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少華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古代我國的文化水平和生產(chǎn)技術(shù),在亞洲乃至世界上是領(lǐng)先的。鄰國如日本、朝鮮等,都派使者和學(xué)者來中國,學(xué)習(xí)和引進(jìn)中國的文化技術(shù)。在經(jīng)濟(jì)領(lǐng)域內(nèi),也是如此。‘孔方兄—中國銅錢的別稱,隨著經(jīng)濟(jì)文化的交往,先后流傳至日本、朝鮮、安南等地,并‘繁衍子孫,產(chǎn)生了日本、朝鮮、安南的方孔圓錢。這些錢也流入中國,在市場上和中國錢并行不悖地流通。由于流通范圍廣大,各地均有發(fā)現(xiàn),而且為數(shù)不少?!保ü旁隆读魅胛覈泥弴~錢》)
鄰國錢幣因受我國影響而產(chǎn)生、發(fā)展,其中也不乏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的泉品,其精美者可與我國錢幣相媲美。下面介紹幾枚以饗讀者。
安南(今越南)錢
圖1,安南“景統(tǒng)通寶”。為后黎朝憲宗黎暉景統(tǒng)年間(1497-1503年)鑄,時在我國明朝弘治年間。直徑24.5毫米,穿5毫米,厚1.8毫米,重6.1克。黃銅質(zhì),傳世品,綠銹入骨,錢體厚重規(guī)整,字壯圓潤,面文楷書直讀,素背無文。
圖2,安南“洪德通寶”。后黎朝圣宗洪德年間(1470-1497年)鑄,時在我國明朝成化至弘治間。直徑25毫米,穿5.5毫米,厚1.2毫米,重3.43克。黃銅質(zhì),傳世品,包漿自然老到,錢型方圓標(biāo)準(zhǔn),錢文勁疾有力,筆鋒銳出,面文楷書直讀,素背無文。此幣雖經(jīng)500年滄桑,但歲月帶不走它的精湛和秀美,具有樣錢風(fēng)范。
圖3,安南“大和通寶”。后黎朝仁宗大和年間(1443-1453年)鑄,時在我國明朝正統(tǒng)與景泰間。直徑24.3毫米,穿5.6毫米,厚1毫米,重4.02克。黃銅質(zhì),傳世品,包漿古樸自然,入骨綠銹布滿地章,錢文含瘦金體意,瀟灑自如,面文楷書直讀,光背無文。
圖4,安南“延寧通寶”。后黎朝仁宗延寧元年(1454年)鑄,時在我國明朝景泰五年。直徑24.7毫米,穿5.3毫米,厚1毫米,重3.94克。銅質(zhì)赤紅,傳世品,包漿豐富有層次,“銹”色可餐,面廓堅(jiān)挺勻稱,錢文遒勁秀美,頗具北宋“崇寧通寶”錢風(fēng)。面文楷書直讀,素背無文。據(jù)說此種幣存世較少,為安南錢中稀少品種。
圖5,安南“光順通寶”。后黎朝圣宗光順年間(1460-1469年)鑄,時在我國明朝天順與成化間。直徑24.2毫米,穿5.2毫米,厚0.8毫米,重2克。紫銅質(zhì),傳世品,紅斑綠銹,色彩艷麗,錢文端莊,筆畫纖秀。面文楷書直讀,素背無文。
“一衣帶水”,比喻中國和日本自古以來就是友好鄰邦。
圖6,日本“寬永通寶”。后水尾天皇寬永二年(1625年)鑄,時在我國明朝天啟五年。該類錢歷經(jīng)十個皇朝,達(dá)二百多年之久,品類繁多,金銀銅鐵鉛均有,有素背、背紀(jì)年、紀(jì)數(shù)、星號、波紋等千余種。筆者的這枚“寬永通寶”,直徑24.8毫米,穿5.6毫米,厚0.8毫米,重3.65克。為黃銅質(zhì),傳世品,包漿自然潤澤,錢文楷書直讀,文筆端秀,書體獨(dú)具特色,“寬”字左出頭,“永”字末筆長捺上挑,方頭單點(diǎn)“通”,八貝“寶”,背穿上“文”字。寬永錢由于鑄工精美,加之存世頗豐,深受藏家喜愛,在我國境內(nèi)流通量最大的外國方孔圓錢非它莫屬。
圖7,日本“寬永通寶”。直徑24.6毫米,穿5.6毫米,厚0.8毫米,重3.68克。紅銅質(zhì),傳世品,為巨頭寬,長撇“永”,方頭單點(diǎn)“通”,魚尾“寶”。面文楷書直讀,背外緣內(nèi)廓均寬,光幕無文。
“唇亡齒寒”,中國和朝鮮關(guān)系密切的比喻。
圖8,朝鮮“東國通寶”折二錢。高麗王朝肅宗王颙(1095-1104年)鑄,時在我國宋朝徽宗崇寧年間,亦系仿宋錢制作。有小平和折二兩種,書體有篆、隸、真、行四種。筆者這枚錢直徑28.6毫米,穿6毫米,厚1.8毫米,重11.43克。黃銅質(zhì),傳世品,鐵色古包漿,錢面布滿白斑,錢體規(guī)整厚重,錢文篆書對讀,光背無文。此幣透發(fā)出久遠(yuǎn)的滄桑氣息,存世稀少?!稓v代古錢圖說》上編號為2724的折二“東國通寶”,被定價為300銀元,1993年又新編價目表,定為2500元人民幣,可見其價值不一般。
天圓地方的“孔方兄”,見證了我炎黃文明古國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交往,這種睦鄰、友好和交往,將隨著斗轉(zhuǎn)星移而與時俱進(jìn),將更加給力。
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責(zé)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