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林
摘要:隨著建筑施工企業(yè)經營管理體制的改革,國家推行“項目法”施工已經很多年了,建筑企業(yè)全部都組建起項目管理組織,作為企業(yè)最基本的管理層次。項目管理的目標是:工程質量、施工工期、效益成本和安全生產,最終保證工程項目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合同約定),安全生產的條件下,保質、有效地建成。
關鍵詞:工程目標質量計劃
中圖分類號:TU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4(c)-0147-01
項目工程目標的推進實施、施工工期、安全生產等均體現在施工過程,而質量、效益的形成卻反映在工程的竣工驗收后,因此,在組織項目施工管理中,必須把“質量”、“效益”目標作為控制、推進的重點,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實效,實現項目工程施工管理的最佳追求目標。
那么,如何引導項目工程施工管理的實踐經驗與體會,我們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1編制項目工程質量計劃與質量目標建設計劃,作為在項目工程施工管理上所遵循的質量規(guī)范性文件
質量計劃與質量目標設計的內容包括:質量追求的目標,內控的質量標準,工藝的操作規(guī)程,分部、分項工程工序的控制重點,質量試驗檢驗的檢測手段,保證質量的主要技術措施,實施計劃目標的主要責任者,要求分期完成質量目標的計劃進度,以及分階段進行質量跟蹤考核的管理制度等等。
質量計劃與質量目標,經過項目經理或項目負責人組織本項目部管理人員研究討論編制好并以書面形式報上級核以后,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質量管理體系,各子項目負責人、專業(yè)質量員、施工管理人員、作業(yè)隊長、和班組長為該體系成員。各承擔施工任務者都應控制質量目標,對質量目計劃和目標負責。執(zhí)行方針目標管理的方法,在項目管理班子、操作工人配合施工作業(yè)人員中,進行展開、分擔與推進。
(1)制定目標實施責任卡。在項目管理班子成員中,結合其管理職能,將目標、責任展開分擔,提出具體的實施與落實對策,對策要有針對性、可行性、有效性,便于考核、檢查。
(2)按照目標責任卡分擔的內容進行跟蹤考核與推進,積累目標推進中的經驗和問題,并對應解決的的問題提出質量改進的要求。
(3)分階段的對目標推進實施進行中間診斷,作為工作實效和解決存在問題的評價依據。
(4)強化工序控制。采用對項目工程進行工序分解的方法,找出質量必控的重點工序,設管理點進行控制,管理點必須有控制的內容,控制的方法、試驗、檢測手段,管理制度及責任者。
(5)嚴格執(zhí)行質量驗評與認證。按照國家頒布建筑安裝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程序、內容、檢測手段,進行分部、分項工程的驗評,并通過上級質量監(jiān)督人員的認證。
2貫徹執(zhí)行GB/T19000《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的國家標準
組建“項目工程創(chuàng)優(yōu)質量體系”,并逐步編制出《項目工程質量手冊》,作為向上級和基建單位交驗項目工程的質量文件。
項目工程創(chuàng)優(yōu)質量體系的內容和方法如下。
2.1 建立項目工程創(chuàng)優(yōu)質量體系的指導思想感情,要突出四個觀點
適用的觀點。依據項目工程不同對象的質量特性和特點,相應選擇質量要素,講實際,講實效。
系統(tǒng)管理的觀點。結合生產活動采用起始過程系統(tǒng)的閉環(huán)管理,形成質量改進—提高—再改進—再提高的質量保證系統(tǒng)工程。
預防為主的觀點。實行施工過程質量的跟蹤,發(fā)現影響質量的因素,及時采取改進措施,使影響因素消除在質量形成過程之中。
辯證統(tǒng)一的觀點。對職能管理辦法工作的質量和工序作業(yè)的質量,運用科學管理方法及技術手段實施優(yōu)化,保證質量一次合格,一次成優(yōu),從而推進工效的提高,工期的縮短,物耗的降低,使質量、工期、效益提高三者實現統(tǒng)一。
