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豐
125年前,也是這樣一個冬季,英軍開始了他們的罪惡行徑——先后兩次對西藏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英軍在地理學家榮赫鵬的引導下,搶劫那些在西藏保存了千年的絕世珍寶,并將不愿投降的西藏僧侶綁在經幡旗桿上槍殺。這群來自大洋彼岸的土匪的殘酷暴行,點燃了西藏人民的怒火,他們“誓死抵御,決無二心”,發(fā)誓“戰(zhàn)至男盡女絕”,于是,曲美雄谷、雜昌、薩馬達河谷、宗山堡……從亞東至拉薩的路途上,一個個神圣的名字就這樣被鮮血染紅。
位于藏南的亞東溝是一個富饒之地——來自印度洋的暖濕氣流從亞東溝進入西藏,加上年楚河一帶冰川融水的澆灌,這條神奇的河谷因此成為了“西藏的糧倉”,歷史上它有著一個歌聲般優(yōu)美的名字:紅河谷。
不過,125年前也是這樣一個冬季,英軍出兵亞東溝,發(fā)動了首次入侵西藏的戰(zhàn)爭,在獲取了極大利益后,他們在一個名叫榮赫鵬的英國地理學家引導下,偷越乃堆拉山口,再次發(fā)動了對西藏的第二次入侵。在西藏人民“戰(zhàn)至男盡女決絕無反悔”的抵抗下,曲美雄谷、雜昌、薩馬達河谷……從亞東至拉薩的路途上,一個個神圣的名字就這樣被鮮血染紅。
一名侵略軍士兵在《拉薩真面目》中回憶道:“他們幾十個人會奮起猛攻你,拼死命地戰(zhàn)斗直到最后一個倒下去。農民會為保衛(wèi)一個村莊全體戰(zhàn)死,像古羅馬的愛國者那樣……”至今,人們路經那見證當年“曲美雄谷大屠殺”的多慶措旁,往往會為那些付出生命的鐵血硬漢獻上潔白的哈達與青稞酒,而那滿目瘡痍的宗山堡,則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隨時向接近它的人講述英軍的血腥與殘酷。
血戰(zhàn)隆吐山
英國人首次染指神山圣土
1887年,在藏歷中是火豬年。這一年西藏的冬天特別寒冷,不過,來自喜馬拉雅山山那面的威脅,比之風雪更加讓藏民們感到不安。
威脅來自英國。這個號稱“日不落帝國”的國家,于1849年征服印度全境后,為了確保其在南亞次大陸的長期利益,分別又于1860年進攻錫金,1864年進攻不丹,不僅占領了錫金大吉嶺和不丹噶倫堡等大片土地,并強迫尼泊爾簽約,加強了對尼泊爾的控制。
在錫金、不丹等地撈到好處后不久,英國就開始逼迫西藏地方政府與英屬印度通商,在遭到西藏地方政府嚴辭拒絕后,英國隨即以錫金為跳板,像以往一樣,企圖用武力征服西藏。他們不僅在錫金境內大肆筑路架橋,并擅自越過當時藏錫邊界所在地日納,進到西藏境內的隆吐山窺探。
隆吐山位于則列拉山西南的熱納宗。由于其是西藏與錫金交界的要塞,從1884年起,西藏地方政府便在此地的各個險要路徑上建立哨卡,并修建了高大的堡壘炮臺,駐守200名藏軍。
1887年,英人以考察商務和礦產為名,從錫金進入崗巴宗,遭到當地官員阻止,雙方相持數月,英人不能前進,于是荒謬地宣稱隆吐山是在受他們“保護”的錫金領土之內,西藏軍隊在這里設防是越界行為,要藏兵限期撤卡退兵。西藏軍民拒絕了英國人的無理要求。雙方陳兵邊界,實際此時,英軍與西藏地方政府的暗戰(zhàn)已經爆發(fā)。
暗戰(zhàn)徹底轉為明戰(zhàn),是源于英軍的無恥偷襲。1888年2月,英軍竟對設卡防守隆吐山的藏軍發(fā)動突然進攻,西藏第一次抗英戰(zhàn)爭爆發(fā)。
守衛(wèi)隆吐山的藏軍進行了英勇的抵抗,但終究還是未能抵擋英軍大炮的轟擊,鏖戰(zhàn)數日后,藏軍傷亡慘重,被迫后撤到納湯,建石墻防守。
