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娟自述:我很容易被激勵,尤其是打擊式的激勵總能讓我格外努力。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身邊的人能緊跟我的節(jié)奏步伐,但丈夫、孩子都不能理解我的好意。我的家庭爭吵不斷,我想逃離這一切,但又無可奈何。我活得很痛苦。
從我記事起,我的母親就是用“打擊”的方式來激勵我。小時候的我像男孩子一樣調(diào)皮,剛開始學習不認真,脾氣暴躁的母親總是罵我:“你這樣的人什么都做不好,我是把你看透了,我怎么就生了你這樣的孩子?!泵看温牭侥赣H的這番話,我的心里都會燒起一把火,并暗暗下決心,一定叫你看走眼。
好強的我告訴自己,不能被人看扁,尤其是被家里人。此后,我在學習上下苦工夫,不斷取得進步。但母親還是對我不滿意,總希望我可以更好、更優(yōu)秀。這樣的激勵一直不斷,幾乎伴隨了我整個成長的過程。而我心里總以此作為動力,不斷努力。有時我的內(nèi)心甚至會渴望這樣的激勵,因為只有這樣的方式,才能激發(fā)我內(nèi)在的力量,讓我充滿斗志。相反,朋友的稱贊、領導的賞識,卻讓我無所作為。
我25歲的時候,母親開始整天念叨著我嫁不出去。為了堵她的口,我以驚人的速度跟一男生戀愛、結婚。雖然丈夫收入還沒我高,但新婚后對我挺好。在我看來,人到絕處才能逢生,人要靠逼才能出成績。歷史上的種種事件也都是如此。于是,我隔三差五地“提點”他,望夫成龍心切。但丈夫不能理解我的好意。漸漸地,我們夫妻關系變差了。如今,他習慣性地跟我唱反調(diào),跟我對著干。我一說他,他就回我:“我就這樣,你別管我,懶得理你?!蔽艺媸菤馑懒?。
現(xiàn)在兒子9歲,正在上小學,學習很不上心、貪玩,怎么管都管不住。我就像當初我母親教育我一樣地教育他。我多么希望能夠看到他會像我那樣有股不服輸?shù)膭蓬^,奮起讀書??墒撬麉s一臉滿不在乎,嬉皮笑臉。
我的家庭是怎么了,我這么認真拼命地工作,為他們著想,但他們都不能理解我的好意,仍在原地踏步,甚至是退步。這種步調(diào)不一的生活節(jié)奏,簡直快把我逼瘋了。
心理咨詢師分析:
苗娟在家庭中遇到令她十分糾結的情況,丈夫與兒子似乎都不像她那樣上進、對自己要求高。恰恰相反,他們隨性、善待自己。苗娟試過讓丈夫和兒子改變,但她發(fā)現(xiàn)差點把自己逼瘋了。在這樣的狀況下,她應思考是什么會讓自己如此糾結。
兒時的苗娟在母親的嚴格要求之下,選擇了付出努力去達到母親要求的更好、更優(yōu)秀。慢慢地,她將母親的要求內(nèi)化到心中,即使長大成人,她依然會嚴格要求自己成為那個最好的。而且無數(shù)的事實也驗證了苗娟心中的信念:人只有在壓力下,才能獲得成功。因此,苗娟選擇了用“犧牲”自己的方式得到成功。
面對丈夫和兒子,苗娟也運用了她認為有效的激勵方法。但是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丈夫和兒子選擇不接受苗娟的“鞭策”,而是用自己的方式生活。正是由于丈夫和兒子的不順從,她開始擔心不遵照她那套有效的激勵方法做事,這個家庭會成為一個“失敗”的家庭,這是她所不能接受、不能允許的。這讓她生氣。
“誰難受誰改變”。苗娟要學習的是尊重生命,包括自己及家人的生命。他們有自己對生命的態(tài)度及方式。你的方式適合你,但不一定適合他們。強行讓他們順從你的方式,可能他們會不舒服,甚至會物極必反。同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這個選擇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兒時的你選擇了用“犧牲”自己換取母親的贊賞。而成功的道路有無數(shù)條,也有比較輕松的方式,苗娟可以思考,甚至可以考慮去學習新的成功之路。那種自然地去做,自然地迎接成功或是失敗,而不是“犧牲”自己的方式是否能取得你的信任,并替代以往的方法呢? (廣西 主任醫(yī)師 呂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