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兩兄弟
締大嗓在唐人街一家餐館負責泊車,停車場面積不算小,但餐館生意好,來車川流不息。食客把車開到門口,丟下鑰匙就上樓,由他在螺絲殼里做道場。一輛輛車泊上位,穿針引線,好不繁忙。他喜歡這項工作,說報酬在其次。圖個心頭熱鬧,這個想法有些讓人費解:澳洲的好處在清凈,他偏要到唐人街來軋鬧猛!稀大嗓反問我有沒有讀過杰克·倫敦的《生命戰(zhàn)勝》這部小說。一個疲憊的旅行人與一個病狼在極地上進行生命較量,硬是憑意志拖垮了狼。小說結(jié)尾有一個細節(jié),這個人獲救以后,極度饑餓,以至于養(yǎng)成了習慣。在被褥下,衣袋里。到處塞滿了面包。
“我也有過極度饑餓,長年孤獨的精神饑餓,現(xiàn)在加倍吞咽人氣”大嗓說。
十多年以前,他在西澳放牧,牧場注冊三萬公頃方圓,實際上遠遠不止這個數(shù)。因為當初劃界時就沒有丈量,在地圖上用紅筆畫一個圓圈就算是牧場,里面裝著八道原始森林。當?shù)氐娜瞬淮蠼心翀雒郑冀兴鞍说懒帧?,可見那兒的荒涼,中國的古詩上說,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在八道林,牛羊是這里的主人,大嗓萬綠叢中一點紅,是主角也是配角。
我問大嗓,當初怎么找到這份工作的。大嗓說,二十年前,4萬名大陸求職者都擠在悉尼、墨爾本等幾個城市。許多人跑穿了鞋底。他腦子急轉(zhuǎn)彎,由城市轉(zhuǎn)向農(nóng)村,在八道林干上了牧牛郎。放牛、放羊、甚至于放過駱駝。牧場主人大氣,管吃管住,年薪凈落2萬元。大嗓干了八九年,還把弟弟介紹干牛郎的活。不過是空中牛郎。
八道林周圍是天然草場,起起伏伏的綠一直鋪到天邊,說它像海洋一點也不夸張。澳洲沒有猛獸,牛羊不認識豺狼虎豹獅子這些天敵,好喂養(yǎng)。羊只合群,聽話,什么事有牧羊犬管著,大嗓落得躺著看看羊群一樣的白云打發(fā)日子,或者回憶。電影《牧馬人之歌》細節(jié)回憶了好幾遍。大嗓的二叔先前也搞過文學,被打成右派。和丁玲她們一起被發(fā)往北大荒。那兒的農(nóng)場沒有圍墻。不怕逃跑,跑出去就會遇到黑瞎子、東北虎。也不怕偷懶,冬天發(fā)一把大鍬,不干活,凍死人。那個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這是在澳洲,自由過度閑得慌。
大嗓生下來嗓音大,落下這個名字。放牧孤單時,嗓子用得上,從《草原情歌》《敖包相會》開始,漢族唱到蒙族,從中國唱到澳洲,一直唱到《剪羊毛》,什么都唱,沒人堵住嘴。一個人唱沒意思,托=嗓從空中投下來手機,能聽到全世界的名歌。牧場生活方式原始,設(shè)備卻現(xiàn)代化,辦什么事,騎馬也行,騎摩托也行,不過,跨上就是半天一天的路,每兩個星期,直升飛機空投一次郵包,信件、報紙、礦泉水、三明治、罐頭,應(yīng)有盡有。牛羊喝水也不愁,有打好的自流井。整天聽牛羊在耳邊呼喚,和肆無忌憚的放屁聲,就是沒有人面對面地說幾句話。傍晚的時候,看著圓圓的日頭把笑臉一點點往云彩的被子里縮,道著草原風情的晚安,他就想罵幾聲。你問大嗓,世界上什么最可怕,他說孤單最可怕。有一天,草原上突然爆發(fā)雷雨、龍卷風、冰雹往帳篷上敲打。那感覺,不知道是山崩了,還是地裂了,還是地球到了末日。大嗓在帳篷里翻滾,罵自己沒有出息。罵一聲粗話心里也舒坦,可就沒有人應(yīng)聲。大嗓突發(fā)奇想,把工辭掉,開一個“罵人公司”,專門讓孤獨者宣泄,肯定來錢,這個好創(chuàng)意待雨停歇以后也就作罷了。