實際上,此時藏軍主力猶存,且軍民“誓死抵御,決無二心”,發(fā)誓“戰(zhàn)至男盡女絕”,各地調集的藏民兵上萬人也紛紛前來增援前線。相反,英軍貿然深入,輜重補給尚未跟上,如藏軍反擊,英軍必然潰敗。但遺憾的是,腐敗的滿清政府卻在戰(zhàn)爭開始后,堅持退讓求和的方針,并將主張抵抗英印侵略的駐藏大臣文碩撤職,另派主和派大臣升泰接任駐藏大臣。升泰到任后,不僅滿足英印的要求,和英軍議和,還阻止藏軍對英軍發(fā)動反攻,貽誤了最有利的反擊時機。
英軍整頓之后,從容地對納湯再次發(fā)起進攻,藏軍雖然人數眾多,但是武器裝備落后,血戰(zhàn)數日后,被迫退回到則列拉山。隨后,清政府與英印談判議和,并簽訂了《中英會議藏印條約》與《中英會議藏印續(xù)約》,恥辱地承認了錫金受英國保護,按照英國的要求以則列拉山為劃分西藏和錫金的分界,使中國失去了從熱納宗到崗巴宗南部的大片土地和牧場,并規(guī)定中國開放亞東為商埠,英國在此可以享受治外法權……
第一次抗英戰(zhàn)爭就這么結束了,不過,抵抗尚未結束:這兩個條約遭到包括西藏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拉薩三大寺號召西藏人民不同英印貿易,抵制印度茶葉運銷西藏,西藏人民還拆除英印所立的界碑,堅持到自己的牧場上放牧……
血染“紅河谷”
地理學家的邪惡屠殺
豺狗永遠是喂不飽的,雖然英國通過第一次入侵戰(zhàn)爭取得了許多利益,但他們依舊準備對西藏進行更大規(guī)模的侵略。
1902年,一個名叫榮赫鵬的英國地理學家來到西藏。此前他剛剛從滿洲進入中國北方,然后穿越蒙古戈壁,翻越天山,沿天山北麓至帕米爾開拓了一條從未發(fā)現的“慕士塔格通道”。憑此成就,他被選為皇家地理學會最年輕的成員并接受學會的金質獎章。
而這一次,他的身份是英國任命的“西藏特派員”,與他一起來到西藏的還有一支英國探險隊,表面上的目的是解決錫金與西藏邊界問題,但其真正目的卻是勘測,為英國接下來的進攻偵查路線。
在榮赫鵬的帶領下,英軍的卑鄙把戲上演了。1903年11月,英國調集步兵、騎兵、炮兵3000多人,由麥克唐納少將指揮,打著護送地理學家——實際是英軍上校的榮赫鵬的名義,偷越乃堆拉山口,一舉攻占亞東。
西藏第二次抗英戰(zhàn)爭自此爆發(fā)。
英軍占領亞東后,西藏地方政府急調駐軍前往帕里,無奈趕到之前英軍已搶占帕里。緊接著,英軍繼續(xù)推進到堆納的曲美雄谷,在這里遇到2000名駐守藏軍的抵抗,藏軍首領要求英軍退回亞東談判,榮赫鵬蠻橫地拒絕了這一合理的要求,雙方便展開對峙。
無恥而血腥的一幕又在這時上演了。榮赫鵬假意要求與藏軍在陣地前對話,并以英軍將子彈退出槍膛為偽裝,欺騙藏軍將火繩槍的引火熄滅。當時藏軍只有很少軍官有快槍,火繩槍的引火熄滅后重新點燃要較長時間,而英軍的快槍很快就可以把子彈重新上膛。同時,英軍的一部偷偷包抄到藏軍后方山上,在有利地型上架起機槍。在做好屠殺準備后,麥克唐納命令英軍強行解除藏軍武裝,挑起沖突,隨后下令英軍以機槍向藏軍密集掃射……
此戰(zhàn)后,多慶措的湖水第一次被血染成了紅色。傷亡數據是:藏軍當場死亡700多人,而英軍僅有兩名軍官受傷,12名士兵傷亡。
盡管藏軍在雜昌、薩馬達河谷等地英勇阻擊英軍,但武器的劣勢注定了藏軍的徒勞,英軍很快攻入江孜。此時,榮赫鵬認為勝利已經在望,只留下部分英軍駐在年楚河邊的江洛林卡,其余英軍護送麥克唐納返回亞東,并對向江孜宗本(意為縣長或縣官)及附近各寺廟、莊園的頭人發(fā)起招降攻勢——不過,非但沒有一人前去應降,英軍還迎來了一次次暗襲:1904年5月3日,1000余藏軍在夜色掩護下,突襲榮赫鵬營地,幾乎全殲敵人。榮赫鵬在極度恐慌中帶領40名士兵倉惶南逃。
