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昕
他是一位職業(yè)編劇。近幾年,他編劇并投拍的兩部電視連續(xù)劇,都是寫父親的。
我問他,是因為父親情結(jié)嗎?
他沒有回答我,只是怔怔地望著窗外的大街,很重的心事,正透過他的神情向外彌漫。他說,10年前,就是在這條大街上,我把我的父親弄丟了,一直都沒有找回來。
他說,母親來電話告訴我,說父親的“糊涂病”越來越嚴重了,前面做的事后面就忘了,多熟的人也記不起來,還喜怒無常。我知道父親患的是“老年癡呆癥”。于是,我回了趟家,決定把父親接到城里,找家大醫(yī)院瞧瞧,看有沒有辦法能夠緩解父親的病情。
他說,那天起了個大早,帶著父親上醫(yī)院。當時,人很多,公汽很擁擠,我再三叮囑父親,一定跟緊我。但車到站后,父親還是不見了。
他說,我滿世界地找父親,大街、小巷、社區(qū)……我?guī)缀跽冶榱诉@個城市所有的角落,但始終沒有父親的影子。我把父親弄丟了。僅一年功夫,我的頭發(fā)全白了。
他說,在家鄉(xiāng),父親也經(jīng)常走失,但每一次都會有好心人把他送回家。看看我們的城市,到底怎么了?繁華、匆忙、喧囂、縱橫交錯的街巷,難道這些就能使父親的走失變得理所當然嗎?我不能諒解自己,不能。我總得做一點什么。
他說,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父親的尋找。我建了一個“尋找失智癥老人”QQ群,為尋找那些走失的老人搭一個平臺。10年來,在尋找父親的過程中,我先后收留了19位走失的老人,我把他們帶回家,然后通過一切辦法為他們尋找家人?,F(xiàn)在還有兩位老人無人認領(lǐng),我把他們送進了養(yǎng)老院,經(jīng)費嘛,一部分來自網(wǎng)友的愛心捐助,不夠的部分就由我來支付。
他說,我沒那么高尚,我就一普通人,我這樣做只是出自一種近乎本能的樸素情感。我希望我走失的父親,也能遇上好心人,就像我對待走失的老人一樣,他們也能這樣對待我的父親。
聽完他的講述,我對他油然而生敬仰之情。
我想起了我年屆八十的父親,6年前,父親也被診斷為患有“老年癡呆癥”。好在母親是醫(yī)生,再加上她的細心和耐心,父親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如今,我國老年人口已超過1.5億,而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人約為1000萬,或許更多。
默默地,我為不幸的父親們祈禱。萬一哪天父親走丟了,城市,就拜托你了,請你表現(xiàn)出足夠的愛心、熱情和善意,告訴父親一條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