天長日久,大嗓也成了牛羊?qū)<?。有人說他捻一捻毛就知道公羊母羊。閑著沒事,他將幾十百頭牛按小時候朋友的外號為牛取名字,想起一位取一個。有一次,一頭叫“坦克”的公牛得了一個怪病,整天在牛圈里低著頭打圈子。獸醫(yī)都束手無策,建議將它淘汰。大嗓舍不得隨意把?;锇闅⒌簦牧伺呐=钦f:“我給它動手術(shù)!”。他估猜牛腦顱里有異物堵塞,將牛四蹄拴好,拎一把鋼鋸就上,在場的人都以為他有十分把握。其實,他憑的是對牛的感情。心里說:“坦克呀坦克,是誰叫你得這個怪病呢?我只得死馬當活馬醫(yī)了!醫(yī)好,你不要謝我,醫(yī)不好,我絕不吃一口牛肉”。鋼鋸把牛頭顱骨鋸開,牛腦子里原來是一只大寄生蟲窩,壓迫了腦神經(jīng),有的寄生蟲都成了化石。還有一次,相鄰牧場一匹馬肚子脹得滾圓,敲起來梆梆響。馬難受得不停捌動四蹄,不肯吃草料。大嗓戴上膠皮手套,從馬肛門探進去。探出一把干結(jié)的糞團,馬放了一個驚天動地的響屁,肚子立時恢復正常,吃了大半槽料。牧場這個中國神醫(yī)的名聲傳開了。牧場主聽說大嗓有改行的意思,把珍藏多年的牛黃馬寶送給大嗓的父母。但大嗓還是惜別了牧場。不完全是自己的原因。
一個人,接受大自然的對抗,孤獨還好對付。剛開始,懵懵懂懂,年輕人的一腔熱血壓得住草原上的冷雨,感覺還不算深,何況,年薪2萬元,比下鄉(xiāng)插隊強。有一天。二嗓捎來一封信,小學的一個女同學打聽到他的地址,帶來青梅竹馬的問候。兩人很快就好上了。那幾年簽證不好辦,結(jié)婚以后妻子過不來,只有通信。有時候飛機停飛,一下子收到六七封信。兩顆心一起在胸腔里激蕩,加起來的孤獨就扛不住了。大嗓只得改行。告別這個只能把大自然的風雨雷霆當成親人的職業(yè)。
雖然現(xiàn)在在餐館開車,可是他一張口還是放羊的事情。把一輛輛車歸位,還有把羊趕進圈的感覺。他告訴我。澳洲號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其實,兩百年前澳洲一頭羊也沒有。1788年,菲利普船長帶一頭公羊,四只母羊到悉尼。當時只是打算做吃肉喝奶用。1791年英軍麥克阿瑟中尉看到澳洲氣候溫和,陽光充足,又沒有大型猛獸,馬上想到,在澳洲發(fā)展畜牧業(yè)肯定有前途。他從商人手中購買了30只產(chǎn)自西班牙的優(yōu)質(zhì)美麗奴羊到新南威爾士州放養(yǎng),澳洲的畜牧業(yè)從此開了頭。麥克阿瑟是養(yǎng)羊?qū)<遥钟猩倘说木?。澳洲。的畜牧業(yè)很快就興旺起來。1850年,澳洲已有成千上萬匹優(yōu)質(zhì)美麗奴羊,取代西班牙成為英國最大的海外羊毛市場和養(yǎng)殖基地。