西藏人民是無畏的。此時,江孜境內16歲至60歲的男丁都被緊急征召保家抗英,藏軍人數多達 16000 余人,他們在江孜、日喀則及由江孜到拉薩的大道上沿途設防,并收復了江孜的宗山堡、白居寺、曲隆寺等重要據點,連各寺的喇嘛都全體出戰(zhàn),英軍在這段時間內陷入被動,被迫退出江孜。
吃了大虧的英軍發(fā)動瘋狂反撲,榮赫鵬把亞東的英軍傾巢調出,猛攻江孜附近的乃寧寺,藏軍和僧眾憑借寺廟高大的圍墻和殿堂頑強反擊,英軍用大炮轟開圍墻,炸毀大部分殿堂后蜂擁入寺,藏軍和僧眾仍堅守不退,和英軍展開肉搏戰(zhàn),最后,英軍付出傷亡200多人的代價后占領乃寧寺,守衛(wèi)藏軍和僧眾全部壯烈犧牲。
作為報復,英軍不僅將宗喀巴大師和一世、二世達賴喇嘛曾經在此學習修行過的乃寧寺洗劫一空,放火焚燒了大經堂,還將不愿投降的西藏僧俗綁在經幡旗桿上槍殺。至今,乃寧寺的斷垣殘壁上還有許多英軍槍炮打下的彈洞,向人們述說當年那群來自大洋彼岸的土匪的殘酷暴行……
不屈宗山堡
永不磨滅的傷痕
江孜是拉薩的鑰匙,要打開拉薩的大門,就必須完全占領它。
英軍以江孜附近的紫金寺、帕拉村和江洛林卡三處為基地,包圍了江孜宗政府(意為縣政府)所在地宗山堡,并將水源完全切斷。數天后,英軍向江孜城區(qū)發(fā)起攻擊,在失去城區(qū)后藏軍退守宗山堡,并在此對英軍發(fā)起猛烈反擊,英軍死傷嚴重,雖然有優(yōu)勢的裝備,但是面對藏軍的地形優(yōu)勢,仍然不敢靠近。
今天,參加過這場戰(zhàn)斗的偉堆旺雄和奔巴次仁兩位老人,是這樣回憶戰(zhàn)斗的慘烈的:“藏軍守住山,敵人不攻就不開槍,等敵人攻的時候就用火藥槍、拋子(藏民放羊用的一種工具)和石頭一起向敵人打。敵人圍攻了幾天仍然打不上去,守城的藏軍還時常下山偷襲敵人營地。一個多月后,山上的存水喝干了,他們就在晚上將人用繩子從幾十米高的懸崖上吊下來取山下的污水喝,最后污水也喝干了,就喝自己的尿?!?/p>
不幸終究還是發(fā)生了——英軍炮彈擊中了城堡中的火藥庫,并以優(yōu)勢炮火將江孜宗城堡轟開一個缺口,組織步兵沖鋒,藏軍和民兵以刀、矛、棍棒等與英軍展開白刃搏斗,最后,一部分藏民從西南方向的懸崖上用繩子吊下來,突出英軍的重圍,轉移到白居寺繼續(xù)投入戰(zhàn)斗,另一部分來不及突圍的戰(zhàn)士,戰(zhàn)至彈盡糧絕后,全部跳崖犧牲……
宗山堡戰(zhàn)役之后,英軍占領江孜,并隨即在曲水渡過雅魯藏布江,攻入拉薩。史料如是記載:宗山淪陷后,英國侵略者搶奪了近百噸糧食和數噸火藥,英國侵略軍軍官華達爾在《拉薩和它的神秘》一書中炫耀:“我們把火藥投進江心毀掉……我們獲得大批糧食,包括有大麥、面粉、豌豆等約一百噸之多,這對我們來說就比那批土制火藥重要得多。糧食完全沒有壞,由一連串騾子和搬運夫運到我們營里去。還找到大批的牛羊肉干?!?/p>
同時,英軍還對西藏的珍貴文物無恥搶掠,在英軍隨軍考古學家,人稱“搶劫專家”的華達爾親自羅列的清單中,本次遭劫的文獻和文物許多都是國寶,是世人所不知的罕見珍品,他認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無法找到范圍如此之廣、趣味如此濃厚、意義如此深遠的西藏文獻,它們絕對是早期東方歷史資料的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