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研究院,安徽合肥 230031)
取某典型巷道中長度為12 m的部分進行數值模擬。此巷道高3.6 m,寬4.1 m,采用錨網噴支護形式,噴層初噴50 mm混凝土,復噴150 mm,中間鋪設復合材料網,頂部采用高強φ22 mm×2500 mm錨桿,底腳采用高強φ22 mm×3000 mm錨桿。巷道支護材料及規(guī)格如表1所示。
表1 支護材料及規(guī)格
為了模擬巷道實際處于的地應力條件,這里按800 m處土的自重取X,Y,Z向的邊界應力均為21 MPa。在模型的左、右、前、后和底邊界,采用零位移邊界條件。
本次模擬充分考慮了空間效應對巷道圍巖變形的影響,巷道走向長度取12.0 m,分5次開挖完成,模型共計16566個網格節(jié)點,14400個實體單元。圖1為此次計算模型。
圖1 計算模型網格劃分
本數值模擬,利用FLAC3D程序對所選斷面關鍵點的位移進行監(jiān)測,最后測算出巷道各部分變形量,從而得出穩(wěn)定性總體評價。模擬結果如圖2~圖5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圍巖豎向變形最大的部位是頂部,約7.46 cm,而整個襯砌的豎向變形都大約2 cm,包括頂部。幫部的上半段圍巖位移也較大,約6 cm,這些圍巖位移較大的部位主要對應著襯砌的圓弧部分,襯砌主要承受彎曲及剪切應力。說明襯砌具有較好的抗彎和抗剪能力。當襯砌受力產生下沉的時候,抗彎性能轉化成較好的抗拉性能,能有效的拖住上部圍巖,抵抗圍巖變形。
從圖3可以看出,兩幫直臂部位圍巖的水平位移為最大,約6 cm,而整個襯砌的水平位移約4 cm,小于圍巖的變形。當圍巖產生側向的變形時,襯砌良好的抗拉性能阻止了其繼續(xù)變形,較好的抵抗了圍巖的水平位移。
圖2 豎向位移圖
圖3 水平位移圖
圖4 豎向應力圖
圖5 水平應力圖
從圖4,圖5可以看出,襯砌結構X向的最大變形發(fā)生在模型直墻腿的中上部位,其變形量為6 cm。從整個模型來看,拱部受力較小,為1e7,應力主要集中在直墻腿部,豎向應力最大,為7e7,因此直墻腿是結構的薄弱部位。
對典型巷道,采用復合材料網模型結構進行錨網噴支護下的FLAC3D有限元數值模擬,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從數值計算結果中可以看出,直墻腿部分是整個結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其應力較大,所以,在現場應用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將直墻腿改為曲墻腿,再配合錨桿錨網等支護,有望提高結構的整體承載能力。同時復合材料網的優(yōu)越性在數值模擬過程中得以體現。模擬顯示出,其抗彎承載力、抗拉承載力以及抗剪承載力均能滿足要求。
[1]王永博,陳殿強.本鋼某礦排土場邊坡穩(wěn)定性有限元分析[J].黑龍江科技學院學報,2004(4):20-28.
[2]吳傳斌,施 斌,孫 宇,等.昆明白泥井3號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FLAC-3D模擬[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2004(6):28-30.
[3]王振勉,易 武,孟召平,等.FLAC3D在滑坡數值分析及監(jiān)測預警設計中的應用[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6(S2):10-15.
[4]馮志先.FLAC-3D對土釘支護機理的數值模擬分析[J].黃河水利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2):50-52.
[5]金 俊,楊昌斌,饒學治,等.基于3D—σ數值模擬的錨噴支護機理解析[J].地球與環(huán)境,2005(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