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阿拉善左旗原水泵廠院內(nèi)出土窖藏錢幣

      2020-03-24 05:24:18阿拉善博物館
      草原文物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錢文通寶規(guī)整

      阿拉善博物館

      一、地理位置及發(fā)掘情況

      阿拉善左旗原水泵廠位于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zhèn)南大街,今陽光花園小區(qū)位置(圖一)。2008 年8 月10 日,在原水泵廠的舊置上建造住宅小區(qū),進(jìn)行施工。施工方挖地基時(shí)發(fā)現(xiàn)數(shù)量頗多的古錢幣。得知消息后,阿拉善博物館立即組織相關(guān)工作人員進(jìn)行了清理和保護(hù)。根據(jù)清理情況,發(fā)現(xiàn)該窖藏所處位置距離地面大約三米,錢幣呈無規(guī)律散落狀,部分已露出土層,有些仍深埋于土中,未見儲(chǔ)藏錢幣的容器。該窖藏內(nèi)發(fā)現(xiàn)的錢幣統(tǒng)計(jì)有漢、唐、宋、金、西夏等多個(gè)時(shí)期,共計(jì)15700 余枚。

      二、出土錢幣介紹

      1. 漢代錢幣

      半兩:西漢時(shí)期,篆書,錢面平坦,錢體略薄。12 枚,直徑為2.5 厘米,重約2.9 克(圖二,1)。

      五銖: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 年)始鑄。40枚,錢文篆書,外緣窄,廣穿,光背無文,直徑為2.5厘米,重約3.5—4 克,小平錢。此錢直至隋代仍有鑄造,歷時(shí)長達(dá)730 余年,是我國歷史上鑄造數(shù)量最多,時(shí)間最長的長壽錢(圖二,2)。

      圖一 窖藏位置示意圖

      大泉五十:始鑄于居攝二年(公元7 年)第一次幣制改革時(shí)期。在王莽時(shí)期流行時(shí)間最長,鑄造量最大的貨幣。1 枚,錢文小篆,直讀,廣穿,外緣窄。直徑2.6 厘米,重約2.5 克?!按蟆弊殖蕡A弧形,字跡較模糊。

      貨泉:新莽時(shí)期王莽天鳳元年(公元14 年)鑄造。9 枚,錢文篆書。狹緣,穿規(guī)整,光背。錢文文字線條纖細(xì),“泉”字中間豎為斷筆,直徑2.1—2.3 厘米,重約2.6 克(圖二,3)。

      2. 唐代錢幣

      開元通寶:唐武德四年至玄宗開元年間(621—713 年)鑄造。1641 枚,錢文隸書,外緣寬,穿規(guī)整,直讀,背有字、星紋、月紋,“元”字第二筆為左上挑。直徑2.4 厘米,重約4 克,小平錢。此錢幣的發(fā)行宣告了自秦以來記重貨幣體系的結(jié)束(圖三,1)。

      乾元重寶:唐肅宗乾元元年(758 年)鑄造,唐代年號(hào)錢。52 枚,錢文隸書。直讀,狹緣、寬緣均有,其中背月紋者三枚,其余光背?!霸弊值诙P均為左上挑。直徑2.2—2.6 厘米,重約3 克,小平錢(圖三,2)。

      圖二 窖藏出土漢代錢幣

      圖三 窖藏出土唐代錢幣

      圖四 窖藏出土五代十國錢幣

      3. 五代十國錢幣

      天漢元寶:五代前蜀高祖王建天漢元年(公元917 年)鑄。1 枚,錢文隸書,旋讀,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元”字第二筆均為左上挑。直徑2.2 厘米,重約2.7 克,小平錢。高祖王建期間共鑄三種錢幣,另外兩個(gè)是“通正元寶”和“光天元寶”。

      周元通寶:五代后周世宗柴榮顯德二年(公元952 年)始鑄。11 枚,錢文隸書,直讀,寬緣,穿規(guī)整,背有月紋、星紋,“元”字第二筆均為左上挑。直徑2.4-2.6 厘米,重約3.5 克,小平錢?!爸茉▽殹笔俏宕T行量最多,質(zhì)量最好的銅錢(圖四,1)。