2.2 選擇項目工程質量體系的基本要素
(1)明確項目管理班子的主要責任者的管理職能和質量職能。
(2)形成項目工程質量,實行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質量環(huán)要素可根據項目工程的實際確定。
(3)確定項目工程創(chuàng)優(yōu)質量體系的結構與內容。組織結構,配齊項目專業(yè)質量管理人員,并按照分管專業(yè)和專業(yè)相互關聯關系,以及項目質量環(huán)要素進行質量職能的展開與分配。嚴格落實質量職能責任制,明確其質量責任與權限,對強弱相關職能的質量責任,做到相互協調,互相保證。
(4)建立工作程序,按照各項質量管理活動與管理范圍,對產品形成過程的各基管理,明確規(guī)定展開活動的工作程序,并要和上級頒布實施的管理標準、工作標準、規(guī)章制度相結合。
(5)在施工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質量控制、質量保證活動中,貫徹質量改進與技術進步。把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措施納入施工技術方案中。
對項目工程創(chuàng)優(yōu)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實施,要結合體系要素進行職能展開與活動,成立以項目經理為主以及專職質量員項目質量管理架構,調動項目施工管理人員的管理積極性,加強質量信息傳遞與管理,強化施工過程的工序控制,貫徹執(zhí)行質量否決權,進行質量控制的數據積累與分析等。
3在項目工程施工管理上推行“質量成本管理”從經濟的角度來衡量管理的有效性
(1)研究建立質量成本科目,按照一、二、三級質量成本科目,明確核算內容及辦法。
(2)規(guī)定質量成本科目(重點是三級科目)發(fā)生的內部與外部的故障成本,預防與鑒定成本信息反饋職能的分管和流程。
(3)建立成本臺帳,及時將發(fā)生質量成本科目信息入帳、分析,提供有關職能,并研究改進措施,保證質量成本費用支出比例的最佳值和預控曲線。
(4)經過研究措施和計算,提出質量成本科目的預控指標,制定技術、組織、管理、保證措施,納入施工組織設計,貫徹實施。
(5)做好質量成本的統(tǒng)計報表和綜合分析工作,將質量成本核算結果,作為分析項目工程承包責任成本核算的項依據,使質量成本核算逐步貼近會計成本核算。
4堅持施工現場管理規(guī)范化,達到施工現場管理事事有標準,處處按標準,人人參照標準進行理想狀態(tài)的施工現場管理及現場施工作業(yè)
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的“三全”思想,提出施工現場管理全員、全面、全過程的標準化要求,使施工現場管理做到“三優(yōu)”、“兩好”、“一無”。即樣板先地、規(guī)范操作、監(jiān)控返修、工序驗收的“工程質量優(yōu)”;嚴格驗收、定位堆放、限額領料、物盡其用的物料“物料管理優(yōu)”;合理布局、路溝暢通、生活衛(wèi)生整潔高效的“場容場貌優(yōu)”。合理配置、按章使用、及時保養(yǎng)、進出有序的“設備管理好”;核算到位、臺帳清晰、降本有方、信守合同的“項目效益好”;進場教育、標志明確、防范周密、定期巡視的“無重大安全和社會管理事故”。
貫徹執(zhí)行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還要和開展雙雙節(jié)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堵住物料亂擲,墊坑鋪路,丟失被盜,清工增多,大手大腳的浪費傾向,提倡以場為家、抵制浪費、自我管理、自學奉獻的主人翁精神風尚。
項目工程施工質量上去了,就能夠杜絕因返修導致損失,實現一次成優(yōu),滿足工程項目的使用功能,同時,保證了項目工程施工進度的順利進行。能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向業(yè)主交付質量優(yōu)秀的產品,而建筑施工企事業(yè)獲取很好經濟效益。從而保證企業(yè)以質量取勝于市場經濟,為企業(yè)在當今社會上贏得信譽,爭得效益。因此,項目工程施工的質量管理是項目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