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揚
抗生素以前又被稱為抗菌素,事實上,它不僅能殺滅細菌,對霉菌、支原體、衣原體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殺滅作用,正因為如此,近年來通常將抗菌素改稱為抗生素??诜陌⒛髁帜z囊,頭孢菌素類的頭孢呋辛、頭孢唑肟等,都是比較常用的抗生素。
然而,抗生素的濫用如今卻成為全球性的社會問題。我國每年每人平均要“掛8瓶水”,遠遠高于國際上平均約3瓶的水平。濫用抗生素會帶來細菌耐藥,就像環(huán)丙沙星,剛上市時敏感性很高,但不過短短幾年時間,耐藥率已從0上升為60%~70%,甚至更高??股匚餅E用的危害在于不僅會導致藥品不良事件和藥源性疾病的發(fā)生,而且會導致病菌產生耐藥性,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目前,幾乎沒有一種抗生素不存在耐藥現(xiàn)象。這樣發(fā)展下去,人類將對細菌束手無策。
這就需要我們正確認識、使用抗生素,破解它的6大“密碼”。
1. 抗生素≠消炎藥
多數(shù)人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一切炎癥。實際上,抗生素僅適用于由細菌、霉菌、支原體等引起的炎癥,而對由病毒引起的炎癥無效。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局部軟組織淤血、紅腫、疼痛,過敏反應引起的接觸性皮炎、藥物性皮炎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癥等,都不宜使用抗生素來進行治療。而就算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發(fā)熱,也有多種不同類型,不能盲目使用頭孢菌素等抗生素,比如結核引起的發(fā)熱。
2. 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抗生素是治療藥,并沒有預防感染的作用,相反,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引起細菌耐藥。濫用抗生素還會壓抑和殺滅人體內有益的菌群,引起菌群失調,造成抵抗力下降。
3. 廣譜并不優(yōu)于窄譜
抗生素使用的原則是能用窄譜不用廣譜;能用低級不用高級;在沒有明確病原微生物時可以暫時使用廣譜抗生素,但如果明確致病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譜抗生素。否則容易增加耐藥。
注:廣譜、窄譜是指抗菌的范圍,前者更大。
4. 新的、貴的并不優(yōu)于老的、便宜的
每種抗生素各有優(yōu)劣,一般要因病、因人選擇,堅持個體化給藥。例如,紅霉素是老牌抗生素,價格很便宜,它對于軍團菌和支原體感染的肺炎具有相當好的療效,對付這些病,價格非常高的碳青霉烯類的抗生素和三代頭孢菌素并不如它。而且,有的老藥藥效比較穩(wěn)定,價格便宜,不良反應較明確。
5. 種類越多≠越有效
目前一般不提倡聯(lián)合使用抗生素,因為那可能增加一些不合理的用藥因素,反而可能降低療效,而且容易產生一些毒副作用或使細菌對藥物產生耐藥性。合并用藥種類越多,由此引起的毒副作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就越高。一般來說,為避免細菌耐藥和毒副作用的產生,能用一種抗生素解決的問題絕不應使用兩種。
6. 頻繁換藥更有害
抗生素的療效有一個周期問題,如果使用某種抗生素的療效暫時不好,首先應當考慮用藥時間不足。此外,給藥途徑不當以及全身的免疫功能狀態(tài)等因素也可影響抗生素療效。頻繁更換藥物會造成用藥混亂,傷害身體,應當避免。
抗生素“三不原則”
衛(wèi)生部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達70%,是歐美國家的2倍,其中外科患者使用率高達97%。外科清潔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達到95%。但其實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還不到20%。這就要求大家記住“三不原則”。
不自行購買——抗生素是處方藥,不要自己買來吃,生了病一定要去醫(yī)院看病。
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主要是用來對付細菌的,在確定疾病為感染引起之前,最好不主動要求使用抗生素。
不隨便停藥——一旦需要使用抗生素來治療,就要乖乖地按時服藥,直到藥物吃完為止,維持藥物在身體里的足夠濃度,以免產生抗藥性細菌。
編輯/李宇杰jtyy672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