16(5):320-322.
[7]陳歡歡,姜日花,蔣忠民,等.光子治療尋常性痤瘡45例療效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7,21(10):608-609.
[收稿日期]2012-06-26 [修回日期]2012-08-06
編輯/李陽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