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紅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目前,全球約有4000萬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我國自1985年報告首例艾滋病病例以來,患病人數(shù)及高危人群每年不斷遞增,呈現(xiàn)出由特殊人群向一般人群傳播的趨勢。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毒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統(tǒng)嚴重損害為特征的傳染病,被稱為“超級瘟疫”、“世紀殺手”。不過,只要我們了解艾滋病的有關(guān)知識,知道艾滋病在哪些情況下會引起傳播,在哪些情況下不會,就能自如地抵御艾滋病,保護好自已和家人。
這些途徑,可以染“艾”
艾滋病并不如常人想的那樣防不勝防。艾滋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和陰道分泌物中,其傳播途徑也不外乎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三種。除了這幾種傳播途徑,艾滋病的傳播是十分有限的,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接觸根本不會傳播艾滋病。如:
看望或接觸艾滋病患者,你完全可以放心地同他握手、擁抱,互道問候。
與患者同桌吃飯,共用餐具如碗、筷等,也不會感染上艾滋?。ň幷咦ⅲ簩τ诳谇坏炔课挥袧兓蚱瓶诘幕颊哌€是要盡量避免共用餐具)。
如果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在你面前咳嗽或打噴嚏,你也不必擔心,艾滋病毒不經(jīng)過飛沫傳染。倘若你與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在同一辦公室或同一車間工作,他使用過的辦公用品或勞動工具,你再拿來使用,同樣也不會感染艾滋病病毒。
與艾滋病患者在同一游泳池中游泳,或是共用廁所,也是安全的。
夏季時蚊蟲叮咬,并不會傳播艾滋病。有不少人覺得,既然艾滋病可以通過血液傳播,那么如果蚊蟲叮咬了艾滋病患者后,再去叮咬他人,不就會把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傳紿他人,使其得病嗎?其實,這種顧慮是多余的??茖W研究推測,只有當2800只體內(nèi)帶有艾滋病毒的蚊子同時叮咬人體時,才有可能感染。全世界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中,還沒有1例是因蚊蟲叮咬而感染的。
上述幾種行為沒有危險性,是由于艾滋病病毒抵抗力較弱,暴露在外界環(huán)境中很快會死亡。因此,它不會通過空氣傳播;同時,一般消毒藥品如漂白粉、乙醇、消毒液等均可迅速將其殺死。
這些行為,可能致“艾”
嚴格地說,現(xiàn)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患艾滋病的可能,只不過有些人患病的危險性很大,有些人的危險性比較小或很小。因此,生活中我們也要了解,哪些屬于“很危險的行為”,哪些屬于“有一定危險”的行為,了解這些,就可以有效預防艾滋病。
傳播艾滋病的“高危行為”是:與艾滋病感染者進行無保護的性交;與艾滋病感染者共用注射器;輸入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此外,有艾滋病的孕婦會通過胎盤傳給胎兒或通過哺乳傳給嬰兒。
“有一定危險”的行為是:共用牙刷;共用剃須刀;文身;使用同一個針頭穿耳洞;不能正確使用避孕套性交。
“高危行為”的原因是其行為引起血液、精液或陰道分泌物發(fā)生交換,之中的艾滋病病毒極易通過交換而引起感染。如果你有其中任何一種行為,就可以確定你有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度危險性?!坝幸欢ㄎkU”的行為,就是指血液、精液或陰道分泌物有可能發(fā)生交換行為,該行為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
最后還想提醒大家一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已經(jīng)承擔著疾病帶來的肉體痛苦和精神壓力,作為家人、同事或朋友,不應歧視他們,應該給予同情和關(guān)心,給予他們正常工作、生活和學習的權(quán)利,而不是雪上加霜,把他們打入“另類”。這樣做,不僅減輕艾滋病患者的壓力,使他們生活得更寬松,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樣做對我們自身也是更好的保護。
編輯/楊麗偉 jtyy6729@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