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孔柱
下崗工人吳老大一家是這一帶居民中經(jīng)濟條件最差的。吳老大年近五旬,沒有多少文化和技術(shù),自從三年前下崗回家,至今不知跑了多少路,碰了多少釘子,也沒有找到一份工作。屋漏偏逢連夜雨,恰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他的老婆又被汽車撞傷了腿,整天臥在床上動彈不得。好在政府給了生活補助費,又給上高中的孩子減免了一大半學費,再加上吳老大平時撿拾點垃圾賣,一家三口的日子還過得去,還能有誰比吳老大窮嗎?有!吳老大說:“還好,還好,有吃有穿有住的,比街頭要飯的強多了?!?/p>
在吳老大居住的小區(qū)馬路邊,有一個胡子拉碴的老頭,常年披個黑乎乎、油膩膩的大衣,坐在路邊向行人討要錢物。老頭腳旁擺放著一個破了邊的大海碗,里面有不少零票和硬幣,都是好心人給的,有人竟然給了五十塊、十塊的大票子。
老頭白天坐地乞討,晚上就睡在馬路對面一家銀行門前的走廊上。一年四季,無論刮風下雨,老頭都是這么平靜如常地過日子。還有比一個靠乞討為生的人更窮的?有!這種人主要窮在人格上,窮在道德上。
有一天早晨,老頭醒來一看,發(fā)現(xiàn)腦袋底下枕著的一大卷舊報紙被偷走了,那里面包著他的全部積蓄,少說也有兩三百塊哪。老頭心疼得幾乎流下眼淚,坐在那里發(fā)了半天呆,突然傻笑起來,繼而又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想不到這世界上還有比我更窮的人呢!”
(鄭海燕摘自《莫愁·天下男人》201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