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軍
摘要:知識經(jīng)濟時代對大學生教育產(chǎn)生了影響,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已經(jīng)不能滿足大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為大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通過指導以及學生自我管理,促使大學生學習型團隊的建立,從而實現(xiàn)大學生對課堂之外知識的自主學習。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積極探索以學生學習興趣小組和社團建設為載體,開展學生學習型團隊建設,為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平臺,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關鍵詞:學習型團隊;學習興趣小組;社團
一、大學生學習型團隊建設的內(nèi)涵及意義
當今世界邁入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知識管理、團隊合作、信息和資源的共享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社會必不可少的學習手段,對大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已經(jīng)不能滿足大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為大學生搭建自主學習的平臺,通過指導以及學生自我管理,促使大學生學習型團隊的建立,從而實現(xiàn)大學生對課堂之外知識的自主學習。
大學生學習型團隊是指有相同學習興趣或愛好的大學生群體,他們在共同學習目標的激勵下,通過共同學習、分享彼此學習經(jīng)驗、共享學習資源、分工協(xié)商完成某一學習目標或任務。大學生學習型團隊具有以下幾個特征:一是要具備組織框架,有學習組織者,團隊有學習的規(guī)則;二是要有自主學習的精神,高等學校課堂知識的傳授對大學生而言是被動接受的過程,需要大學生在接受的過程中能具有自我思考的意識,能夠?qū)崿F(xiàn)團隊學習、全團學習,在學習中有創(chuàng)新的精神;三是要有自主學習的機制,這是學習型團隊的核心,組織成員能夠在團隊學習機制下實現(xiàn)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的有機融合,擴充知識體系。
學習型組織這一理念的提出來自彼得圣吉博士撰寫的《第五項訓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一書,作者在書中提出建立學習型組織的概念和終身自主學習的觀點,通過在組織內(nèi)開展系統(tǒng)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團體學習五項訓練,形成組織內(nèi)的新視野、新思維、新習慣,從而達到提升組織文化的目的。這一理念的提出與現(xiàn)代高等教育要求提升大學生學習能力是相通的,因此在高等教育新形勢下創(chuàng)新大學生學習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高等學校學生學習型團隊建設的前提和保障
學習型團隊的前提就是要求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當今世界,知識更新速度日新月異,課堂教學內(nèi)容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攝取需求,現(xiàn)代教育的理念應該是教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為順應時代潮流,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學生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除了具備終身學習的理念,團隊成員還必須具備彼此交流的思想,這是學習型團隊建設的重要前提。因為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思想,每個人在團隊中只有將自己的思想與別人分享交流,才能互相取得進步。而在這個團隊里的學生,應有共同的學習目標或?qū)W習興趣,這樣才能凝聚成一個整體去開展學習活動。學生學習型團隊建設應該有強有力的保障措施,才能順利開展。
1. 為學生團隊建設提供強有力硬件支撐和智力支持
學生團隊建設離不開專業(yè)教師的悉心指導,當然這種指導不是單純教師參與到團隊中做指導教師就行的,指導教師在這里起到的作用不是負責團隊的建設,而是為學生提供學習方法的指導。學生參與團隊學習需要一定的場所和硬件保障,需要學校提供經(jīng)費支持和場地保障。
2. 學生自主參與建設,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團隊運行規(guī)則
學習型團隊需要各成員有共同的學習目標,大家共同制定學習的方式方法,并由團隊組長負責團隊的管理。學習型團隊要充分發(fā)揮團隊中每個人的作用,集思廣益,有針對性地共同學習。建設學生學習型團隊就是要通過倡導、鼓勵等方式,促使學生自覺學習知識理論,實踐課堂所學知識并加以延伸。
三、以學習興趣小組和社團建設為載體,為學生搭建學習型團隊學習平臺
新形勢下,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為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方式,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提高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的能力,在學生中積極探索建立了兩類學習型團隊,在實踐中加以總結(jié)。總的來說,大學生學習型團隊建設的載體主要分為以下兩種,一是學生學習興趣小組,二是大學生科技(人文)社團。
學習興趣小組主要在一年級至二年級成立,一般5~8人為一組,由優(yōu)秀學生在各專業(yè)年級或班級內(nèi)召集具有共同學習興趣的學生組成。共同的學習興趣不僅僅指專業(yè)方面有共同愛好,對低年級同學來說,興趣廣泛也是學習興趣小組參與度非常高的原因。就我院情況,目前,計科院一二年級學生共有600名左右,現(xiàn)有學生興趣小組116個,參與學生達到236人。每一學期學習興趣小組成立之初,小組長會列出本學期學習計劃、需要實現(xiàn)的學習目標,院學生會會根據(jù)學習興趣小組的學期計劃進行期中、季度、期末考核,以達到督促的目的。每一學期,將定期舉行興趣小組經(jīng)驗交流會,各小組組長、成員在一起交流學習心得體會,共同進步。
學習興趣小組載體的優(yōu)勢在于成員人數(shù)相對較少,活動組織方式靈活,開展活動形式豐富,對學生吸引力較大。可以通過請高年級學生作為指導教師,在學生綜合素質(zhì)成績等各方面采取相應的激勵措施,充分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科技(人文)社團主要由高年級學生組成,人數(shù)相對較多,有專門的教師作為指導教師,并提供相應的活動場所,提供硬件方面的支持和保障??萍迹ㄈ宋模┥鐖F主要針對高年級在某專業(yè)領域有深入學習需求的同學,有完善的規(guī)章制度,由學院檢查考核。一般情況下,學生社團采取公司化運作方式,執(zhí)行嚴格的準入、退出制度,負責人由社團成員推舉產(chǎn)生,不同階段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由各階段負責人分配具體學習或?qū)嵺`任務給各社團成員,最后社團成員在一起完成具體項目,加以檢驗。分配或?qū)W習的任務既有較新專業(yè)知識的學習,也有某一些社會項目,對于理工科類的社團而言,共同開發(fā)完成的項目具有一定的社會應用價值。
這種以公司化方式運作的學習型社團,可以幫助高年級同學拓寬專業(yè)學習領域,提高學生自主接觸社會的能力,同時邀請企業(yè)與學生社團建立合作關系,為學生社團活動開展提供指導,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另外,學生社團內(nèi)部也可由負責人負責組織開展社團內(nèi)部、社團間的“學術沙龍”活動。
通過開展這類活動,調(diào)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參與各類實踐活動的熱情。近年來,學生在各項比賽中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07年至今,我院學生參加了全國、四川省的各種競賽,獲得國家級二等獎5項,三等獎9項;獲得省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11項。2011年參加“四川省信息技術安全大賽”中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2011年,我院學生在“SAP全國大學生儀表盤設計大賽”中獲得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在“全國軟件專業(yè)人才開發(fā)與設計大賽” (有100所大學參加,大多是全國的重點大學)中獲得1個二等獎,1個三等獎。
參考文獻:
[1]孫云海,楊斌.基于學生學習型創(chuàng)新團隊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帶動創(chuàng)
業(yè)”教育模式探索[J].學園,2012(2).
[2]曾衛(wèi)明.高??萍紕?chuàng)新團隊自組織演化過程研究[J].哈爾濱工
程大學學報,2009(1).
(西南石油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