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夏周
作為一個影視行業(yè)底層從業(yè)者,說句真心話,我對《太極》很期待。刨除影視圈某些為了X錢、捧二奶或者二爺、盲目投資YY暴富等等不靠譜的電影項目,《太極》一出,真是讓人感到一陣清風?。ê糜形迕南右伞?/p>
講真的,作為一個有點頭腦的觀眾,其實你們差不多都要看膩國產(chǎn)電影了吧(反正我們公司自己拍的給首映票我都不想去看,某些熟人們看到我這篇稿子不要打我),那些擺出噱頭來扎錢的宣傳手段,回憶個童年你看過的熟悉的香港片子什么的,也漸漸不怎么管用了(狼來多了……)
那么你還有什么選擇呢?等著好萊塢大片上映?罵罵國產(chǎn)電影怎么就不爭氣不爭氣不爭氣,或者窩在小黑屋里看那種獨立得不得了的獨立電影?出來以后覺得自己太牛逼了,就是不怎么容易養(yǎng)活自己,這都是社會的錯!
每個人心存夢想的方式都不同,好比我認定了國產(chǎn)電影要想良性發(fā)展就不能重復老一套,八九十年代的暢銷電影拿來現(xiàn)在院線放也百分之九十九被觀眾罵傻逼。所以我們常見的票房保證的類型——古裝片,在這部新戲里有了明顯的不同,在概念里加入了工業(yè)化革命造成對現(xiàn)實的沖擊。我個人,多年后熱血的等待上映,對待這部電影的幕后工作者們存在著種種羨慕嫉妒恨的情緒,要做過多少傻不拉嘰的項目,熬過多少光陰,才能碰到一次讓自己還能想起少年時投入行業(yè)之初心懷夢想的那點記憶。
言歸正傳,其實在這篇文章里,我要寫的是楊穎。好多人對她的中文名字還有點陌生,但另一個名字,ANGELA BABy一說起,普通人會哦一聲說一句黃曉明的女朋友,更進一步的人會說是拍了不少廣告和電影啊,某香港知名導演會在專欄里寫,最有希望的明日之星。
我覺得香港人真的對她抱著很大的期待。
眾所周知的是,那批香港早年的女神們,要么老的老,要么殘的殘,要么退居幕后,碩果僅存唯一一個舒淇,我們就不談她了。新生代的因為近親婚姻,基本不能看,具體細節(jié)請自行去天涯娛樂八卦板塊收看。這時候突然殺出了一個那么好看的姑娘,還是從香港出道——先不管楊穎是不是香港人還有到底有哪里的血統(tǒng),這個姑娘現(xiàn)在是穩(wěn)打穩(wěn)扎在大銀幕出現(xiàn)了,這一管強心針,最少可以自我安慰,香港電影還沒有走到窮途末路,我們也還是有人的!
我對楊穎的第一印象用兩個字來形容就是漂亮,三個字就是真漂亮。作為一個女演員,排除特型需要的,你首先要漂亮,其次要漂亮得讓人記住,再次要有自己的特色,在千軍萬馬的廝殺中才能站住腳。如果你還能有氣質(zhì),那真是太好了。我們都知道的,不少女演員沒什么文化,氣質(zhì)這兩個字,就不要強求,強求一張好看的臉,就不錯了。
楊穎一開始出道并不怎么顯眼,畢竟香港那片兒,嫩模太多,后來轉(zhuǎn)戰(zhàn)大銀幕,角色很討巧,扮演了《全城熱戀》里的一個純情少女,這個戲路就當時才二十一歲的她來說,是非常正確的一步。每個喜新厭舊的人,都熱愛在銀幕里看到一張嫩得能掐出水的臉。而且有一個沒法回避的事實,她本人真的挺有氣質(zhì)的。女演員這件事,不能太強求,可遇不可求。
憑借這開門紅打響后,她開始了她的大銀幕之旅。之后在《全球熱戀》一路到了今年的《第一次》,角色都差不多,都是討人喜歡的少女,本質(zhì)的不同是當初她是一個女配,今年開始,她已經(jīng)成為女主了。一共也沒花幾年的時間。
再到《太極》,角色的性格已經(jīng)有所改變,開始有了打戲,發(fā)揮的空間更大,姑娘才二十三歲,我仿佛看到一條美好的康莊大道就在前面……必須要承認,年輕真的是王道,當她起點還明顯比別的女演員要高很多的時候,當她還比別人聰明的時候。
收獲鮮花的同時就要收獲噓聲,這點歷史的經(jīng)驗告訴我們是必然,就算你有淹死人的水軍,也逃不過競爭對手的水軍。我個人的經(jīng)驗是,作為一個普通人,看戲就好,浮躁當下,保持自己的真心,就不錯了。
一等人心懷大志,能看出行業(yè)的問題,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二等人得過且過,中庸度日;三等人憤世嫉俗,誰都不行,可是他認定自己沒機會,沒人,怨天尤人,所以一輩子底層。這就是叢林法則,社會進化。
希望中國電影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