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 樓南星
誰愛我,我就愛誰
經(jīng)歷過第一次失敗的婚姻后,我獨自度過了一段漫長孤寂的日子,開始渴望有個人愛——這時先生彼德出現(xiàn)了,可婚后,我卻陷入沒完沒了的家務(wù)、沒完沒了的彼此適應(yīng)與無法容忍時的爭吵中。
女兒兩歲時,我決定復(fù)出。與其說想干點兒事,不如說是要找個理由遠(yuǎn)離家庭的瑣碎與煩惱。我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該如何面對一個已經(jīng)不愛我的男人。
女兒4歲生日那天,我飛回舊金山家中。先生抱著女兒站在院子門口迎接我。我扔下行李箱直奔過去,伸手想去抱她,不想,女兒一轉(zhuǎn)身,伏在先生的肩頭,留給我一個稚嫩的背影。我的手尷尬地伸在半空中,掌心空空,內(nèi)心空空。
后來有一天,女兒捧了本童話書過來,要我講給她聽。我講得聲情并茂,女兒聽得很入神,她小小的身體那么溫軟,散發(fā)著淡淡的奶香。我忍不住俯下身子問:“你愛媽媽嗎?”女兒歪著小腦袋想了一會兒,回答道:“我愛爸爸?!蔽也桓市?,問她:“你不愛媽媽?”她還是搖搖頭,說出一句讓我愣了很久的話:“誰愛我,我就愛誰?!?
當(dāng)時我很恐慌,先生不愛我,女兒也不愛我了嗎?于是,我推掉所有片約和廣告,在家住了很久。先生說:“看來女兒比我的面子大。”
女兒說“誰愛我,我就愛誰”,可是誰愛我,我又愛誰?順著女兒的思維,我開始往下想。在我31歲無比渴望結(jié)婚的時候,先生以熱烈的愛和強(qiáng)勁的行動力,使我安然踏入婚姻殿堂,可為什么婚后有那么多的不適應(yīng)?我自己跑回國內(nèi)工作,是在逃避什么?我第一次有了和先生談?wù)劇罢l愛我”的想法。
先生說:“你長得美麗,渾身上下都散發(fā)著迷人的氣息;你善良勇敢,地鐵里遇到乞討的人會掏出零錢放到他們手上,遇到小偷也會挺身而出;你燒得一手好飯菜;戲演得好,歌也唱得好,還給我生了個乖巧的女兒……”我沒有想到,自己在先生的眼里,竟是那樣完美?!安唬氵€不夠完美,我愛你,但如果你也像我愛你一樣地愛我,你才完美。”先生說。
暢快的交談,讓我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不是先生不夠愛我,而是他愛我,我卻沒有將對他的愛付諸行動。就像我與女兒,我那么在乎她,卻在她兩歲的時候與她告別,以至于如今都不知道她喜歡看的動畫片,不知道她最好的玩伴是誰……在我一心奔赴自己的事業(yè)時,還要懷疑她不愛我的動機(jī)。
我和先生都很感謝女兒,盡管那時她只有4歲,卻說出了一句讓我警醒的話,制造了我和先生深入溝通的機(jī)會,使我們明白了婚姻的問題出在哪里。
別定規(guī)矩,快樂反而更多
我開始規(guī)劃新的生活:跟先生一起去超市采購,回到家再一起洗菜燒飯;周末要浪漫地度過,去環(huán)境幽雅的餐廳吃飯、看電影,或者帶上女兒去郊外踏青;要牢記家庭成員的生日,為所愛之人送上驚喜……
可實際上,這些計劃執(zhí)行起來困難重重。我主張每隔一天去超市采購一次新鮮食物,先生則更愿意半個月去一次,把冰箱塞得爆滿;平常那么累,周末只想睡大覺,至于踏青,一不小心就會延期到下個周末;到了給女兒過生日時才記起先生的生日,卻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過去好久了……
我們對生活規(guī)劃得那樣周到完美,可執(zhí)行起來卻很容易一團(tuán)糟。我跟先生開玩笑,原來,相愛就是在疲憊中,不斷應(yīng)付接踵而來的麻煩事。
于是,我們都十分羨慕女兒。她不用工作,沒有壓力,想干嗎就干嗎,上一刻還在為穿什么衣服發(fā)愁,下一刻就坐在鋼琴前亂彈一通;今天說長大了要當(dāng)芭蕾舞演員,可逛了超市后又改變主意,要做食品區(qū)的促銷員,因為沒事兒可以偷吃東西;最初決定把作業(yè)寫完才睡,結(jié)果卻趴在書桌上睡著了,作業(yè)本上沒寫幾個字,卻畫了幾個可愛的小人兒……
