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石榴
老李三出生在中東鐵道線上一個叫陶賴昭的地方,他沒有地,啥來錢快他就干啥。比方說,老毛子愛吃牛肉,可是不吃牛下水,老李三那時候還是個十三歲的小孩子,天生一副好頭腦,他一分錢不花,討來整套的下水,拿回家弄干凈煮爛,賣給中國人。日俄戰(zhàn)爭之后,日本子打腰了,東洋人愛吃魚,老李三就拿個柳條筐到松花江邊幫魚把頭拉網(wǎng),報酬是盡可量地裝一筐魚,老李三轉(zhuǎn)手把魚賣給日本人。
老李三日子過得挺滋潤,鐵道線上來回跑,混得俄語日語溜溜順,整天不著家。除了找買賣,他還愛交朋友,三教九流,各行各業(yè),什么人都接觸,哪有時間著家呀?沒有。老婆帶著一個女兒給他守著兩間老宅。
有一天,老李三的一個把兄弟王張羅來了,進屋就叫嫂子:“我大哥在哈爾濱上了一批棉鞋,讓我回來套車去拉。”這類事情是常有的,或者老李三脫不開身,或者就是為了擺譜,派個把兄弟捎個話、取個錢、套個車啥的,老李三老婆沒起半點疑心就放行了。
一個月后,老李三回來了,老婆問:“車呢?貨呢?”老李三說:“啥車?啥貨?”一對茬兒,才知道讓人騙了。返身就去找王張羅。王張羅在新陶賴昭三里地之外的老陶賴昭,給一大戶人家看祖墳。果不其然,人去屋空!老李三找到一個知根知底的人,使了點手腕,那人告訴他,王張羅趕著老李三的馬車跑遠了,奔了卜奎他表大爺家啦。知道卜奎是哪里么?就是齊齊哈爾,卜奎是它的老名字。如果王張羅真的一頭鉆進卜奎,老李三就拿他沒辦法。卜奎是個大地方,藏個小毛賊太容易了。可是,老李三不甘心,又細摳了摳,那個人招架不住徹底說了實話,原來是卜奎邊上一個叫三間房的地方。
老李三第二天就上路了。他倒不是特別在意錢財,背信棄義就該受到懲罰。老李三就是這么混世面的,他不做對不起別人的事,也不許別人對不起他。老李三上了火車才發(fā)現(xiàn)很怪,車上的每個人都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慌張模樣。一個常跑車的老客,抓著老李三的袖子低聲告訴他,發(fā)生事變了,日本子翻臉了。那天是“九一八”第二天。
一路上,老李三一直生著悶氣,心想小日本子還想咋的?占便宜沒夠啦!逮著軟乎土緊挖呀!火車也從未像現(xiàn)在這樣走走停停,沒個譜。到哈爾濱,滿街的青年人在發(fā)傳單,黑龍江代理主席馬占山的抗日宣言。老李三已經(jīng)有了主意,他年輕的時候當過幾年東北軍,馬占山的部隊,機槍手。老李三一落腳齊齊哈爾,直奔馬占山的駐軍地,重新穿上了灰軍裝。早把追討王張羅的事情拋在九天外了。
1932年11月4日,老李三參加了中國抗擊日寇的第一戰(zhàn)江橋戰(zhàn)役。經(jīng)過酷烈的鏖戰(zhàn),東北軍退出齊齊哈爾,在湯池、三間房、昂昂溪設(shè)置三道防線欲再戰(zhàn)日寇。老李三正好在三間房防線上。那天,老李三守在陣地上待命,戰(zhàn)前總有一段特別松弛的時間。老李三的陣地是一處高崗,埋伏在掩體里可以俯瞰整個三間房。此時,村子里一片靜悄悄,家家關(guān)門閉戶,沒有人在街上走動,甚至狗都知趣地閉死了嘴。兄弟們在戰(zhàn)壕里吸煙閑聊,突然看見一個村民傍著陣地疾走,老李三喝住了他,問:“哪里去?”那人顫聲說:“回家。”老李三問:“你家是三間房的?”那人回道:“是?!崩侠钊龁枺骸叭齻€月前,村里可有一個吉林來的人?”那人回答:“王張羅。”老李三嗤的一聲笑了:“勞駕你回村告訴他,就說他大哥來了,讓他來高崗這兒見我?!蹦侨素埾卵B跑帶顛地進村子了。
老李三抽完一支煙才起身伏在掩體里盯著村子里的動靜,突然一聲狗叫,隨后,一個全身黑衣的人出現(xiàn)了,順著一條東西走向的街道飛奔起來,一會兒工夫就跑出了村子。他沒有奔高崗來,而是向相反方向奔跑,先把自己跑成一個黑點,然后就消失在一片望不到邊的荒草之中了。
老李三嘆口氣說:“我身家性命都不要了,你跑啥?你不用跑了?!毙睦镉终f,如果你是個有良心的,就給你嫂子捎個信兒,別讓她惦記著我。
至此,老李三就音信全無了,沒有任何消息。后來,老李三的家人接到過一封從黑龍江來的信,誰寄來的?寫的啥?外人都不知道,只知道老李三家人坐炕上發(fā)大悲聲地哭了一場。
幾十年之后,老李三的后人專程拜謁過三間房,巧的也是個深秋季節(jié)。原來,這個地方正是松嫩平原,遼闊無邊。枯草以一種不可想象的茂盛態(tài)勢連綿充擴,并毫不吝嗇地刻畫出秋風(fēng)的力量,其洶洶之勢如亙古洪荒。他們站在荒草里,一時不知所措,慢慢的,心跟隨了風(fēng)在枯草尖兒上狂奔,終于也茫茫然了。
什么都沒留下,不可能留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