他喜滋滋地告訴我,胡錦濤總書記2007年到澳洲,特地到堪培拉蘇頓鎮(zhèn)庫塞克牧場,作客在伊安牧民家里,觀看了牧羊犬和剪羊毛表演。
嗓出國前在航空俱樂部當教練,澳洲的牧場大。成千上萬頭牲口,靠牧羊犬管,管不過來。有人出資辦了個“空中牛郎公司”。生意挺紅火。大嗓就介紹弟弟當上了同行,用直升飛機驅(qū)趕牛群、羊群,把幾千頭羊趕到一個圈里注射防止傳染病的疫苗,羊只在山頭上野慣了,怎么肯往套鉆?但是,檢疫和注射疫苗卻一只也不能漏掉。這樣的活兒,直升飛機最頂用。二嗓戲稱自己的工作,是在“空中剃頭”。把羊往指定的位置“剃”,直到剃得原地一只不剩,還兼帶大規(guī)模轉(zhuǎn)移草場撒農(nóng)藥、種草籽零碎事。他的大嗓門也沒有地方用上,因為直升飛機的轟鳴聲實在太-向。
兄弟倆雖然同行,在同一個洲工作,也常有見面的時候。然而,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只能打著手勢互相問候。
澳洲已經(jīng)有不少女孩子到草原上去找工作。我想,如果大嗓家有介閨女,說不定也會到牧場去。澳洲有一部著名的電影《麥克勞德的女兒們》就講的這件事兒。大嗓曾經(jīng)動過夫妻放羊的念頭,老婆不習慣,只得在城里從頭找工作。
墨爾本杯賽馬節(jié)
如果你問墨爾本這個城市一年中哪一天最富青春活力?所有的市民都會告訴你,墨爾本杯賽馬節(jié)。
賽馬節(jié)前幾個月,馬主以及騎手的心早已砰砰跳動,為那一個全國矚目的日子做準備。9月的一天,我在費明登賽馬場旁邊的瑪拉比隆河岸看到澳式蹈馬,這個賽馬場的馬匹都是世界名馬,多次獲得過世界級的榮譽,身價在千萬澳元以上。對馬真比對人還盡心。一匹馬,兩個人服侍。其中一個人慢慢地劃著槳,用小船引導賽馬從上游游過來,另一人用轎車拖著專為這匹馬設(shè)置的大房車在下游等候。待馬游上岸,舒服地打著響鼻,兩人輪流刷洗和蹈馬。早晨,河水很清涼,生怕馬受涼,在它的身上覆蓋棉被,然后進房車開走,前后兩個小時,兩人寸步不離。在我們家鄉(xiāng)農(nóng)村路馬,至多在村口蹈一圈,比這種方式簡單得多。
澳洲畜牧起家,墨爾本市中心至今有剽悍駿馬旅游車,保持中古世紀的遺風。賽馬的傳統(tǒng),深入國民性格。除了春天的賽馬嘉年華會,每年11月第一個星期的第二天為賽馬節(jié)。它創(chuàng)辦于1861年,迄今已有150年歷史。第一次比賽,17匹馬,行程800公里。路上累死了兩匹。冠軍馬“亞撒”獲得170英鎊和一塊金表。150年來,即使世界上發(fā)生了經(jīng)濟危機或者世界大戰(zhàn),賽馬的激情也未中斷。
墨爾本杯賽馬節(jié)與美國肯塔基賽馬節(jié)、英國利物浦賽馬節(jié)、法國凱旋門賽馬節(jié)齊名,是世界頂級四大賽馬大會節(jié)之一。政府鼓勵瘋狂。世界上沒有哪一種賭博可以將國家機器停頓下來,只有澳洲賽馬節(jié)的賭注。在澳洲,你可以不知道總督的名字,但是,今年熱門馬的名字和號碼家喻戶曉。墨爾本杯這一天,全城萬人空巷、世界大佬和著名騎師云集。節(jié)前幾天,墨爾本航班增加架次,城市上空轟鳴聲不斷,各地的有錢人干脆駕著直升機或者游艇趕來助興。當年,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觀覽了墨爾本賽馬盛況以后曾經(jīng)感嘆:“我還沒有見過這一個感染了整個國家的節(jié)日,它深深地感染了我”。
