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有意思的生活。weibo.com/qqin27
狗這種生物(上)
從來沒有一種動物,能像狗一樣,讓中國人對待它的態(tài)度,能分化到如此強烈的兩個極端。有人把狗當成是家庭成員的一分子,以人來對待。有人把狗當成低賤又討厭的生物,避之不及,和老鼠沒多大區(qū)別。
造成這種分化,和我們對狗的認知,有著很大的關系。
在我們的文化里,長久以來,狗一直是食物,近年來成為了玩具,而它最應該是的伙伴,一直沒能成為主流。
我們可以做出花江狗肉,卻培養(yǎng)不出牧羊犬和導盲犬。我們最熱門的寵物犬,是偽貴賓泰迪,它更像是一只玩具。美國、澳洲最受歡迎的寵物犬,是聰明溫順的拉布拉多,它更像是一個伙伴。
狗在國內的境遇,非常尷尬。有人惡狠狠虐待追殺,有人傾家蕩產解救。有人虛情假意作秀,有人真心實意收留。微博上每天都充斥著,如何對待狗的激烈爭吵,以至于談論狗,都成為了敏感話題,一不小心就會被網絡暴民群毆。
我從沒養(yǎng)過狗,但這些年對狗的認知,在心里有了巨大變化,非常想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曲折的心路歷程。
曾經害怕
和大多數沒養(yǎng)過狗的同胞一樣,我對狗這種生物,有著童年陰影。
小時候,街上沒這么多寵物狗,接觸最多的是,農村或郊區(qū)看家護院的大黃狗。它們喜歡沖著陌生人大聲狂吠,幾乎就要沖脫脖上鐵鏈,沖出來撲在你身上撕咬。作為一名并不想偷它主人家財物的無辜兒童,我受過不少驚嚇。
心里最大的陰影,還是來自流落在街上的野狗。有一次,我在鐵路邊等老爸下班,一位叔叔遞給我一袋鹵水鴨。騰的一下,不知從哪里冒出一條大老黃,狂吠著朝我奔過來。
大老黃把我趕到了鐵軌上,我嚇得四處亂跑,此時耳邊響起火車汽笛,一抬頭就看見一輛火車朝我駛過來。我把鹵水鴨連袋帶肉一起,朝身后反方向狠狠扔出去后,轉身避開越駛越近的火車?;疖噺奈疑磉吅魢[而過,大老黃跑去追鹵水鴨,放過了我。
從那以后,我心里認定,狗是兇殘的動物。凡是遇到陌生的路狗,都不敢獨自從它身邊走過去,生怕它會突然攻擊我。
后來反感
仔細想起來,這種反感,來自于狗主人,和狗本身無關。
有人養(yǎng)狗,純粹是為了帶出去好看,有面子,最好是一看就很貴。他們多半還喜歡強調,狗吃的東西和穿的衣物有多貴,比他的談話對象——你的衣食消費,要貴得多。潛臺詞:你沒我有錢,活得還不如我家的狗。
還有一種狗主人,缺乏對狗的基本訓練,不具備一個狗主人的基本素質。他們的狗,在街上遇到陌生人,永遠是撕心裂肺的一通狂叫,且有攻擊意識。他們多半同時缺乏公德心,到公共場合遛狗,從不栓狗鏈,狗在街上大便,也從不清理。好像這整座城市,是他的私家花園。
我最反感的,還是那些利用狗來表演善良的偽愛心人士。一個人是不是真的愛狗,是很容易看出來的。
表演愛狗的人,在提起他家的狗時,敘述重點一直是他自己,尤其是他的付出。他們總是喜歡強調,自己在狗身上花了多少錢,又怎樣負責任地帶狗去看病。
其實對于養(yǎng)狗的人來說,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不然那只狗根本就養(yǎng)不活,沒必要拿來當愛心勛章一樣,見人就拿出來展示一遍。一個人作為狗主人,沒一點兒付出,反倒不正常了。說到底,他們要表達的,還是你看我多有愛心,多舍得在狗身上花錢。
真正愛狗的人,是把狗當成人來對待,把它視為家庭中的一員。在提起他家的狗時,敘述重心會一直是狗,尤其是狗和他之間的互動。他們說得更多的是,它家的狗今天又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甚至為狗開微博,以狗的口氣,來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最可怕的,是那些以愛心之名、行語言暴力之實的道德綁架者。他們打著動物保護的旗號,卻來干涉他人的人權。我厭惡一切道德綁架者,尤其是那些消費民眾情緒的人,無論是公知,還是偽動物保護者。
很多人不喜歡狗,其實是將對這些人的反感,轉嫁到了狗身上。他們反感的是狗主人,而不是狗。他們只不過不想和這些不稱職的狗主人為伍,所以羞于承認自己喜歡狗。這對狗來說,是不公平的,狗是無辜的。
開始轉變
我對狗的認知,真正開始轉變,是從小區(qū)的流浪狗中華田園犬來寶開始的。
來寶對人是毫無防備的,是友善溫和的。它讓我知道,不是每條狗,都具有攻擊性。對于靠譜的狗來說,如果你對它友善,它會回報你更多的友善,哪怕是一條野狗。
來寶讓我明白,狗和狗之間是不同的。就像人類中既有殘暴的殺人犯,也有不求回報的義工一樣,狗類中既有慌不擇口的瘋狗,也有無私奉獻的導盲犬。
開始出國旅行,遇到許多寵物犬。他們的主人,有的是當地市民,有的是游客,還有的是酒店老板。令我意外的是,這些狗全都是安靜的,絕不會沖著陌生人大叫。即使是想找你要東西吃,無論多大的狗,都是安靜地蹲在你面前,眼巴巴地看著你,口水流了一地。哪怕再餓,它們也不會用暴力來攻擊你,搶奪你手上的食物。
在國內泛濫的"愛心",在國外也是得不到宣泄的。因為酒店里最醒目的招牌就是:不要給我的寵物犬喂食。一個原因是,外來的食物無法保證安全。另一個原因是,會影響狗的正常就餐習慣,這直接關系到狗的健康。
養(yǎng)狗,是一門技術活,不光是有愛心就夠的。作為城市的寵物犬,不僅需要“養(yǎng)”,更需要“教”。因為你的狗,會和許多陌生人打交道,你需要教會他最基本的禮儀——不狂叫。就像教育小孩子,不在公共場合高聲尖叫一樣,是主人和父母的基本素質。
(下期待續(xù):您將看到“刷新升級”、“產生感情”、“如何買到一只靠譜的狗”、“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