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亮
老人病臥床榻,自知時日不多。很多時候,他會要求老伴為他播一首曲子。那是上世紀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歌名叫《夢中人》。
老人的行為無疑有些怪誕。更為怪誕的是,他還讓女兒為他買來南京的報紙,一版一版看得仔細。老人在南京沒有任何親戚。老人是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很少出門遠行。他的行為讓家人百思不得其解。
終于有一天,老人摸出一張照片。他對著照片看了很久,眸子里刮起潮濕的暖風。照片上淺笑著一位清秀的女子,年輕得如同一枚青澀的果實。老人喚來自己的女兒,鼓起勇氣說,我想見見她。
那個上午,老人一直在給女兒講他的往事:
50年前,23歲的他在重慶的一家紗廠當學徒,在一次學生和工人的聯(lián)誼活動中,認識了她。那時她是財經(jīng)學校的學生,清純,漂亮,羞澀。兩顆年輕的心互相吸引,越來越近,終于走到一起。愛情似花蕾綻放,芳香四溢。
最終他們還是無奈地分手。女孩離開重慶的那天,兩個人在江邊久久相擁,淚流不止。后來,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老人無數(shù)次來到離別的碼頭,面對滔滔江水,暗自憂傷。
女兒被父親的初戀深深打動,也為自己的母親感到一絲難過。母親與父親風風雨雨走過50年,50年里,父母倆從來沒有吵過一次架,紅過一次臉。母親當然不會知道,50年里,父親的心里,其實刻著另一個女孩曾經(jīng)的青春歲月。
女兒將這件事情告訴母親。接下來的幾天,母親一直沉默不語。然后,她決定,遠赴南京,為他尋找那個她。
尋找之路注定是艱難的。她先和女兒找到了南京市公安機關。公安機關通過戶籍核對,找到她所居住的小區(qū),可那個小區(qū)早已經(jīng)拆遷。眼看所有的線索都斷了,母女倆突然想起,老人曾經(jīng)說過,她好像在無線電廠工作過。也許,去無線電廠,會有她的消息。
頗費一番周折,終于在無線電廠找到一份封存已久的檔案。的確,50年前,有一位女學生從重慶分來,并且,無線電廠的工作人員找到了她現(xiàn)在的住址。得到這個消息,母女倆激動不已。
可是令她們感到意外的是,聯(lián)系上后,對方竟表現(xiàn)得異常平靜。不僅如此,她還禮貌地拒絕了見面的要求,說我和他只是普通朋友,再說我身體也不好,不便去四川。事實的確如此,曾經(jīng)的清秀女子,如今已是古稀老人。
怎么跟自己的丈夫說呢?他肯定會傷心失望。他失去的不僅是一次與初戀女友相見的機會,他失去的也許是大半輩子的惦念與牽掛。
正當母女倆無奈地打算回四川時,卻驚喜地接到對方的電話。
對方說,當初那段感情,其實同樣令她刻骨銘心,她還曾經(jīng)在20年前獨自遠赴重慶尋找過他。她是擔心兒孫們無法接受50年前的這段感情,才對母女倆一再回避的。
她說,經(jīng)過再三考慮,她愿意與他見面。當然,這也是她跟她寬容的老伴商量后的結果。
然而他們,終未相聚。與他一樣,她的身體也不允許她遠赴四川。最終,家人決定通過網(wǎng)絡視頻幫助兩位老人見面。
那天,兩位老人各自守著自己相伴大半輩子的親人,守著小小的屏幕,完成了他們50年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相見。
你還好嗎?
還可以……你好嗎……
淡淡的語氣,卻充滿著無限的關愛。只有飽經(jīng)滄桑的老人,才會有如此淡然淡定的表情。
當天,老人陷入昏迷。四天以后,他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離開了人世。只是,那首情歌,還會在世間繼續(xù)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