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幅畫其實并沒讓人感受到多少新婚的喜悅。畫中新娘露出的癡癡的微笑,因為新郎的缺席而顯得有些落寞。席上的人很多,但大都懶懶散散,或者心事重重。他們自顧自吃喝,只有角落里的教士在聊著天。餐宴看上去還算豐盛,可仔細一瞧,那些盤子里都只有薄薄一層,不知是面餅還是米粥。盡管如此,人們?nèi)猿缘媒蚪蛴形?,坐在地上的小孩吮吸著自己的手指,享受著這頓平日里難得遇到的“美味”。畫家如同一個局外人,將這一切平靜地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無論物質(zhì)環(huán)境多么貧乏,人們總有求得生存的能力。
為了使圖畫和農(nóng)村的簡樸氣氛相適應,藝術家有意讓所有人物的衣著單調(diào)一色,將明暗大為淡化,甚至將陰影省略。畫家構(gòu)圖設色的高超技藝非常驚人,他以從餐桌一端斜向展現(xiàn)縱深的形式把眾人圍聚就餐的情景表現(xiàn)得條理清晰,空間效果非常好,是應用了當時最先進的對角線構(gòu)圖法。墻上僅用一席綠色簾布便使得新娘及家主所在的位置突出,也使得主題集中,令觀者感到雖是普通農(nóng)家的宴席,卻洋溢著隆重甚至圣潔的氣氛。
新娘
穿過抬著食物的人之間的空隙,我們看到了這次婚宴的主角之一—新娘,她坐在一個“花冠”下方,臉上施著紅妝,神情平靜,好像正在憧憬著婚后的幸福生活??墒牵^者卻很難發(fā)現(xiàn)另一個主角—新郎在哪里。
抬食物的人
畫面近處是兩個正抬著食物行走的人,后面的一個居于畫面的中心,他穿著藍色的上衣,戴著紅帽子,腰上系著白色圍裙,是畫面中人物比例最大的一個。
樂師
喜筵上的樂師顧不上和同伴一起合奏,只是遠遠盯著剛端上來的食物。他們姿態(tài)、動作的方向性自然地構(gòu)成了一個空間上的折角。
天真的孩子
前景中的孩子小小的頭上戴著一頂插著羽毛的大帽子,手里抓著一只盤子,正在全神貫注地舔食那香噴噴的食物—一副天真貪婪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