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飛
對小班來說,建立良好的常規(guī)會顯得尤為重要。幼兒從家庭步入幼兒園,剛離開爸爸和媽媽,由于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和心理上的不適應,幼兒總會出現(xiàn)哭鬧現(xiàn)象和恐懼心理。這時,需要我們耐心的引導來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學習,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常規(guī),使幼兒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用心呵護,用愛打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培養(yǎng)良好常規(guī)的前提。小班幼兒年齡小,自理能力差,比如有的幼兒大小便在身上,還要毫不嫌棄地幫助他們換衣服、洗衣服。教師的愛還不僅是這些,還要體現(xiàn)在了解幼兒生理、心理特點和幼兒的教育規(guī)律上。要通過老師的關心和呵護,使幼兒在心里感到安全、情感上得到滿足。在此基礎上,把關心熱愛孩子與耐心教育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從而使教師和幼兒之間形成一種深厚的師生關系,有了這種感情基礎,教師就可以科學地管理幼兒,靈活、有效地對幼兒進行教育,培養(yǎng)良好的常規(guī)。
二、根據(jù)幼兒的喜好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好動是幼兒的天性,因而具體的模仿比抽象的要求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分享故事有利于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但幼兒注意力不夠集中,很難掌握故事內容。我經(jīng)常提醒,但收效甚微。于是,我試著換了一種教學方式,借助視頻、課件來分享故事,幼兒特別感興趣,注意力特別集中。之后,我又引導他們戴頭飾來情境表演故事內容,幼兒都非常高興地、積極地參與活動,故事內容輕而易舉掌握了。借助多媒體、頭飾使學習變成了表演,在孩子們眼里,這不是學習,而是在情境中玩。這就將枯燥乏味的被動學習轉化為我想表演的自愿活動,既發(fā)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又收到了管而不死、活而不亂的效果。
三、要用愛心、耐心培養(yǎng)幼兒的自信心
小班幼兒年齡小,思維能力和自控能力還不完善,因此,即使老師講的對,幼兒也不可能完全接受,接受了也不一定按要求去做。所以,對幼兒的管理應體現(xiàn)在耐心說服和引導上。對幼兒的正面行為和點滴進步,我們都應積極鼓勵、充分肯定并提出新的目標和要求。
小班幼兒在吃飯時,桌上、地上全是飯粒,這一直是不好解決的問題。為此,我在幼兒吃飯時經(jīng)常表揚那些吃飯較干凈、講究衛(wèi)生的幼兒?!澳衬吵燥埑缘谜娓蓛簦郎?、地上一個飯粒也沒有,他一口口地吃得多香??!今天我們來請吃飯干凈的小朋友當小組長獎勵一個‘紅果果。”這時,幼兒們都一口口慢慢地吃著,生怕飯粒掉在地上、桌上。吃完飯的幼兒還主動跑過來跟我講:“老師!我吃得可干凈了,沒有把飯掉到桌上?!彼?,我覺得,在日常生活中,不要因為事小而吝嗇你的表揚和鼓勵,幼兒會因為你的贊許而更加努力地做好每件小事,而且充滿自信。
四、走進幼兒的生活,了解常規(guī)
對于幼兒來說,空洞的說教是無用地,理解必須建立在已有經(jīng)驗的基礎上。如幼兒洗手后經(jīng)常不擦干,針對這個問題,正巧前段時間感冒生病的幼兒較多,我就把洗手說成給小手洗洗澡。我說:“小手洗過澡,不擦干會生病的。”由于有了關于感冒的生活經(jīng)驗,幼兒對我的話理解很快,有的幼兒邊擦手邊對我說:“不擦干,小手就該發(fā)燒了?!背R?guī)培養(yǎng)建立在幼兒充分的自身體驗上,便于幼兒理解并自覺地遵守,理解之后更有利于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
五、好教師做幼兒的好榜樣
幼兒的模仿性很強,教師的一舉一動都能發(fā)揮巨大的感染作用。因此,教師一定要成為幼兒學習的楷模,為幼兒做好示范作用。例如,我們要求幼兒在用餐時不講話,老師也應該這樣做;要求幼兒在午睡時要安靜、不講話,老師這時也不可以大聲講話,更不可以在寢室里聊天。因為,幼兒聽到老師講話,也想和邊上的小伙伴講話。寢室里安安靜靜,想講話的幼兒也會打消講話的念頭。
總而言之,幼兒的常規(guī)培養(yǎng)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需要老師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更需要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作者單位陜西省府谷縣第一幼兒園
責任編輯楊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