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莉
讀到這封信,第一反應,除了急于想給予你一些心理支持,最大的感受,莫過于“欣慰”二字。真的很高興,你一直堅持著一種世間最美好的品德,即便面對著種種現(xiàn)實的挑戰(zhàn),你依然不放棄它。
林老師相信,你依然堅守著它,之所以寫這封信,亦是緣于你不愿意放棄它;相信,一定有一個聲音,在你的內(nèi)心里說“這是值得堅持的”,即便現(xiàn)實是如此“骨感”。
不過,你說,做老實人的代價是失去榮譽、人緣和尊嚴,林老師可不同意。你說你積極參加班級的衛(wèi)生工作,贏得了老師的表揚,卻失去了當班委的機會。這是現(xiàn)實,但只是現(xiàn)實的一部分。或許,如果你在積極為班級奉獻的時候,能邀請同學一起參與,讓同學和自己一起獲得老師的肯定,相信,那時老師和同學都會選擇肯定你。你說,你因為誠實地向老師承認自己忘記了一項作業(yè)而被嚴厲批評。這是現(xiàn)實,但你可曾想過,或許正因為這一次老師的嚴厲批評,你會更細致認真地對待每一項作業(yè),養(yǎng)成嚴謹?shù)牧晳T,這是多么大的“獎勵”。你說,同學不認真參加社區(qū)活動,依然能夠過關,讓你感到不平。這是現(xiàn)實,但你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所獲得的體驗、能力的提升卻是那些未曾參與的同學不可能得到的。這種獎勵或許暫時你不能從分數(shù)之類“顯性”的評價中看到,但它們客觀存在著,有一天你一定能感受到。而那些“取巧過關”的同學,雖然“躲”過了一些勞動,少挨了一句批評,逃避了一些活動,眼下或許還有些“小得意”,但他們同時也失去更重要的東西,只是這些最重要的東西往往不那么“顯眼”,不是每個人都看得到。
不知道你可曾與父親就此對話過,父親堅持著他的原則一輩子,就現(xiàn)在的世俗眼光看來,父親“吃虧”了一輩子,卻依然教導你以此為人生準則,是什么在一直支撐著父親的信念?是什么讓父親在“顯然”的“吃虧”面前(比如,工作幾十年還只是個技術員)如此坦然?或許就是父親的那句“問心無愧,心安理得”。那份內(nèi)心的坦然,或許不能換得任何物質(zhì)上的利益,因而當我們用物質(zhì)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時,會覺得“不值得”,而如果是一個追求精神的人,我想,就會格外珍惜這份難得的“心靈財富”。
而“誠實”于你而言,遠不止于此。它會讓你找到一個物質(zhì)與精神“平衡”的世界,而不會因唯物質(zhì)而陷入精神的空虛;它會讓你擁有一些可能不太多但個個都很珍貴的與你一樣堅守誠信的朋友;它會讓你的朋友與你在一起時感到特別幸福;它會讓你的親人、朋友因為你而感到自豪和驕傲。
好好感謝父親的這份禮物,你并不會與大家背道而行,你應該邀請大家與你一起前行,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