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青松
驚聞2012年9月11日,日本野田政府將釣魚島“國(guó)有化”,我義憤填膺,寢食不安,魂不守舍,遂寫詩(shī)一首,表達(dá)“侵”島之恨,戀島之情。
華夏,我是你的小島,
你的可愛的小寶寶.
我恬靜而安詳,
躺在東海的襁褓.
我的乳名叫“釣魚嶼”,
入戶在大明王朝《籌海圖編》典籍里。
我血脈里的基因,
只顯示“炎黃”。
我的周圍是富饒的漁場(chǎng),
漁歌和鷗鳥比翼一起飛翔;
出使琉球國(guó)的船舶舟楫,
在這里順風(fēng)相送帆檣高揚(yáng)。
我知道——
“尖閣島”不是我的名字,
我的母親不叫“扶?!?!
在朝霞映紅的海面上,
我喊一聲“祖國(guó),我的親娘!”
淚汪汪…
神州,我是你的小島,
你的苦難的小寶寶。
我吮吸著你的乳汁,
長(zhǎng)成了健美的體貌。
我的小名叫“好魚須”,
大清國(guó)《坤輿全圖》里有標(biāo)記。
我的石縫里長(zhǎng)著中草藥海芙蓉,
尚書盛宣懷曾來這里采集。
風(fēng)黑月高的甲午之夜,
一伙蒙面的倭寇將我擄走;
有一張名曰《馬關(guān)條約》的賣身契,
你在上面畫押時(shí)手在顫抖。
從此,我成了沒媽的孩子,
在海外流浪,流浪…
我把信念埋藏在心底——
“尖閣島”不是我的名字,
我的母親不叫“東瀛”!
在饑寒交迫的異國(guó),我
喊一聲:祖國(guó),我的親娘!
淚汪汪…
中華,我是你的小島,
你的不幸的小寶寶。
我的別名叫“釣魚臺(tái)”,
聽起來溫馨又可愛。
在海外流浪了四五十個(gè)春秋,
我終于聽到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
該馬上回家見到媽媽了,
我欣喜若狂,歡呼雀躍!
希望像肥皂泡,轉(zhuǎn)眼就破滅了——
敗北的倭寇把我轉(zhuǎn)交美利堅(jiān)“托管”,
一“托管”就是二十年,
多么陰險(xiǎn)!
美利堅(jiān)居心叵測(cè),二十年后
又把我向日寇“交還”,
一“交還”四十一年,
何等厚顏!
“托管”與“交還”期間,
我寄人籬下,生活漂泊,
飽嘗心酸!
前不久啊不久前,海上“保安廳”
扣押了在我身邊捕魚的大陸船長(zhǎng),
又撞壞了香港“啟豐二號(hào)”保釣船;
現(xiàn)在啊今天,政客野田,
將我“購(gòu)”走歸“國(guó)有”,
用他齷齪的日元和可恥的謊言。
媽媽,我是你的骨肉你的心肝,
我不想和你分離和你再見。
多想看見五星紅旗,
在我的峰巔飄揚(yáng);
多想撲進(jìn)你的懷抱,
痛哭一場(chǎng)!
我向世人大聲呼喚——
“尖閣島”不是我的名字,
我的母親不叫“東洋”!
在如血的殘陽(yáng)里,我
喊一聲:祖國(guó),我的親娘!
淚汪汪…
中國(guó),我是你的小島,
你的委屈的小寶寶。
我的大名叫“釣魚島”,
全天下無人不知曉。
野田把我“拐賣”后,你多么心焦,
我全知道——
你天天測(cè)量我的“體溫”,
提醒我天涼了注意加衣;
你派出的海監(jiān)船踏浪而來,
驅(qū)逐我難耐的孤寂。
媽媽:倭寇鮮仁寡義、狼心狗肺,
連赦免“戰(zhàn)爭(zhēng)賠償”都不領(lǐng)情,
你不要再以德報(bào)怨、氣度恢宏;
東洋人舞槍弄炮、張牙舞爪,
連“南京大屠殺”也敢否定,
你不要再妥協(xié)讓步、隱忍謙恭!
母親:別迷信“憲章”與“公約”,
在弱肉強(qiáng)食的世道上,
它們都是無用的廢紙一張;
也別指望照會(huì)和抗議,
在恃強(qiáng)凌弱的國(guó)際間,
這些維護(hù)不了正義和善良!
媽媽:我聽到幾天來同胞們的怒吼如海嘯——
“頭可斷血可流,釣魚島不能丟!”
“寧可華夏遍地墳,也要趕走日本人!”
“寧愿中國(guó)長(zhǎng)滿草,也要討回釣魚島”
…… ……
母親:“馬善叫人騎,人善遭人欺”——
我們的老祖先說得多好!
媽媽:你不是有“飛將軍”李廣
雄師“戚家軍”、“狼牙山五壯士” 么?
快讓他們亮劍!
你不是有飛機(jī)、 艦艇、 導(dǎo)彈么?
別讓它們等閑!
我向世界鄭重宣言——
“尖閣島”不是我的名字,
我的母親不叫“日本”!
在風(fēng)雷激蕩的邊疆,
我喊一聲:祖國(guó),我的親娘!
淚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