      唐國通寶:十國時(shí)南唐顯德六年(959 年)鑄造。26枚。錢文篆書,直讀,穿規(guī)整,寬緣,光背。直徑2.4—2.5 厘米,重約3.7 克,小平錢(圖四,2)。

      4. 北宋錢幣

      宋元通寶:北宋開國錢,始鑄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 年),國號(hào)錢。54 枚,錢文隸書,直讀,穿規(guī)整,寬緣,背有星紋、月紋。“元”字第二筆為左上挑。直徑2.4—2.6 厘米,重約3.6 克,小平錢(圖五,1)。

      太平通寶:北宋太宗趙光義太平興國年間(974—984 年)鑄造,宋代第一種年號(hào)錢。196 枚。錢文楷書,直讀,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4—2.6 厘米,重約3.7 克,小平錢。

      淳化元寶:北宋太宗趙光義淳化年間(990—994 年)鑄。 183 枚,行書50 枚、草書66 枚、楷書57 枚,為趙光義“御書體”。旋讀,穿規(guī)整,寬緣,光背。直徑2.3—2.6 厘米,重約3.7 克,小平錢(圖五,2)。

      至道元寶:北宋太宗至道元年(公元995 年)鑄造。354 枚。錢文楷書114 枚,行書115 枚,草書125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楷書版“元”字第二筆左上挑。直徑2.4—2.5 厘米,重約4 克,小平錢。

      咸平元寶:北宋真宗趙恒咸平年(公元998 年)鑄造。406 枚。錢文楷書。旋讀,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4—2.5 厘米,重約4 克,小平錢。

      景德元寶:北宋真宗趙恒景德年間(公元1004—公元1007 年)鑄造。409 枚。錢文楷書,旋讀,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5—3.5 厘米,重約4 克,小平錢。

      祥符通寶:北宋真宗祥符年(公元1008 年)鑄造。350 枚。錢文楷書,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4—2.6 厘米,重約4 克,小平錢。

      祥符元寶:北宋真宗祥符年(公元1008 年)鑄造。595 枚。錢文楷書,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4—2.6 厘米,重約4 克,小平錢。

      天禧通寶:北宋真宗天禧年間(公元1017—公元1021 年)鑄造。431 枚。錢文楷書,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4—2.6 厘米,重約4 克,小平錢。

      天圣元寶:北宋仁宗趙禎天圣年(公元1023 年)鑄造。870 枚。錢文篆書421 枚,楷書449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直徑2.4—2.6 厘米,重約3.8克,小平錢。此錢楷、篆成對錢。

      明道元寶:北宋仁宗趙禎明道年(公元1032 年)鑄造。90 枚。錢文篆書46 枚,楷書44 枚。旋讀,穿規(guī)整,寬緣,光背。直徑2.5—2.6 厘米,重約3.7克,小平錢。此錢楷、篆成對錢。

      景祐元寶:北宋仁宗景佑元年(公元1034 年)鑄造。255 枚。錢文篆書92 枚,楷書163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3—2.5 厘米,重約3.7 克,小平錢。此錢篆、楷成對錢。

      皇宋通寶:北宋仁宗趙禎寶元二年(公元1039)鑄造。1677 枚。錢文篆書743 枚,楷書934 枚。直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3—2.5 厘米,重約3.8 克,小平錢。此錢篆、楷成對錢。

      慶歷重寶:北宋仁宗趙禎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 年)鑄造。6 枚。錢文楷書。有直讀、旋讀兩種,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3.0—3.2 厘米,重約8 克,屬折三錢。

      圖五 窖藏出土北宋錢幣

      至和元寶:北宋仁宗至和年間(公元1054—1055 年)鑄造。161 枚。錢文篆書85 枚,楷書76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4 厘米,重約3.5 克,小平錢。此錢篆、楷成對錢。

      至和通寶:北宋仁宗至和年間(公元1054—1055 年)鑄造。66 枚。錢文篆書21 枚,楷書45 枚,直讀,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5 厘米,重約3.5克,小平錢。此錢楷、篆成對錢。

      嘉祐元寶:北宋仁宗嘉祐年間(公元1056—1063 年)鑄造。222 枚。錢文篆書78 枚,楷書144枚。旋讀,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楷書中有幾枚“元”字第二筆左上挑。直徑2.4—2.5 厘米,重約3.6 克,小平錢。楷、篆書成對錢。

