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繼偉
公民代理,代理費該不該收
文/高繼偉
要打官司,不少人會請個律師幫忙代理。不過,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樣的律師是好律師,甚至搞不清自己請的“律師”究竟有沒有律師資質(zhì)。前不久,嘉定區(qū)的張女士聘用了一名沒有資質(zhì)的“代理律師”,不僅被索要高額代理費,甚至被告上法庭。這種“律師”代理費該不該給?
張女士原在嘉定區(qū)的一家機械公司任副總經(jīng)理。2010年2月的一天,張女士突然接到公司通知,限她三天內(nèi)到人事部門辦理離職手續(xù)。張女士一下子就蒙了,她認為自己從2009年初到這家公司上班開始,一直勤勤懇懇地努力工作,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會被公司突然解雇。張女士心想,我好歹也是公司的副總,不能這么不明不白的離職。想到這,張女士找到公司人事部門,質(zhì)問為什么要她離職。但出乎意料,人事部門不僅對張女士的質(zhì)問不理不睬,還告訴張女士若不辦理離職手續(xù),將停發(fā)1月份工資。張女士一下子蒙了,她斷不敢相信公司會這樣的無情,她還是堅持到公司上班,拒絕辦理離職手續(xù)。但直到2月底,公司也未向張女士支付1月份工資,更別提2月份的工資了。張女士雖然覺得不甘心,可也覺得整天這樣強打著精神厚著臉皮去上班,確實沒有意思。張女士心想,算了,我也不再耗下去了,公司不仁,我也不義。讓我走可以,但賠償金可一分錢也不能虧欠我??墒?,公司根本就不愿意和張女士談論賠償金的事情。公司認為,張女士在接到通知后拒絕離職,公司不應該支付任何賠償。
公司的這種態(tài)度,無疑又給張女士當頭棒喝,張女士鐵了心要向公司討一個說法。很快,張女士的一位朋友就向其介紹了一位專門打勞動爭議官司的“林律師”。聽朋友介紹,這位“林律師”神通廣大,經(jīng)他手打的勞動官司無一不勝訴,而且都能拿到高額賠償金。于是,張女士馬上請朋友作陪約見林律師。
這位林律師也果然沒讓張女士失望,不僅儀表堂堂,而且說起曾經(jīng)代理過的官司也是滔滔不絕。張女士把自己的遭遇向林律師一說,林律師馬上表態(tài),稱這樣的官司自己代理過很多起,從來沒有失過手。林律師還說,張女士是公司的副總,薪水肯定不少,賠償金是和薪水掛鉤的。林律師同時暗示,張女士如果請他代理案件,他肯定會讓張女士多拿到一些賠償金。聽聞這些,張女士心動了。但轉(zhuǎn)念一想,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到這,張女士就試探了問林律師,律師費要按照什么方式收取,怎么付。聽聞此言,林律師爽快地說,律師費就等到官司打贏了,張女士拿到錢了再付。如果張女士的官司輸了,拿不到賠償金,他的律師費也不要了。不過,林律師又說了,如果張女士的官司打贏了,拿到了賠償金,他要按照賠償金的15%收取訴訟代理費。張女士本來挺高興,但聽聞如果官司贏了,林律師要按15%收律師費,又有一些猶豫。張女士的朋友看穿了張女士的心思,就在一旁旁敲側(cè)擊地說,林律師的關系網(wǎng)很大、很密,請他代理打官司,肯定會多拿一些賠償金的。
張女士心想,打官司能找個神通廣大,可以信任的人確實不容易,干脆就請林律師幫忙好了。最終,張女士和林律師簽訂了一份《委托代理協(xié)議書》,正式委托林律師作為其與機械公司勞動糾紛一案的代理人。協(xié)議約定,張女士特別授權(quán)林律師處理其與機械公司的勞動爭議糾紛。協(xié)議同時約定,張女士應當按照最終賠償金總額的15%支付林律師代理服務費。簽約后,林律師向張女士信誓旦旦地表示,他會盡心盡力地幫助張女士打贏這場官司,拿到巨額賠償金的。
果然,林律師沒有食言,在簽訂代理協(xié)議書后的第二天,就代表張女士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了勞動爭議仲裁申請。在仲裁申請書中,林律師就以機械公司于2010年2月要求張女士離職為由,向機械公司索要張女士在2010年1月至2月期間的工資及經(jīng)濟補償金、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期間未簽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等,共計10.5萬元。
看到林律師為自己的官司這么盡心,張女士不禁感嘆自己幸虧聽了朋友的勸告,請了一位這么盡職盡責的律師幫助自己。張女士盤算著,在林律師的幫助下,自己肯定能拿到巨額賠償金。但就在5月份,仲裁委員會做出的一紙裁決卻讓張女士的美夢破滅了。仲裁委員會裁決機械公司應支付張女士2009年4月24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間未簽勞動合同兩倍工資4.9萬余元,對張女士的其他請求均不予支持。
拿到這份裁決書,張女士慌了,她馬上找到林律師,質(zhì)問他仲裁委員會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裁決。面對異常氣憤的張女士,林律師顯得不慌不忙。他安慰張女士說,所有的勞動爭議官司都要先經(jīng)過仲裁委員會仲裁,但是仲裁裁決不是判決書,對于仲裁裁決不服,還可以到法院打官司。林律師向張女士表示,他會幫助張女士向法院提交訴狀,打理好一切訴訟事宜,讓張女士不要擔心。