說到賽馬節(jié)燃燒的青春活力,當我寫到這一行字時,眼前也不由得出現(xiàn)今年參加賽馬節(jié)的動人情景,
那天一大早,向來喜歡睡懶覺的孩子把我推醒。老板給每個員工兩張賽馬節(jié)入場券。我因為年齡的關(guān)系,加之我們家鄉(xiāng)沒有賽馬的傳統(tǒng),早把這事給忘了。孩子卻十分珍視這件事,不光準時出席,還提醒我西裝革履,修整邊幅,好像去出席重要的宴會。等我上街才感到氣氛確實不同于平常,滿街都是氣球、彩旗,張掛著馬匹和騎手的照片,介紹他們英雄一般的姓名。所有的商店一律停業(yè),有一位華人的家具店頂風開業(yè),被罰掉一個季度的利潤。行人朝費明登賽馬場方向去的,都是購到了票的幸運者。其他的男子漢也不待在家,找一個熟悉的酒吧,一面喝酒,一面就著電視屏幕看比賽,幾乎每一個人都會買一張賭馬券,祈望從自己心儀的賽馬得到好運,
我們家離費明登馬場不太遠,行人太多,也難找泊車點,索性步行。11月的澳洲是春末夏初,一年中氣候最宜和。但畢竟在南半球,比我們南京的夏天還熱。我向來著裝隨意,堅持不穿西裝。烈日之下,襯衫領(lǐng)帶,也不自如。孩子叫我看看別人,一向不重裝束的澳洲漢子個個是節(jié)日的打扮,有的把自己裝扮成蝙蝠俠、凱撒大帝式的英雄,或者帶上前兩天萬圣節(jié)的魔鬼面具。有三個青年戴上馬頭招搖過市,加長的林肯車在人群里炫耀著豪富:女孩子都穿著美麗的彩裙,頭上戴著各式各樣的帽子,有的插著鮮艷的翎羽、或者水果帽。大多數(shù)插著鮮花,像孔雀開屏,只是有一點不懂,有的女孩子長得漂亮,打扮得也漂亮卻不知為什么,赤著腳。仔細一看,她們都把高跟鞋提在手中。反正這一天,真的狂歡了,這天是“四個蹄子的狂歡節(jié)”。
一般說來,賽馬是男人的愛好,這些年輕漂亮的女孩湊什么熱鬧呢?澳洲女人把賽馬節(jié)當做載體,營辦自己的節(jié)日,女人的節(jié)日,花朵開放美一般的節(jié)日。澳洲最大的服裝店“瑪雅”為滿足她們的心理專門開設(shè)了服裝比賽,與賽馬那驚如脫兔的動感相對照,作靜如處子的美的展覽。里三層,外三層都是人。女人們也參加賽馬投獎,她們志趣不像男子,她們只要騎手長得帥,或者馬的名字好聽就行。除了賽馬評獎,還評選最佳帽子獎、服裝獎、搭配獎等,將賽馬這項激烈的體育延伸到文化內(nèi)涵,
場外,美麗的瑪拉比隆河邊,設(shè)下了近千桌酒座。碼頭、躉船上都搭著遮陽篷。青男少女,認識與不認識的說著情話。很有點我們國家那達慕敖包相會,或新疆騎馬“姑娘追”的情調(diào)。我看見,有一個帥小伙雪白的襯衣領(lǐng)口上、肩膀上都是口紅印,他又害羞又自豪,向公眾展示這賽馬會的情緣,