      嘉祐通寶:北宋仁宗嘉祐年間(公元1056—1063 年)鑄造。398 枚。錢文篆書195 枚,楷書203 枚。直讀,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4—2.5 厘米,重約3.6 克,小平錢???、篆書成對錢。

      治平元寶:北宋英宗治平年間(公元1064—1067 年)鑄造。367 枚。錢文篆書193 枚,楷書174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瑫话妗霸弊值诙P左上挑。直徑2.3—2.5 厘米,重約4 克,小平錢??⒆瓡蓪﹀X。

      治平通寶:北宋英宗治平年間(公元1064—1067 年)鑄造。56 枚。錢文篆書29 枚,楷書27 枚。直讀,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4—2.5 厘米,重約3.8 克,小平錢??⒆瓡蓪﹀X。篆書“平”字有三種寫法。

      熙寧元寶: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 年)鑄造。1580 枚。錢文篆書680 枚,楷書900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3—2.5 厘米,重約3.6 克,小平錢。

      熙寧重寶:北宋神宗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 年)鑄造。123 枚。錢文篆書18 枚,楷書105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字體清晰而變化較大。直徑2.8—3.0 厘米,重約8 克,屬折二錢(圖五,3)。

      元豐通寶:北宋神宗元豐元年(公元1078 年)始鑄。1909 枚。錢文篆書827 枚,行書1082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有小平錢和折二錢,小平錢直徑2.4—2.7 厘米,重約4 克,折二錢直徑2.8—3 厘米,重約6 克。篆、行書成對錢。

      元祐通寶:北宋哲宗元祐年間(公元1086—公元1093 年)鑄造。1272 枚。錢文篆書613 枚,行書659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有小平錢和折二錢,小平錢直徑2.3—2.4 厘米,重約3.6 克,折二錢直徑2.8—3 厘米,重約6 克。

      紹圣元寶:北宋哲宗紹圣年間(公元1094—1098 年)鑄造。526 枚。錢文篆書248 枚、行書278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背有星、月紋。直徑2.2—2.5 厘米,重約3.7 克,小平錢。篆、行書成對錢。

      元符通寶:北宋哲宗元符年間(公元1098—公元1100 年)鑄造。149 枚。錢文篆書69 枚,行書80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2—2.4 厘米,重約3.8 克,小平錢。篆、行書成對錢。

      圣宋元寶:北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鑄造。456 枚。錢文篆書206 枚、行書250 枚。旋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此錢字體清晰秀麗而且變化多樣。有小平錢和折二錢,小平錢直徑2.5 厘米,重約4 克,折二錢直徑3 厘米,重約6 克(圖五,4)。

      崇寧通寶:北宋徽宗趙佶崇寧年間(公元1102—公元1106 年)鑄造。21 枚。錢文御書瘦金體。旋讀,狹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3.4—3.6 厘米,重約10 克。屬折五錢(圖五,5)。

      崇寧重寶:北宋徽宗趙佶崇寧年間(公元1102—公元1106 年)鑄造。73 枚。錢文隸書。直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有折三、折五、折十錢。折三錢直徑2.8—2.9 厘米,重約6 克;折五錢直徑3.3—3.6 厘米,重約10 克;折十錢直徑4 厘米,重約11 克。

      大觀通寶:北宋徽宗大觀年間(公元1107—公元1110 年)鑄造。90 枚。錢文為徽宗手書瘦金體。直讀,狹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4—2.5 厘米,重約4 克,小平錢。

      政和通寶:北宋徽宗政和年間(公元1111—公元1117 年)鑄造。346 枚。錢文篆書148 枚、隸書198 枚。直讀,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有小平錢和折二錢。小平錢直徑2.5 厘米,重約4 克;折二錢直徑3 厘米,重約6 克。

      宣和通寶:北宋徽宗趙佶宣和年間(公元1119—1125 年)鑄造。 82 枚。錢文篆書42 枚,隸書40 枚,為御書。直讀,有小平錢,折二錢,折三錢,其中只有折二錢有寬緣、狹緣之別,其余均為狹緣,穿規(guī)整,光背。小平錢直徑2.3—2.6 厘米,重約3.7 克;折二錢直徑2.8—3 厘米,重約6 克;折三錢直徑3.1—3.3 厘米,重約7 克(圖五,6)。