“現(xiàn)在的小孩兒呀……”剛開始,我和先生經(jīng)常感嘆。后來,我們發(fā)覺,像女兒那樣自然地生活沒什么不好。她不會計劃去做某件事,而是自然地生活,體會每一個難得的不確定的時刻。先生書念得多,他說了一句聽上去有點兒拗口卻不無道理的話——缺乏恰當(dāng)?shù)臅r間管理和計劃對成年人來說是愚蠢的,但忽視所有人生中意外的時刻和自然出現(xiàn)的機(jī)會同樣是愚蠢的。
于是我們摒棄所謂的計劃,上街時可以順便把超市逛了,沒必要雷打不動地隔日才去;周末睡到自然醒,沒時間去郊外,就在附近的公園喂喂鳥;女兒畫了一張畫,上面寫“媽媽快樂”,那天不是母親節(jié),也不是我生日,只是一個普通的星期二。這份禮物使我明白,不一定非要在對方生日時才送上禮物,生命中的任何一個日子都值得紀(jì)念,也許是珠寶,也許是一只碗,無論貴重還是廉價,只要讓人心動,都可以買下來送給心愛之人。這種隨性的生活方式,讓我和先生都變得不那么斤斤計較了。
充滿熱情地期待每一天,是女兒教給我們的生活方式。
像孩子那樣簡單去愛
大女兒7歲的時候,我又生下了小女兒。我尋求機(jī)會復(fù)出,帶著女兒們在美國和中國之間飛來飛去,卻忽略了家庭中另外一位成員——先生。一天,小女兒跌跌撞撞地抱著劇組攝像大叔的腿,含糊不清地喊:“爸爸,爸爸……”
晚上,大女兒鄭重其事地跟我談話。她特別牛地對我說:“媽媽,你總說女兒在你生命中最重要,那你能看在女兒的面子上和爸爸一起生活嗎?你不知道他有多依賴你?!?
“依賴”這個詞,從一個8歲孩子的嘴里蹦出來,特別有震懾力。
我從前認(rèn)為,只有孩子對成人才有依賴。其實,依賴就是一種默契?;橐鍪莾扇斯餐幕橐?,只有互相依賴,才能成為一體。第二天早晨,我對兩個女兒說:“媽媽看在你們兩個小寶貝的面子上,決定回家找爸爸,我們一起回去吧?!逼鋵崳?qū)使我回歸家庭的真正原因,是女兒讓我頓悟依賴在婚姻里的重要性。
大女兒在作文里寫道:“爸爸是個超級無敵的Superman(超人),他很高很帥,會修車,會種花,會把我和妹妹扛在肩頭,我很羨慕媽媽,我發(fā)誓以后也要嫁給像爸爸那樣的男人……”家長會上,作文老師跟我開玩笑:“嗨,下次可以讓你丈夫單獨來參加家長會嗎?”
先生真有那么好嗎?多年來,我無法忍受他吃飯時發(fā)出的吧唧聲,討厭他將內(nèi)褲和襪子一起洗,也痛恨他因為加班而錯過我為家人精心準(zhǔn)備的晚餐。大女兒開導(dǎo)我:“媽媽,你就別吃醋了,在你眼里,我還不是毛病一堆,完全沒有女孩子樣,可你同樣喜歡我呀,為什么就不能喜歡有小缺點的爸爸呢?”
此后,像女兒贊美先生和我一樣,我也學(xué)著去贊美先生。大女兒迷上了棒球,在美國,這是男孩子喜歡的運動,先生并沒有反對女兒,還給她買了全套用具。整整一個暑假,先生下了班直接開車去賽場帶女兒練球,女兒打敗了同齡的小伙子,先生也瘦了不少,我心疼地說:“你快把女兒寵壞了。”一個“寵”字,對男人也是贊美,他覺得你是在夸他有責(zé)任,懂得疼人。
也有吵架吵到將“離婚”脫口而出的地步,跑到女兒房間里,卻看到小女兒抱著泰迪熊甜甜入睡,這是她最喜歡的玩具,已經(jīng)十分破舊了,她卻珍愛如初。而大女兒中意的圖書,快被翻爛了她還不愿意扔掉,自己用膠水粘好整整齊齊放在書架上。我瞬間明白,對婚姻我們也要有孩子的這種執(zhí)著精神。
我也曾冒出過因想買奢侈品而后悔當(dāng)初沒嫁個有錢人的荒唐念頭,卻發(fā)現(xiàn)女兒們的快樂并不是擁有最暢銷的玩具,將小女兒放到院子里的雨水坑里,她會興高采烈地四處踩水;如果允許大女兒繞著房子追一會兒小貓,她咯咯的笑聲就會將我感染……所有這些都是女兒愛享受的簡單的快樂,這提示我們,生活中一些最美好的事物是無須金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