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在你的印象中,醫(yī)生是什么樣兒的?嚴肅?刻板?沒人情味兒?拋開這些陳舊的偏見吧!如今“協(xié)和姐”駕到,讓我們發(fā)現(xiàn)原來急診室里也有春天般的溫暖,醫(yī)院里也有歡樂的笑聲……在如今醫(yī)患關系緊張的社會,“協(xié)和姐”是如何把歡樂帶給病人的呢?她又是如何擺脫“冷酷無情”的醫(yī)生面孔,成為樂活女超人的呢?
【從吵架蘿莉到“零”糾紛神人】
游刃有余應對難纏的患者,“協(xié)和姐”不是生來就能做到得心應手的,這朵艷麗的“奇葩”是在光陰的滋養(yǎng)下逐瓣綻放的。
剛來急診科的日子,年輕氣盛的于鶯在急診科里可是出了名的。那時候聽病人說一句帶“刺兒”的話,于鶯會比他還“刺兒”。嘴皮子格外利索的于鶯從不吃半點虧,總能用話把病人家屬撅回去;家屬不甘示弱繼續(xù)吵,于鶯再冷言冷語地返回去,于是病人更加窩火,吵得更厲害,最后跑去醫(yī)務處投訴。
醫(yī)務處轉告急診科主任,主任把于鶯叫去了解情況。明白事情的原委后,主任對于鶯說:“你要注意,這樣對工作其實不好,會花很多時間較勁,心情就會受到影響,病人也會對醫(yī)生不信任。上完這個班你拍屁股走人了,留下心有怨氣的家屬,會對下一班醫(yī)生不利,他們可能產生不配合的態(tài)度或者敵對情緒?!庇邡L咂巴了一下嘴,確實是這個道理。從此,她給自己定了一條保持至今的信條:工作乃至生活中,不能自私地為自己活,自己不惹麻煩的同時更要想到別人,他人樂才是自己真的樂。
這種與病人的溝通方式令于鶯收獲頗豐,現(xiàn)如今她已成了急診室的“御姐”,年輕點的醫(yī)生處理不好醫(yī)患糾紛,第一個念頭就是打電話向于鶯求救。
事后年輕醫(yī)生問于鶯:“您干嗎把那么無理取鬧的人攬過來,多累??!”于鶯樂呵呵地答道:“因為對我來說,只需多跑幾次而已;對病人來說,他不生氣了,甚至還會覺得洋洋得意。其實人家過來看病,說高點咱們就是提供一種幸福感,讓他很信賴你。這種幸福感也是互相的,病人踏實了,相信你了,愿意配合你做治療,你就會很幸福。這樣的幸福并不是病人給幾個紅包就能獲得的。紅包和你的付出是不對等的,因為物質永遠比不上精神,精神上的滿足、心靈上的愉悅才是最難得的。”
于鶯是個閑不住的人,她的“于式幸福論”不但用在病人身上,同事遇到難解決的事兒了,她也能展現(xiàn)超人力量,迅速搞定。
有一次,一年輕女大夫在病人那里受了氣,自己偷偷在角落里哭鼻子。于鶯看見走過去摟住她,溫柔地說:“來,親!這樣哭是不對的!咧著嘴像老太婆一樣沒有男人會安慰你的,親!來,跟我學!睜大眼睛,越大越好,無限哀愁狀,紅了眼圈,眼淚上場,一顆一顆砸下去!對,親,就這樣!”眾同事當場笑噴,女大夫也破涕為笑。
于鶯本著御姐風范有滋有味地樂活著。急診科特定的環(huán)境氛圍練就了于鶯辦事利落、一語中的的性格,朋友對于鶯說:“你是上海人,可你有北京人的個性;現(xiàn)在在北京了,你又好像進化到東北娘們兒的‘段位了。”于鶯笑說:“好吧,我認了,就讓我這么張牙舞爪一路向北地幸福下去吧!”