      圖六 窖藏出土南宋錢幣

      5. 南宋錢幣

      建炎通寶:南宋高宗建炎年間(公元1127—1130 年)鑄造。10 枚。篆書1 枚、楷書9 枚,直讀,篆書外緣為狹緣,楷書寬緣、狹緣均有,穿規(guī)整,光背。有小平錢、折二錢、折三錢,小平錢直徑2.5 厘米,重約4 克;折二錢直徑2.8—3 厘米,重約6 克;折三錢直徑3.2 厘米,重約7 克。篆書、楷書成對錢(圖六,1)。

      紹興元寶: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 年)鑄造。26 枚。錢文篆書5 枚、楷書21 枚,旋讀,寬緣,穿規(guī)整,背有星、月紋。直徑2.5—2.8厘米,重約4.8 克。小平錢(圖六,2)。

      紹興通寶:南宋高宗紹興元年(公元1131—1162 年)鑄造。2 枚。錢文真書。直讀,狹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9 厘米,重約5 克。屬折二錢。

      6. 西夏錢幣

      天盛元寶:西夏仁宗李仁孝天盛年間(公元1149—公元1169 年)鑄造。100 枚。錢文楷書,旋讀,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其中有方穿圓孔錢幣一枚,圓孔錢幣重5.1 克,其它重約3.2 克。直徑2.3—2.4 厘米,小平錢。此錢幣是西夏歷朝中最為規(guī)整的錢幣(圖七,1)。

      乾祐元寶:西夏仁宗乾佑年間(公元1170—公元1193 年)鑄造。1 枚。錢文楷書,旋讀,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4 厘米,重2.4 克,小平錢。

      圖七 窖藏出土西夏錢幣

      皇建元寶:西夏襄宗皇建年間(公元1210—公元1211 年)鑄造。2 枚。錢文楷書,旋讀,狹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5 厘米,重5 克,小平錢(圖七, 2)。

      光定元寶:西夏神宗光定年間(公元1211—公元1223 年)鑄造。9 枚。錢文楷書,旋讀,寬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5 厘米,重為4 克,小平錢(圖七,3)。

      7. 金代錢幣

      正隆元寶:金代海陵王正隆二年(公元1157 年)始鑄。64 枚。錢文楷書,旋讀,狹緣,穿規(guī)整,光背。直徑2.5 厘米,重約4 克,小平錢。此錢為金朝鑄錢之始(圖八,1)。

      大定通寶:金代金世宗大定十八年(公元1178年)鑄造。 2 枚。錢文楷書,直讀,狹緣,穿規(guī)整,光背。有銅、鐵錢各一枚,銅錢直徑2.5 厘米,鐵錢直徑2.6 厘米,重均為5 克,小平錢(圖八,2)。

      三、結(jié) 語

      公元1038 年李元昊建立了西夏王朝,所統(tǒng)治的疆域主要在西北地區(qū)。當(dāng)時(shí)內(nèi)蒙古的鄂爾多斯、烏海、阿拉善盟全部、巴彥淖爾市大部分地區(qū)都在西夏版圖之內(nèi)。

      在阿拉善巴彥浩特鎮(zhèn)原水泵廠施工工地發(fā)現(xiàn)的錢幣窖藏,其上限為西漢的“半兩”,下限為西夏“光定元寶”,數(shù)量最多為北宋錢幣,此外還有漢、唐、五代十國、南宋、金代錢幣。西夏錢幣數(shù)量有一百多枚,而且只有漢文錢,沒有西夏文錢。北宋錢幣從“宋元通寶”至“宣和通寶”共32 種,近13000 多枚,占80%以上。2011 年,在阿拉善左旗孿井灘財(cái)政局樓前暖氣管道施工工地也曾發(fā)現(xiàn)錢幣窖藏,與上述窖藏情況基本一致,出土的359 枚錢幣中90%為北宋錢,沒有西夏錢幣。將這兩處窖藏錢幣與賀蘭山三處西夏窖藏出土錢幣情況對比,出土錢幣情況基本一致,因此判斷這兩處窖藏為西夏時(shí)期的窖藏①。此窖藏錢幣的發(fā)現(xiàn)再次證實(shí)了西夏時(shí)期貨幣流通不僅以北宋錢為主,而且也真實(shí)的反映了北宋與西夏之間貿(mào)易的繁榮。

