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東麗 冰生
他是老人生活的打理者,他是老人身體健康的守護者,他是老人心靈情感的傾聽者,他是老人眼中最貼心的“親人”;他每天24小時,一年365天,像冬日里那燦爛的陽光,像夏天里那清涼的風,時時刻刻溫暖、蕩漾著老人們的晚年生活;他6年來如一日,悉心照料著一群與自己毫無血緣關系的孤寡老人,為他們端屎端尿、疊被理發(fā)……用軍人特有的堅定、純樸、真摯譜寫了一曲人間大愛之歌。他是西峽縣桑坪鎮(zhèn)敬老院的院長,今年54 歲的邢正夏。
坎坷經歷,埋下愛心種子
1978年,高中剛畢業(yè)的邢正夏響應黨的號召,應征入伍,在青海玉樹當騎兵。在部隊,他刻苦、積極,多次受到首長的表揚,入伍的第二年,就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本來3年的服役期,由于表現好,首長多次挽留,使他有了4年的軍旅生活。
4年的部隊生活,陶冶了他的情操,磨練了他的意志,使他在以后漫長的人生征途上,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和挫折都有了克服的法寶。退役后,他先開糧油門市,后又開電器門市,由于他服務熱情、誠懇待人,受到人們的歡迎,使他淘到了第一桶金。正在他人生將要邁向輝煌的時候,一場意想不到的打擊,使他又沉向人生的低谷。89年,他和別人合伙做中藥材生意,由于不懂行情,虧了10多萬元。于是,他走上了打工還債之路。從祖國的南方到祖國的北方,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賣過大碗茶,干過裝修工,修過電器,他硬是憑著一股硬氣,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填平了虧損,還清了外債,獲得了盈利。2002年,他打工到新疆庫爾勒。由于他聰明、勤勞、肯吃苦,得到了老板的信任,加上他的一個點子使老板取得了巨額盈利,他很快由一名普通工人晉升為副總經理,工資有過去的1000多元變?yōu)?000多元。
工作有了,生活有了保障,正在邢正夏準備大干一番事業(yè)的時候,在鎮(zhèn)民政所工作的妻妹打來電話,說鎮(zhèn)敬老院要在該鎮(zhèn)西萬溝村建立分院,鎮(zhèn)里找不來合適的人選,十幾個老人沒人照顧,想讓他回來負責。家鄉(xiāng)的聲音,使命的呼喚,使邢正夏再也坐不住了。他立即找老板辭職。老板慌了,以為他嫌工資低,要給他加工資。他向老板說明了情況。老板被他的報效家鄉(xiāng)的心感動了,同意了他的辭職。走時,老板給他送了很遠很遠,并一再叮囑他,如果干不下去,還回來,他等著他。邢正夏懷揣著一份報效家鄉(xiāng)、關愛老人的夢,離開了新疆,回到了家鄉(xiāng),來到了桑坪鎮(zhèn)敬老院西萬溝分院。從此,他與這個行業(yè)結下了不解之緣。
家鄉(xiāng)的呼喚,愛的種子萌發(fā)新芽
西萬溝村離桑坪鎮(zhèn)鎮(zhèn)政府所在地30多里,躲在大山的皺褶里。鎮(zhèn)政府考慮到山里的老人一下子到鎮(zhèn)敬老院離家遠,心理上受不了,就在這里辦了一個分院。地理位置偏僻,交通條件不便,鎮(zhèn)里找了好幾個人,都受不了這個苦,離去了。
邢正夏到了那里,被那里的情景驚呆了:十四位老人,擠在三間房中,各個油頭垢面,被褥散發(fā)著一股股霉味;地上很臟,一腳下去灰塵漲起老高。特別是院子,更是臟得厲害,到處散亂著柴草,農家養(yǎng)的雞鴨從倒塌的院墻處鉆進來,雞屎鴨糞隨地可見,風一吹,紙屑亂飛。老人們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怎能安度晚年呢?邢正夏立即動手清理房間和院子,然后燒水給老人洗頭、理發(fā),在部隊上學的理發(fā)技術在這里派上了用場。院子凈了,屋子凈了,老人們的身上凈了。老人們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老人們和他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