隨后,林律師安排張女士在一系列文書上簽字。2010年6月,林律師又作為張女士的訴訟代理人向嘉定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直到開庭前,張女士方知所謂的“林律師”根本就沒有律師執(zhí)業(yè)證書,她高價聘請的“林律師”原來就是別人口中的“黑律師”。得知了這一消息,張女士非常忐忑,一方面擔心這位“林律師”沒有本事幫她爭取到更多的賠償金,另一方面情急中她也請不到合適的人幫助她。這時,“林律師”仿佛看穿了張女士的心思,告訴她說,這些年他辦理了很多件勞動爭議官司,讓張女士放心,保證沒有問題。在他的鼓吹下,張女士只好作罷了。
果然,張女士很快收到了法院出具的判決書,一審判決機械公司向張女士支付2010年1月份、2月份的工資及經(jīng)濟補償金、未簽書面勞動合同兩倍工資等各項賠償金共計8萬余元。拿到這份判決書,張女士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原來,林律師曾向張女士算過一筆賬,根據(jù)林律師的算法,張女士至少可以拿到12萬多元。更何況,機械公司不服一審判決,當即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為了應對,張女士只好繼續(xù)委托林律師幫她打官司。
很快,二審的結(jié)果出來了,二審法院做出了終審判決,維持原判。官司雖然打贏了,但8萬余元的賠償金離她的心里訴求實在相差甚遠。更何況,在這段時間里,張女士了解到,律師收取律師費是有一定的標準的,那個標準可要遠遠低于“林律師”的賠償金總額的15%。而“林律師”為她所做的代理從法律意義上說是公民代理,公民代理不應該收取報酬。
張女士思來想去,她認為自己肯定是被“林律師”算計了。于是,張女士下定決心,決不付“林律師”一分一毫律師費。
當機械公司的賠償金打到張女士的賬戶后,“林律師”馬上就上門向張女士索要訴訟代理費??沙龊跻饬系氖?,張女士不是找理由推脫,就是閉門不見。最后,張女士連“林律師”的電話都不接了。
看來不來硬的,自己的錢是拿不到了,打定主意后,“林律師”遂向嘉定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張女士按照協(xié)議約定全額支付代理服務費1萬余元。他認為,其與張女士簽訂的《委托代理協(xié)議書》,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應當受到國家法律保護,任何一方都應遵照執(zhí)行。況且協(xié)議簽訂后,林先生代理張女士進行仲裁和訴訟,付出了大量勞動和時間,完成了所有的代理工作。而張女士已經(jīng)獲得實際賠償,理應按照約定支付勞務報酬。
而張女士經(jīng)法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絕到庭參加訴訟,法院依法缺席審理了此案。
法院審理后認為,當事人進行民事活動應當遵守法律的規(guī)定。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律師法的規(guī)定,沒有取得律師執(zhí)業(yè)證書的人員,不得以律師名義從事法律服務業(yè)務;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外,不得從事訴訟代理或者辯護業(yè)務。
本案中,原告林先生作為不具有律師執(zhí)業(yè)證的公民,與被告張女士簽訂委托代理協(xié)議,明確代理被告進行訴訟并收取訴訟代理服務費的約定,違反了律師法的上述強制性規(guī)定,應屬無效。訴訟中,在法院就此向原告林先生釋明并征詢其是否變更訴訟請求時,原告仍堅持原訴訟請求,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原告林先生以協(xié)議約定為由要求被告張女士支付勞務代理費,缺乏法律依據(jù),法院難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林先生的訴訟請求。
根據(jù)相關訴訟法的規(guī)定,“只要人民法院認可的其他公民,都可以被委托為訴訟代理人,但在實際的司法操作過程中,訴訟代理人往往需要具備較為專業(yè)的法律常識,而且要對法律程序和證據(jù)規(guī)則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訴訟代理人的參與資格雖然寬泛,但實際要求極高。”采訪中,法官告訴記者,公民代理行為就其性質(zhì)來講是一種委托合同關系,作為訴訟代理人的公民可以向委托人主張在代理過程中支出的合理費用,但不得收費。
(文中當事人均為化名)
法博士點評
哪些人有資格代理訴訟
訴訟代理可分為律師代理和公民代理,前者是由具有系統(tǒng)法律知識、受過專業(yè)培訓的律師為當事人訴訟提供的有償法律服務;后者一般是由訴訟當事人委托普通公民擔任訴訟代理人。根據(jù)《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等有關規(guī)定,公民經(jīng)人民法院許可,可以擔任被告人或當事人的辯護人、代理人參加訴訟活動,但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不得借此向被告人或當事人收取報酬,也不得以此為謀生的手段。所以,公民代理一般是由當事人的親屬、朋友代理進行訴訟,代理關系的形成主要基于當事人和代理人之間的親情或友情。
本案中原、被告簽訂委托代理協(xié)議,林先生與張女士的約定,因違反了《律師法》的強制性規(guī)定而無效。當然,林先生對于其因代理活動而支出的合理費用仍有向張女士主張的權(quán)利,他可以向張女士索要其在代理過程中支出的合理費用。
編輯:董曉菊 dxj50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