我們進場的時候,10萬人的座位已經(jīng)座無虛席。不少人準備了望遠鏡、照相機。酒廠十分賣力成箱成車的啤酒往場子里運。標語橫幅大做廣告,孩子告訴我人頭攢動的賽馬場是主場。全世界好多國家的電視鏡頭都朝這里對準。賭博在這里十分光彩,名正言順。孩子的老板特地給每個員工發(fā)了20元賭本,數(shù)目不大,討一個吉祥。全球性的賭博公司在這一天好像更具有合法性,據(jù)報道。2009年紐省投注3510萬,維省投注3470萬,國外投注也有數(shù)千萬澳元,
賽馬節(jié)的主題詞是,“一年就為這一天!”。
當一匹一匹駿馬踏上草坪的時候,歡呼聲像雷聲涌動。這些馬的名字大多是,“閃電”“風雷”之類,寓意風姿颯爽、速度快捷,也有的俏皮,是愛稱。這時候,你看到唐太宗“昭陵六駿”再現(xiàn):《史記》上飛將軍李廣鞍上的神采:或者辛棄痰“馬作的盧飛快”,王翰“欲飲琵琶馬上催”的瀟灑,在歷屆墨爾本杯上,有一匹名叫“法爾拉普”的賽馬最為著名。它的外號叫“紅色的恐怖”。曾經(jīng)出場五十一次,贏得三十七次冠軍。最后一次是在美國的阿瓜卡利安德障礙賽。贏得冠軍以后不明不白地去世,引起澳洲人反美情緒高漲。經(jīng)解剖,它的心臟是普通馬的一倍半。澳洲人形容一個人威力無窮,就會說:“和法爾拉普的心一樣大!”。在維多利亞國家博物館陳列著它的遺物。比賽開始,人們的目光不由得集中到3200米的賽道。這一天實際上最高潮只是十場比賽的第七場。下午3點20分,對于場上的騎手來說,分分秒秒的爭奪可能決定他們的終身命運。對于場下的現(xiàn)場觀眾,場外電視機下的賭客們充滿著強烈的刺激,
3分鐘。決定命運的3分鐘!每個人的思想空間都被馬蹄噠噠聲占領(lǐng)。24匹馬如箭出弦。因為還未見高下,全場靜默,鴉雀無聲。這24匹馬來自世界各地,除非極為內(nèi)行的人才能估計出成敗,但是,即使深諳內(nèi)幕者也不敢斷言誰取桂冠,賽馬上場前馬匹各有競技狀態(tài),上場后臨時發(fā)揮,都有說不定的因素。有一年香港警察局長親自對馬匹做了調(diào)查,傾其家財參賭。豈知他以為肯定勝券在握的馬匹不爭氣,導致他傾家蕩產(chǎn),以自殺終了。
短暫的沉默,緊張的期待之后,頭馬開始超越,勝負出現(xiàn)端倪。但是也未必。先笑的人未必笑到最后,最后的笑容才最美。場外的人用狂熱的叫聲、掌聲、跺足聲為自己的愛馬助威,與其說是為馬,不如說是自己在宣泄。
我也用中國話高呼:“加油!加油!”不是為哪
一匹馬,而是為這個節(jié)日。
終于,一年凝聚于一天的興奮在此刻見到了分曉。由于兩匹領(lǐng)頭的馬“震驚”和“觀覽”并駕齊驅(qū),同時撞線,不得不請出高科技手段,以1%錄像分出冠亞軍。這1%的時間差距,對于平常人說來,分文不值??墒牵坝^覽”以一鼻之差奪冠。在這3分鐘里,它造就了一個冠軍??偑劷?60萬澳元。騎手、馴馬師各得20%。馬主獲60%。豐厚的獎金,給這三人,以及把希望投注在他們身上的人帶來了財富。它的更大的意義還在于創(chuàng)造歷史、它的史冊。這時,賽馬場瘋狂了,摔帽子的;狂叫的;咒罵的混成一支墨爾本交響曲。