院里經費緊,只請了一個農家婦女來做三頓飯,照護老人的活兒全他一個人干。沒有洗衣機,十幾床被褥連同老人們的衣服使他洗了好幾天。由于長年沒洗,這些東西散發(fā)著刺鼻的味道,他沒有嫌棄。這些原本女人們干的活兒,這位大男人干起來卻很得心應手。部隊的鍛煉,使他學會了應對一切的本領。他又領人拌灰、壘磚,把倒塌的院墻壘好,并在院里砌了花壇,整理了菜畦。他用從父親那里學來的養(yǎng)花種菜技術,種上了花和菜。院子里有了花,菜畦里長滿青菜,架子上爬著豆角和黃瓜。環(huán)境變美了,老人們吃上了青菜,生活也改善了??吹嚼先藗兣至耍樕t潤了,邢正夏心里非常高興。
一天.他在幫炊事員倒餿水的時候,看到里邊有白白的面條被倒掉,很是心疼,心里猛然萌發(fā)了一個念頭:這東西喂豬多好呀,不但節(jié)約了糧食,而且還能改善老人們的生活。一次回家,他把這種想法告訴了在鎮(zhèn)中心小學當校長的妻子。通情達理并且有著和丈夫同樣黨齡的妻子,對他選擇的工作非常支持,可是這次妻子不同意:整個分院只有丈夫一人照護老人,里里外外人都忙得像只陀螺,原本白皙的臉變得又黑又粗,人都瘦了一圈兒,再養(yǎng)豬,丈夫哪能受得了呢?他耐心地勸說妻子,自己曾是軍人,要處處事事用軍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不能只想著自己,只有老人們的生活好了,老人們快樂了,他才快樂。和他一起生活多年的妻子,對丈夫非常了解,知道他認準的理兒會一直走到底的。她又一次被丈夫的精神感動了,親自陪丈夫到街上挑選了一頭小豬,讓丈夫帶回了山里。他從此又多了一項任務——喂豬。由于他對事業(yè)的愛,桑坪敬老院西萬溝分院,被他打理得紅紅火火,受到了人們的好評。年底,由于他的精心喂養(yǎng),小豬長成了大豬,老人們吃上了他親自飼養(yǎng)的豬肉。
軍人的本色,讓愛心花朵綻放
在部隊的時候,他認識一種軍馬。這種軍馬和其它的馬一起奔跑時,它非要超越其它的馬,否則它幾天就打不起精神。他時刻以這種馬為榜樣,時刻把自己當作一名軍人,把老人當自己的親人,把愛全部傾注在老人們的身上。他常說:“作為退伍軍人、共產黨員,處處事事要走在前,國家有困難的時候,咱沒有能耐拿出錢來捐款,但在平凡的事上咱一定要做好?!彼褪沁@樣。
2008年,西萬溝分院撤并到桑坪鎮(zhèn)敬老院,由于邢正夏工作出色,擔任了院長。職務變了,角色變了,但他關愛老人的心卻沒有變。70多位老人,兩名炊事員,一名生活服務人員,都是女的,就他一個大男人。但他并沒有把自己當成院長,天天6點鐘起床,來到院里,為老人掃地,疊被子,幫他們洗嗽,為行動不便的老人端尿盆。平時,和另外一名護理洗衣被。為了給國家省錢,他把在西萬溝分院的作法拿了出來,在敬老院里的空閑地里開出了一個個菜畦,并把自家分的地拿出來,都種上了菜。每年養(yǎng)兩頭豬,清理豬圈、出廁所種菜等重活兒,都是他親自來干。為了給老人們理發(fā),他自己出錢買來吹風機等理發(fā)設備,一月給老人們理一次發(fā)。僅此一項,每年為國家節(jié)省1000多元錢。
他有一個記事本,每天把每一位老人各種情況記錄下來。誰愛吃咸的、誰愛吃甜的,誰有什么疾病,誰什么時候吃什么藥,他都記得一清二楚。老年人,好奇心強,有時像小孩一樣,性情古怪。為了讓他們高興、開心,他時常陪他們聊天。他每天像關照家里人一樣,觀察老人吃飯情況,了解老人的身體情況和心理狀況。特別是老人有病的時候,親自給老人喂藥、喂飯。有位老人叫李貴發(fā),偏癱在床,大小便失禁,他每天都要給他換洗一次。老人感動得拉住他的手說不出一句話。家住在吳家溝的羅川周,是一個聾啞人,平時不知洗臉、洗腳,他天天教。夜晚還得查夜。這些年來,他從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一夜起來幾次,老人們一有點兒動靜,都牽動著他的心。
他的一位戰(zhàn)友,聽說他干的是伺候老人的工作,很替他惋惜,想讓他到他的公司去發(fā)展。他對那位戰(zhàn)友說,我要想發(fā)財什么的,我就不會離開庫爾勒。我之所以選擇這種工作,就是對這種職業(yè)的愛。
愛是偉大的,愛的力量是無限的。正因為有了愛,才有責任,才有奉獻。由于經費不足,護理人員不夠,他一個人干幾個人的活。至目前,他每月只有700多元工資,大工不大工,小工不小工,沒有編制。但他從未考慮這些。他想得最多的,是一個退伍軍人應盡的職責;他做得最多的,是一個共產黨員常講的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