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日前,中央組織部新聞發(fā)言人公布了國家統(tǒng)計局所做的2012年全國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結果。調查數據顯示,2012年民意調查選人用人公信度78.30分,防止和糾正用人不正之風滿意度78.08分,組織工作滿意度79.96分。這是民意調查工作開展以來,滿意度各項指標連續(xù)第四次全面提高。
黨的組織工作歷來為群眾所關注。用什么樣的人、不用什么樣的人,關系到黨的事業(yè)的興衰成敗,關系到民心向背。多年來,組織部門、組工干部在履職盡責中低調務實、不事張揚,給外界留下一種“神秘”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組織工作的內涵日益豐富。組織工作滿意度民意調查就是組織部門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著眼于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所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
為保證調查的科學性、客觀性、真實性,今年民意調查仍由第三方采取隨機抽樣、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實際調查79178個樣本。調查對象中,既有黨員干部,也有普通工人、農民。有效調查問卷78941個,占總數的99.7%。調查范圍覆蓋全國31個省區(qū)市的394個地級市及直轄市轄區(qū)、694個縣(區(qū))、1389個鄉(xiāng)(鎮(zhèn))、4008個村,在京的167個中央國家機關和中央企事業(yè)單位,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連續(xù)五年堅持開展?jié)M意度調查,由不事張揚到主動開放,最大程度地體現(xiàn)了組織工作“為了誰、依靠誰”的群眾立場,使組織工作獲得了最廣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眾基礎和力量源泉,體現(xiàn)出組織部門準確把握時代特征、與時俱進開展工作的思考與實踐。
從接受群眾評價、群眾監(jiān)督,到順應群眾意愿、群眾期待,構成了一條組織工作改革創(chuàng)新的路線圖——十七大以來,從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到創(chuàng)先爭優(yōu)、基層組織建設,組織部門都很好地發(fā)揮了組織帶頭的作用,也涌現(xiàn)了一批優(yōu)秀典型。沈浩、王彥生、李林森、杜洪英等優(yōu)秀組工干部的事跡傳遍大江南北,既鼓舞了廣大組工人,也使得人們對組工干部的認識日益深刻,對組工干部的評價日益提高。
這種評價來自溝通。在當今信息時代,主動回應關切,正面應對訴求,大膽開放宣傳,已成為組織工作的必然選擇。“不讓老實人吃虧”、讓買官者“賠了夫人又折兵”、就是要干好干壞不一樣、用鐵的紀律保證換屆風清氣正,這些響亮口號已深入人心。
這種評價來自實干。如果只把“為民”的口號叫得震天響,卻看不到一點行動,門敞得再開也不會具有滿意度。只有更加關注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組織工作才能讓群眾滿意。只有堅持“憑德才用干部,從實績看德才”,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群眾才會投上滿意的一票。
群眾滿意才是真滿意,人民肯定才是真肯定。五年的調查結果表明,黨的十七大以來,各級組織部門以改革創(chuàng)新精神扎實推進組織工作,深入學習科學發(fā)展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開展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將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貫穿工作始終,防止和糾正選人用人不正之風,這些卓有成效的工作為科學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環(huán)境,得到了人民的肯定。
在為連年進步的成績感到欣喜的同時,廣大組工干部也應看到這個成績還不是“十分滿意”,今后仍需再接再厲,從提升選人用人公信度上下功夫,讓群眾更放心;從提升組工干部形象度上下功夫,讓群眾更暖心;從提升組織工作透明度上下功夫,讓群眾更貼心。
敞開“心扉”問民意,黨的事業(yè)無止境。讓我們心懷“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的為民情懷,追求進步,永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