      阿拉善地區(qū)發(fā)現(xiàn)多處西夏窖藏,出土錢幣數(shù)量頗多(表一),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兩種:一是可能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阿拉善地區(qū)是西夏重要的北疆防線,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曾先后與遼、金、蒙古接壤,戰(zhàn)事頻發(fā)。公元1226 年,成吉思汗攻打西夏時(shí),先前派軍隊(duì)攻打了駐守在阿拉善地區(qū)的西夏大臣阿沙敢布,并大獲全勝,一年后西夏帝國滅亡。牛達(dá)生先生在《西夏錢幣研究》中所提,很多難民為了逃避戰(zhàn)亂將錢幣裝在容器或直接挖坑埋藏于地里。二是對外貿(mào)易方面,西夏與宋、遼、金等國邊界處設(shè)有大小不等的“商榷”和“和市”②,阿拉善地區(qū)處在西夏與控制蒙古高原大部的遼國邊界地區(qū),另外有專家推測,賀蘭山西麗的攤糧城在阿拉善境內(nèi)③。還有在19 世紀(jì)70 年代,在巴彥浩特西夏窖藏附近發(fā)現(xiàn)了大量古錢幣,據(jù)當(dāng)事人描述有“兩麻袋之多”④。根據(jù)以上考古發(fā)現(xiàn),推測西夏時(shí)期在阿拉善境內(nèi)巴彥浩特地區(qū)或許設(shè)有較大規(guī)模的貿(mào)易市場。西夏窖藏的發(fā)現(xiàn),不僅對研究西夏時(shí)期阿拉善地區(qū)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提供了大量的佐證,并掀開了阿拉善地區(qū)錢幣歷史的新篇章,為我們系統(tǒng)地、科學(xué)地研究阿拉善歷史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表一 阿拉善境內(nèi)發(fā)現(xiàn)西夏窖藏簡表

      執(zhí)筆:梅 花

      注 釋

      ①④景學(xué)義、梅花:《瀚海凝珍》,內(nèi)蒙古大學(xué)出版社,2011 年。

      ② 牛達(dá)生:《西夏錢幣研究》,黃河出版?zhèn)髅郊瘓F(tuán)、寧夏人民出版社,2013 年。

      ③ 孫建軍、梅花、湯俊武 :《阿拉善簡史》,內(nèi)蒙古大學(xué)出版社,2016 年。

      猜你喜歡
      錢文通寶規(guī)整
      山東濟(jì)南泉城路金代窖藏銅錢*
      中國錢幣(2021年4期)2021-02-25 08:53:06
      300kt/a硫酸系統(tǒng)規(guī)整填料使用情況簡介
      幣海遺珍 異彩紛呈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外國錢幣述略
      中國錢幣(2019年1期)2019-09-03 08:41:04
      提高日用玻璃陶瓷規(guī)整度和表面光滑度的處理方法
      佛山陶瓷(2016年11期)2016-12-23 08:50:27
      電梯的建筑化藝術(shù)探索
      大觀(2016年9期)2016-11-16 10:31:30
      中兆通寶涉水直銷
      “建國通寶”錢考辨
      中國錢幣(2016年5期)2016-06-15 20:29:54
      基于發(fā)音機(jī)制的貪婪自適應(yīng)語音時(shí)長規(guī)整算法
      通寶局
      繁峙县| 托克逊县| 东至县| 堆龙德庆县| 赤峰市| 仪陇县| 盘锦市| 淳化县| 鄂托克旗| 花垣县| 社旗县| 泗水县| 大同县| 年辖:市辖区| 抚宁县| 连江县| 囊谦县| 横山县| 伊金霍洛旗| 乡城县| 阿勒泰市| 青川县| 南溪县| 若羌县| 嘉禾县| 凭祥市| 昭觉县| 桐梓县| 临澧县| 延津县| 江门市| 宣城市| 徐州市| 满洲里市| 安新县| 武定县| 衡东县| 长寿区| 上蔡县| 沅陵县|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