2008年墨爾本杯創(chuàng)造了三項世界紀錄:21歲的年輕選手薛恩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冠軍騎手:82歲的金牌馴馬師巴特?甘明威第12次奪冠,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馴養(yǎng)的馬有11次獲得墨爾本杯冠軍。不要說澳洲。就是世界上也不多見;2009年,“震驚”終于再展雄風,奪下了墨爾本杯冠軍。陸克文總理投注“震驚”,贏了一筆,像粉絲一樣開懷大笑。
比賽結(jié)束了,現(xiàn)場上留下了30噸的酒瓶。海風把五顏六色的瓶罐吹得滿地亂滾,清潔卡車一趟趟搬運著這些狂歡者的紀念品。有一位經(jīng)濟腦瓜看準這個商機,在賽馬場門口準備了一車雨傘,一把賣10元,成本價才兩元,一天就賺幾千元。
賽馬,三分鐘的興奮足以讓墨爾本榮耀一年,直到次年的11月第一個星期的第二天。
澳洲的節(jié)日很多,一年有十幾個,是世界上有名的“節(jié)日之國”。馬興則經(jīng)濟興:節(jié)日多則人民的福祉多,我希望我們國家除了春節(jié),也多舉辦類似于賽馬節(jié)的歡喜節(jié)日。
愛的語言無需翻譯
先到澳洲的朋友向我推薦說,墨爾本的企鵝島值得一游,到那兒能感悟到一些人性的東西。
墨爾本的海灣呈月牙形,企鵝島在月牙的尖端上,距墨爾本130公里。原來地名菲利普島,因為觀看企鵝歸巢而出名,人們口頭上都稱它為企鵝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企鵝保護基地。企鵝大多數(shù)產(chǎn)于南半球。南極企鵝有1.6米高,墨爾本神仙企鵝只有30厘米,屬于企鵝的迷你型。我們趕到企鵝島,先在無尾熊保護中心勾留,抱著可愛的無尾熊攝影,又探訪海豹失蹤,傍晚的時候才趕到企鵝觀察場。晚霞把金輝灑在海面,海風吹動,帶著寒意,可容2000多人的觀察場,看不見多少游人。我們沿著兩米多寬的人工過道,走到離海只有五六十米處的棧橋。這些人工過道隔離人群,避免對企鵝的驚擾。棧橋離海水只有一米多高,望大海,海天茫茫。等了好一會,還不見動靜,禁不住想向大海叫一聲:神仙企鵝,你在哪里呀?
有一位老先生,姓蒯,在青島水產(chǎn)學院工作,熟悉情況。他笑著對我們說;“你們性急了一點,企鵝是嚴守時刻的動物。每年長途遷徙按季節(jié),走一定路線。晚上歸巢也有鐘點。今天晚上,不到8點半是不會客的!”他用手向岸邊一指,一塊告示牌上醒目地書寫著預(yù)計企鵝登場亮相的時間:晚上8點30分。
我舉目四望,這一望,發(fā)現(xiàn)觀察場也太簡單了一些。周圍立著幾根柱子,上面掛著小燈,就算是有了標志。說一句庸俗的話,如果有誰不買門票,從沙灘上就可以跨上來。蒯先生解釋說:“澳洲人崇尚自然,他們盡量保持企鵝的原始生態(tài)環(huán)境。人工的痕跡越少,與它們距離越近”。這么一說。我環(huán)顧四周,簡單里包含著科學。我感到觀察場是一幅簡約筆法的水墨畫。
夜幕徐徐地降下來,立柱上的香燈亮起來。燈色迷蒙,隱隱約約地照著地面。容納兩千人的觀察場擠滿了人,
