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剛 蘆生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市民秋季大白菜集中購買量逐年下降,到冬季隨吃隨買已成為普遍現(xiàn)象。這就要求廣大菜要農(nóng)加強大白菜采后貯藏工作,做到分批上市。近幾年來,冬季利用日光溫室貯藏大白菜逐漸受到廣大菜農(nóng)認可。
1.品種選擇
用于貯藏的大白菜應選擇抗病、商品性好、產(chǎn)量高、耐貯運的綠幫品種。
2.溫室準備
一般用于冬春茬蔬菜生產(chǎn)或育苗用的溫室經(jīng)改造即可貯藏白菜。最好是無支柱棚室,后墻有通風孔,設(shè)有排風扇,半地下式溫室(即棚內(nèi)地面低于外界地平面40~50cm)效果較好。入菜前10~15天扣棚,前底腳留30~50cm高風帶。棚膜選擇無滴膜,棚膜封嚴后加蓋草苫子,草苫子頂端固定于后坡上防止大風揭開,下邊距地腳1~1.5m處橫拉一條鐵絲或尼龍繩,與草苫子用細繩固定,防止草苫子被風揭開。放風時將苫子底邊揭開,還可固定于這條繩上。入棚前,底腳風帶和后邊風口均打開通風,以利通風降低棚溫。地面上先撒一層生石灰,然后用釘耙摟平,使土壤與石灰混合,起到消毒殺菌作用。
3.大白菜準備
3.1適期采收 霜降后7~10天采收大白菜。過早采收,會因氣溫、窖溫高而不利貯藏;過遲采收則易產(chǎn)生凍害。
3.2晾曬 收獲后的大白菜放在壟臺上,根朝太陽晾曬1~2天,使水分蒸發(fā),外葉變軟。這樣既可減少機械損傷,增加細胞液濃度,提高白菜抗寒能力,又能縮小體積,提高庫容量。但曬菜不能過度,否則會降低白菜的耐貯性和抗病性。
3.3整理預貯 經(jīng)晾曬的大白菜運至窖旁,摘除黃幫爛葉,但不要清理過度,不黃不爛的葉片要盡量保留以保護葉球,同時進行分級挑選,以便管理。若整理結(jié)束氣溫尚高,應將曬好的大白菜在窖外進行預貯,方法是將根朝里、葉朝外堆成不超過1m高的空心垛,以后根據(jù)氣候變化情況及時入棚。
3.4藥劑處理 在收菜前2~7天用20~50mg/kg的2,4-D水溶液進行田間噴灑,或收獲后浸根,有明顯抑白菜制脫幫的效果。
4.大白菜入棚
在立冬至小雪,寒流即將到來前抓緊時間入棚。菜垛要碼成1~1.5m高的長條垛,南北延長,2棵菜寬,菜根相對排列,以利于通風降溫排濕。每垛間留35cm寬小道。菜垛上方留80cm以上的空間。南北分別留1m和1.2m過道,東西分別留1.5m空地。
5.大白菜對貯藏條件要求
大白菜性喜冷涼濕潤,貯藏適溫為0℃左右。貯藏溫度過高容易腐爛,而且新陳代謝旺盛,很快衰老,從而縮短貯藏期。大白菜含水量高,保護組織不完善,極易因水分蒸發(fā)而萎蔫。因此,大白菜應貯藏在相對濕度95%~98%的高濕條件下。貯藏初期通風量比較大,棚內(nèi)有時濕度不足,可以在地面噴水,或?qū)覓鞚癫嫉南露私胨柚?。嚴寒季?jié)濕度過高時,應每天在外界溫度較高時適當加大放風量。
6.大白菜的貯藏管理
6.1前期管理 此階段從入棚到“大雪”,期間氣溫較高,大白菜呼吸旺盛,易導致棚溫升高,要注意通風降溫、翻倒、除爛葉。保持棚內(nèi)溫度0℃左右為宜,夜間通風降溫,夜晚6~7點鐘放風到半夜12點鐘左右。如棚溫一時不能下降,可開排風扇放風,注意預防強北風或西北風侵襲。同時要勤翻菜,一般連倒2~3次。倒菜人要戴手套,以減少體溫對菜的影響。倒菜要輕而快,不摘菜葉,做到散熱降溫不損傷菜。有爛葉需摘除時,可用竹刀削除,不用鐵器刀。摘下或脫掉的菜葉一并帶出窖外,以防影響窖內(nèi)白菜貯藏。
6.2中期管理 此階段從“大雪”到“立春”,此期間為最寒冷階段,棚內(nèi)溫度也隨之降低,此期間以防凍害為重點。大白菜自身呼吸強度較低,可根據(jù)窖溫情況采取勤放風調(diào)節(jié)。放風在白天外界氣溫較高時進行,以棚內(nèi)菜不受凍為原則。必要時,可以在大白菜上覆蓋一層五彩布或防水紙。白天外界氣溫較高,太陽光充足,可揭開草苫子到2/3處,提高棚內(nèi)溫度。這一階段翻倒菜的次數(shù)要少,一般15~30天倒1次,做法和注意事項同前期。
6.3后期管理 “立春”之后,外界氣溫逐漸回升,棚內(nèi)溫度也相應上升,大白菜自身呼吸作用加強,除預防凍害外更應注意防傷熱,以控制溫度為重點。夜間和早晚放風,防止外界熱氣流進入棚內(nèi)和陽光射入。倒菜次數(shù)也要增加,快倒細摘,此時窖內(nèi)菜已部分上市,可降低菜垛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