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聲
兒子:
你今天放學,爸爸已回哈市了。在你期末考試前,不知能否回來。因為四叔昨天夜里突然打電話告訴奶奶病了,正于醫(yī)院搶救中……當時你睡了,爸爸沒告訴你。
你無法完全理解爸爸對奶奶的親情,這親情中包含著太多兒子對母親的內(nèi)疚。爸爸有一種極不祥的預感,可能爸爸將永遠失去爸爸的媽媽了。寫到這兒,眼淚在爸爸眼里轉(zhuǎn)……
但爸爸給你留言,主要是關(guān)于你的考試囑咐幾句——當了爸爸媽媽的中年男人女人都這樣,一顆心分幾瓣兒。主要的兩瓣兒給兒女,給自己的爸媽。所謂“上有老,下有小”,你將來也會人到中年,那時你也會有深切的體會……
我認為——你已經(jīng)努力學習了。所以,無論你此次考得多么差,爸爸媽媽都不會埋怨你的。因為你已經(jīng)盡到了自己是學生的義務,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自己對自己的責任心。
考試——能否正常發(fā)揮很重要。所謂正常,其實就是盡量做到凡自己會的,能答對的,不丟太多的分,甚至不丟分。當然,要做到這一點不容易。因為考場是一種氛圍特殊的“場”,難免心里緊張。一緊張,每每會的,也似乎不會了。一道難題卡住,以為對于別的同學根本不算難題,就覺得自己太笨。這么一想,先自氣餒,于是自信崩潰……
以上種種,皆考場緊張的心理原因。一半源自于外界,比如以前沒考好,爸爸媽媽曾給臉色看。一半源自于內(nèi)心,怕在同學中太失面子。
爸爸媽媽以前確因你沒考好曾給你臉色看過。但那時的你太貪玩,現(xiàn)在你不是改變了嗎?你既改變了,爸爸媽媽對你考試成績的態(tài)度,不是也改變了嗎?
好固可喜,差亦欣然——這就是爸爸媽媽的態(tài)度。我保證,首先絕對是爸爸對你考試成績的真實不相欺的態(tài)度。
爸爸給你的建議是——不在難題上糾纏太久??戳藘杀檫€沒找到解題的良好感覺,干脆繞過,將會的題易的題全解完,回過頭來再“攻克”。倘已沒時間,拉倒。總之,先將有把握的分數(shù)拿下再說。
高考前的一切考試,不過是“熱身”式的考試,意義在于經(jīng)驗的積累和教訓的總結(jié)。
考數(shù)學前一天,不必再苦苦鉆研。干脆放松,連書也不翻。靜下心來回想一下——自己以往所遇難題有幾種類型?解題和思路有什么規(guī)律性?其題可變異為另外哪幾種類型?
考語文前一天仍需看看書,還有外語,兩門是須強記的學科。多記一點兒,便有多獲幾分的可能。作文勿跑題,不求事例新,但求事例準,較嚴格地符合題義。
臨行匆匆,留言倉促,倘不認為是多此一舉,則父望記。
兒子,請在內(nèi)心里替奶奶祈禱幾次!
爸爸
生如夏花摘自《你在今天還在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