年輕的解說員半跪在海邊,像海的女兒在向海神爺祈禱。她用英、中、日、德、法等五國語言介紹企鵝,也誠懇地提醒大家不要拍照,不要因為閃光燈而驚擾了鳥兒的夢。人們的目光都對準前方。一層層黑色的浪無休無止地向我們足下推送過來,最前面的浪頭變成一道長長的白線。從8,最開始。每5分鐘報一次時。8點30分,有幾位身著黑色夜禮服的紳士終于在這黑線與白線交接的地方登上了舞臺。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五只。蒯老師說:“這五只小家伙是偵察兵。它們先來打探動靜。如果沒有海豹,或者環(huán)境沒有什么變化,它們就回大部隊去報平安了”。果然,這幾只聰明的偵察兵重新鉆進海浪。今晚的節(jié)目方才揭開序幕。
過了一會,企鵝們成班成排地,20只。30只一批批地浮出水面,蹣跚著向岸邊的小山,或者說向我們?nèi)祟愖邅???倲?shù)有兩三千之多。由于已建立了長年信任,它們很放心地往自己在淺草叢中的香巢走去。熟門熟路,好像各有自己的門牌號碼。有意思的是,公企鵝辛苦覓食,母企鵝孵卵。分別一日,如隔三秋,兩口子在眾目睽睽之下親昵萬般,小別勝于新婚的那種親熱鏡頭。
我們屏住呼吸,除了海浪喧嘩,再也聽不到什么聲音。以至于企鵝呼喚伴侶的嘰嘰咕咕聲都聽得見。這是愛的呼喚。
企鵝是忠實于愛情的動物。無論在海里捕食,或者歸巢休息,一對夫婦總是親密相伴。
這時。一只企鵝在草叢邊叫個不停。蒯老師有些動情地說:“這一只企鵝伴侶遇到了不幸,可能被海豹吃掉了。它望著別人成雙作對,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生命的另外一半”。
講到這里,蒯老師把話題扯開,談到神仙企鵝的姐妹。南極企鵝。他說:“它們似乎有意讓愛情接受考驗,不遠千里,把冰天雪地的地方作為燃燒愛情火焰的終極點。暴風雪無情地襲來,它們相互擠在一起,用身體取暖。母企鵝生蛋以后,公企鵝把蛋護在兩足之間,孵蛋三個月。不吃不喝,用站立的,男子漢的姿勢守護生命之神。待小企鵝降生以后,母企鵝接著守護,又是兩三個月,用父愛和母愛情。地澆灌著這個愛的精靈。如果小企鵝被凍死,或被其他兇狠的海鳥啄死,母企鵝會哭,聲音很凄慘,就像草叢那邊那一只孤獨的神仙企鵝f神仙企鵝每年也越過南極圈,九月來到澳洲南海岸,然后,沿著東岸北上,直至昆士蘭州南部。愛情真辛苦”。
我問蒯老師:“小企鵝死掉以后,這一對夫妻怎么辦?”。蒯老師沉思了一會說:“企鵝有夫妻之愛,母子之愛,還有博愛。孩子不幸夭亡,它們會到集體里去尋找需要幫助的母親,照看別人的孩子,企鵝這個種族繁衍生存靠的是這種偉大的愛,博愛鋪開,形成了可貴的團隊精神!”
聽到這里,我再仔細聆聽,草叢間企鵝嘰嘰咕咕的聲音不甚好聽,但它是不需翻譯的愛的語言,企鵝把愛的鏈條向自己愛侶和子女伸延,向自己的種群擴大,也向我們?nèi)祟愋麄?。這時,我想到我朋友對我交代的話,你要想檢測自己有沒有懂得愛的真諦,你就趕到企鵝島來,這里在打開一本博愛的教科書。
作者介紹:
吳野,1941年生。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一級作家。作品有抒情長詩集《孫中山》《南京頌》,長篇小說《秦淮恨》,理論集《作家之門》。即將出版游記《你好!澳大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