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來貴
天下武功出少林!
五千年的華夏文明孕育了中國武術(shù)這朵世界文化之苑中的奇葩,而全部的中國武術(shù)現(xiàn)象又與“少林”二字緊緊連在一起,于是,說不盡的奧秘,數(shù)不清的神奇,長久地縈繞在全世界無數(shù)仰慕者的心頭。
中岳嵩山,分太室、少室兩山,少林寺,因居少室山之林而得名。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公元527年),摩訶迦葉尊者的第二十八世傳人菩提達摩來到少林寺,結(jié)束四海云游,只身走進了五乳峰上的那孔山洞,面壁而坐,且一坐便是九年。功成之日,竟然影入頑石,留下了堪稱千古奇聞的面壁石。
影石之謎如今已真?zhèn)坞y辨,但當達摩走出山洞時,世界上便多了一種叫做“禪宗”的佛教流派。達摩廣泛吸取中國傳統(tǒng)哲學精髓并與佛教的禪悟理論融會貫通,獨創(chuàng)了以“靜坐修身”“見性成佛”為主張,“壁觀”“坐禪”為修行方法的中國禪宗。他一改傳統(tǒng)佛學煩瑣艱辛的修行方法,不立文字,只靠頓悟而“成佛”,對大乘佛教進行了重大的改革。于是,在其他佛教教派相繼由鼎盛而衰落之時,禪宗卻在中國出現(xiàn)了空前的繁榮。至唐,經(jīng)六祖慧能集禪宗理論之大成,禪宗日盛,四海之內(nèi),寺院中屬禪宗者已十有七、八,并迅速傳向東、南各國,為以后波及整個世界奠定了基礎。少林寺成為禪宗祖庭,被世人譽之為“天下第一名剎”。
以靜修為方式,以見性為根本的禪宗既要遠避塵囂,獨善其身,又為何搞出舞刀弄槍且明明是參與爭斗搏殺的少林功夫呢?達摩只用一句“不立文字”,便令后人百般揣度,眾說紛紜起來?;蛞詾槎U坐日久以舒展筋骨,或以為遠居深山需抵御猛獸,或說是以武會友切磋技藝,或說是健體強身延年益壽,或說是保衛(wèi)寺院,如此等等。其說雖各有道理,卻不得要領。歷史曾經(jīng)證明少林寺院的那四堵紅墻,從來也不曾把任何一代僧人完全與世隔絕,這方小院充其量也不過是漂浮在時代海洋上的一葉小舟,社會浪潮無時不在拍打著它的船舷。而要想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禪坐入定,實踐以“靜”為本的世界觀,就必須有動的補充或支持,這就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靜中生動的道理。說到底,武功是以武力爭斗的方式,在社會競爭中,如禪宗之“靜”倘無武功之“動”補充,便必無立身之地,也必無禪宗后來的發(fā)展。無論古今僧道俗凡,生存乃人之首要。細看這少林功夫的招招式式,哪一拳哪一腳不是生存的掙扎?以動守靜,以靜生動,動靜相濟,相輔相承,誰能說達摩祖師不是悟透了其中真諦,才毅然走出那孔山洞的呢?
其實,早在達摩來中國之前,中國武術(shù)已相當發(fā)達,但那時的武功,只是出于社會政治集團之間的戰(zhàn)爭的需要,作為一種獨立生存方式尚不顯著,而達摩與禪宗的貢獻就在于把武功與個體的人生結(jié)合起來,并逐步使之方式化、體系化,正因如此,少林功夫才得以長久、穩(wěn)固的發(fā)展和完善,使之名冠天下,流傳至今。因此說,少林功夫雖未必就是中國武術(shù)的源頭,而少林寺卻終不負“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言。
少林功夫在少林寺發(fā)源后,很長時間內(nèi)只在寺內(nèi)僧人中流傳。十三武僧助唐王之后,始顯于世。并逐步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少林功夫體系。唐、宋之時曾有不少俗家弟子入寺習武和交流。明中葉后,少林功夫已在社會上廣為流傳。至清初,僅全國的少林寺分院就有幾十座。這些分院即成了傳播少林功夫的中心。少林功夫在流傳過程中不斷得到充實和發(fā)展,形成許多不同的派系,如峨眉少林、廣東少林、福建少林、山東少林等等。由于傳播速度極快且規(guī)模極大,以致世間“言武必稱少林”,因而也就有了“天下功夫出少林”之說。
進入近現(xiàn)代社會以來,由于中國社會百年戰(zhàn)亂,更加速了少林功夫的傳播與發(fā)展。隨著少林功夫在社會上的流傳,少林弟子遍及全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和地方把少林功夫的發(fā)展作為一項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方面給予扶持,專門學習和研究少林功夫的組織不計其數(shù),少林武術(shù)如今已成為廣為普及的大眾之武術(shù)。
而為一項健身運動,少林功夫不僅在國內(nèi)受到重視,而且在世界各地也廣為流傳。早在元泰定年間,日本僧人大智最早將少林功夫介紹到日本。明萬歷年間,少林俗家弟子陳元赟東渡日本,長期在日本傳授少林拳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僧人宗道臣入少林寺學藝,歸國后在日本創(chuàng)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專門演練少林功夫的組織“日本少林寺拳法聯(lián)盟”,現(xiàn)該會擁有少林拳士達一百多萬。如今,隨著對外開放的發(fā)展,少林功夫以更快的速度向世界傳播。已有來自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武術(shù)愛好者到少林寺習武練功,法國、意大利、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瑞士、波蘭等十多國家和地區(qū)成立了專門傳授少林功夫的組織。
達摩的時代早已隨著“雙履西歸”的神話遠遠的走去了,但達摩開創(chuàng)的禪武宗風卻由歷代少林僧人承傳至今,并發(fā)揚光大,少林功夫終將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文化財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