【不能沉浸在“死”的悲痛里,盡管心依舊柔軟】
在外人看來,于鶯的工作態(tài)度好像時刻充滿了喜劇的味道,她說:“醫(yī)生的職業(yè)特征要求每一個有職業(yè)道德的大夫不能沉浸在悲痛里。這是對職業(yè)的不尊重,也是對患者的不負責?!贬t(yī)生工作的結果無非兩個:救得活,救不活。
雖然救活每一個病人是醫(yī)生心底最純真美好的愿望,然而并不是每次努力都會以喜劇收尾。醫(yī)生,尤其是急診科的醫(yī)生,事實上不得不面臨更多的死亡。然而這種職業(yè)上的特點并不代表醫(yī)生是冷酷無情的。
“所以我有時候會想,人活著到底是為什么?為什么一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死掉了?還死得這么落寞,甚至沒有父母最后的守護?對于七八十歲的老人壽終正寢算是喜喪,而一個小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疾?。俊?/p>
人生有時候就這樣無奈,悲喜交錯,不由得你選擇。
不良情緒的自我調節(jié)和同事們之間相互的心理疏導,對于醫(yī)生這個群體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坝袝r候醫(yī)生需要像爺們兒似的對自己狠一點,強迫自己接受并化解每次面對死亡的負面情緒?!?/p>
所有的一切都讓于鶯更加明白,她要活在當下。對待生活中的“不盡如人意”,如果換一種態(tài)度去理解的話,再苦憋的生活也會變得輕松許多。
于鶯就這樣解讀著她每天在協(xié)和的加班工作。換個視角,果然非比尋常。“我們可以選擇輕松的時候,為什么不享受這種樂活的方式呢?”
【急診室超人的樂活人生】
急診科住院部一位??托談?,這是于鶯最青睞的患者。那天于鶯早上查房,住院部說那個老劉又來了,還是腎衰腸梗阻。沒等他們說完,于鶯就一個箭步像見初戀情人一樣沖出去和躺在走廊里的老劉打招呼。于鶯把老劉安排到離自己最近的床位,這樣以便每次進出都能看見他。老劉是個樂觀、豁達的病人,事業(yè)頂峰時期遭遇重病纏身卻從不抱怨。這樣的患者常常能給醫(yī)生和病友帶來快樂,這種快樂的感染更是溫暖和信念的傳播。所以每當有他在的時候,病房快樂的因子也會悄然增多。這是于鶯很想看到的,她常對同事和病人說:“敞開了笑,我都不怕老臉長褶子,你們怕啥?!?/p>
年近四十的于鶯就是這樣開朗而豁達,這種對生活的輕松態(tài)度使她自己和身邊的人都充滿了快樂。而“這種笑對生活的態(tài)度卻需要順其自然才能修煉成功,一旦刻意想得到什么,你反而會在乎,就會變得不幸福。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p>
于鶯每天工作都很忙,照顧女兒的時間很少。一天晚上回家,于鶯給女兒妞妞帶了盒包裝精美的巧克力,妞妞興奮地在床上大呼小叫,然后正襟危坐開始和于鶯“分贓”。于鶯的父親走過來,要妞妞分幾塊給他,妞妞把巧克力藏在屁股后說:“外公你有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對了,你有糖尿病,不能吃巧克力的。說對了,大家鼓掌!”于鶯聽后,點了下妞妞的腦袋:“我說寶貝兒,你的臉皮厚得越來越像我了!”
看到“嘿嘿”咧嘴大笑的女兒,于鶯不禁想到她還在自己肚子里的情景:那是2005年,于鶯懷孕6個月,她至今不會忘記自己挺個大肚子跪在地上給病人氣管插管;不會忘記拎著一桶桶溫水給患者擦身;不會忘記患者病情平穩(wěn)后護士驚呼于大夫你衣服沾上藥劑了,趕緊沖回更衣室洗澡換衣服,然后對著肚子說“寶寶對不起”……想到此,于鶯不禁嘀咕了一句:“妞兒,有你媽媽真幸福?!睉牙锏逆ゆげ恢缆牭經]聽到,轉過頭來對著于鶯的臉蛋響亮亮地親了一口。
2012年1月,朋友來于鶯家串門,特意送給于鶯一串十八羅漢手串,意在吉星高照,內心安寧。不料,于鶯當天就出了車禍,對方是輛嶄新的奔馳!處理的過程很和諧,于鶯一口咬定自己負全責,認錯態(tài)度逗樂了交警。奔馳車主溫文爾雅,保險公司勘測員專業(yè)高效,最后在和諧的氣氛中事故處理圓滿結束。大家歡樂地互留電話號碼,聊天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事故雙方竟然住在同一小區(qū),而這位警察是于鶯哥哥多年前的同事。
第二天一早,于鶯告訴朋友,戴上手串回家的路上就出交通事故了,吉星高照暫時沒看出來,內心焦躁倒是有一些,“你這手串根本不是用來辟邪的,我覺得恐怕是用來避孕的!”
一起交通事故被于鶯嘻嘻哈哈地處理掉了,順便還交了數(shù)個朋友。原來生活可以如此簡單、隨意、樂觀,不需要計較得失,所謂“福星”不是依托他物,而是寄托于自己的內心。
好吧,那就讓這朵協(xié)和急診科的女人花繼續(xù)盛開下去吧,相信御姐于鶯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