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藍眼睛
美國兩性暢銷書作家貝弗利·恩格爾寫過一本書叫《愛他,也要愛自己》,書中介紹了很多女人因為愛情而失去了自己的狀況,并教導女人不能因為愛而忽視自己的需求,繼而變成別人的攀附,一旦失去這份保障,連自己都不見了,她管這些情感虛弱的女人叫做“消失的女人”。
消失的女人并不少見,想想當我們開始迷上某個人的時候,本來強大的自我就開始慢慢渺小,甚至被自己刻意忽視,一切都開始按照心上人的需求去調整自己,生怕他不開心了,生怕他對自己哪里不滿意,恨不能重新塑造一個自己只為了迎合所愛的人,于是,自己消失了,只有一副“愛他”的軀殼存在著,營營役役為別人而活,內心里靈魂被自己掐滅,只負責盛裝委屈。
恩格爾的書里也寫了這樣的一個真實的案例,說某個很有工作能力的小姐愛上了一個律師,頓時自己的一切能力都被自己否定,一心只想做一個律師太太,他們如愿結婚了,結婚后,小姐就消失了,只有一個兢兢業(yè)業(yè)討丈夫歡心的律師太太,后來她把自己的熱情耗盡,也讓律師覺得很累,于是,婚姻失敗了,律師提出了離婚,律師太太終于被撤職,而且當初那個能干的小姐也早已經消失不見了。
女人在戀愛的時候通常會全情地投入進去,這大概與我們壓抑太久的幻想有關系,我們總是被各種電影、文學、藝術作品所誤導,這些文化一直在傳遞這樣的一種訊息:只有愛情成功的女人,才是真正成功的女人。于是,我們終其一身都在尋找戀愛的伙伴,隨時隨地打算將自己全身心投入進去,時時刻刻打算消滅自己,換取一份驚天動地的愛情。
這也就是兩性關系中極致的矛盾,男人從小被賦予各種責任感,通曉只有權力和地位才能讓自己穩(wěn)穩(wěn)立足,在女人看來至高無上的愛情對于男人來說,不過是權力和地位附近的一碟草莓醬,空暇的時候吃一口味道甜美,如果正好在忙其他的事情,這碟草莓醬便可以放置在任何不打擾他的位置中,哪怕過期餿掉也不覺得可惜,因為草莓醬價廉物美,只要愿意,隨時可以買得到。因此,在男性理智客觀和女性沖動憧憬的矛盾中,愛情的問題層出不窮。
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當我們在投入愛情的時候就要提醒自己:這只是眾多情感中的一種,它不是神的旨意,也不是至高無上,只是遵從內心的一種喜悅的情感,這樣處理好感情的定位之后,再去與男人周旋,會從容很多,如果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掉進去不可自拔,就該提醒自己時刻呼喚一下自己,那個聰明、可愛、美好、單純的你去了哪里?愛情不是謀殺犯,它沒資格讓原來的你消失,愛你的人絕對不會因為你變成另外一個人而欣喜若狂,反而會反思是不是當初看走了眼,明明他愛的是那個樸素的胖妞,你非要面目全非做什么時髦的紙片女郎,那么他找你的原因何在呢?放眼望去,大街上你可以找出任何一款令你羨慕不已的類型女郎,但是他選中你,自然有他的原因,與其挖空心思消滅自己,不如正視自己的優(yōu)點、優(yōu)勢,以更加積極的姿態(tài)把自己把持好,才能穩(wěn)穩(wěn)地在這段關系中取得一種平等的地位,而所有的戀情中,只有平等的相處,才有可能會成功。
好吧,如果你正在消失,懸崖勒馬,如果你已經消失,痛改前非,如果你一直堅持做你自己,恭喜你,成功絕對屬于你。
摘自《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