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輝
二十一世紀什么最貴?有人說是人才。說這話的人多半是領導或者老板,而對于我等小老百姓,最貴的應該是人脈;你可以沒有學歷,甚至沒有本事,唯獨不能沒有人脈,否則不管你思想有多遠,其實你也肯定走不遠。
在人脈問題上國人都很現實,思想高度統一——背靠大樹好乘涼。這原本無可厚非,人都有利己思想。不過這種思路也透露出另一層含義:不愿當別人的“大樹”。如此一來,交際便出現了難題:大家都想結交有錢有權的朋友,可如果你自己只是小老百姓,人家也許多半不愿結交你。
一位經常奔走于社交活動的朋友告訴我說:“現在的人都很現實,起碼你要有能力和他互相幫忙,否則他為什么要應酬你?他單方面幫你,不成活雷鋒了?”他是個小科員,這些年為了織出一張自己的關系網,忙乎得跟“蜘蛛俠”似的。可是效果不佳,原因在于他爹媽沒有一點原始人脈,而他也缺少與人交換的本錢。
“恨爹不成‘剛”,曾經有人在網上如此調侃。其實,你不行不能全怪你爹。想當年人家劉姥姥一介農婦、文盲,硬是和榮國府的老祖宗攀上了關系,創(chuàng)造了社交史上的奇跡。劉姥姥憑的是什么?無非是原生態(tài)的相聲、小品表演。大觀園里的夫人、小姐什么大戲沒有看過?什么名角沒有見過?可是劉姥姥的喜劇表演獨辟蹊徑,突出一個“土”字,讓人耳目一新,填補了那些貴婦人的精神空白,所以她便成功了。
“市場是有縫隙的”,我的前老板常常這樣說。社交其實也是如此,找到縫隙作為切入點,就能實現以低攀高。我小舅子便是一個成功范例,他在自己居住的小城里結識了不少頭面人物,論原始資源,他家往上數三四代都沒有一個科長。
“我從下面弄到不少‘尖板眼!”小舅子經常下鄉(xiāng)走親戚,常能弄到一些特色土產,什么土鱉、野生菌類、野生魚……這些東西市場上沒有賣的,產自公路都沒有的一些窮鄉(xiāng)僻壤。小舅子收羅起來以后,根據自己的分析,分門別類投其所好,提著去目標人物家串門。小舅子口才不錯,野笑話講得比劉姥姥還好,如此一來二往,他慢慢有了點人脈。隨著他一點點升職,也能幫別人一點實質性的忙了,人脈便越來越廣。
小舅子很重要的一個品質是沒有輕視鄉(xiāng)下窮親戚,想想當年劉姥姥,似乎也沒有因為攀上了賈府就和其他窮親戚斷交,可見注重人脈的同時,做人也不能太勢利。
如此說來,劉姥姥還是有資格成為平民社交偶像的??上Ъt學家不屑于深入研究劉姥姥,否則說不定可以搗鼓出一門“姥姥學”,肯定會吸引不少人成為劉姥姥的粉絲。
【原載2011年12月21日《東莞日報·閑情》標題有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