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
馮侖在《偉大是熬出來的》一書中談到,有一次,他們CEO班30幾個同學(xué)到香港,此行的安排之一是見李嘉誠。馮侖說,見李嘉誠之前他有幾個預(yù)想:一是,他們到達后,肯定是先見到李嘉誠的空座椅,而不會一下就見到本人。二是,見面后,他們一撥人會遞名片給對方,而對方不會派名片。三是,吃飯時肯定有主桌,這么多人不可能都和李嘉誠坐在一張桌子上。四是,李嘉誠不會等飯吃完,就推說忙而先行離開。
結(jié)果卻如馮侖的記敘:“首先,電梯剛一開,70多歲的大哥站著跟我們握手,這樣的開場很不一樣,我有點愣。第二,一見面大哥先發(fā)名片,這也讓我很詫異,而且發(fā)名片還遞過來一個盤子,上面有號,拿名片順帶抓個號,這個號決定你吃飯時坐哪桌,避免到時候我們這些同學(xué)心里有想法。后來才知道,照相也根據(jù)這個號,站哪兒就是哪兒,我覺得挺好,大家避免尷尬?!?/p>
讓人更沒想到的是,那次共4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多備一副碗筷,一個小時的用餐時間,李嘉誠每張桌子都去坐一會兒,而且都大約是15分鐘時間。會餐結(jié)束后,李嘉誠又與每個人握手道別,一個都不漏掉,就連站在旁邊的服務(wù)員,李嘉誠都專門走過去認真握手道謝……
(摘自《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