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蚊釘畫”
水墨畫不僅可以是畫出來的,還可以是“噴”出來的,更可以是“打”出來的。
似乎意識到水墨畫是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瑰寶,如今中外藝術(shù)家都打起了水墨畫的“主意”,之前有提過美國教師在教室白板上噴繪了水墨大作,如今臺灣藝術(shù)家陳浚豪也以自創(chuàng)的“蚊釘畫”令人們大開眼界。
他以木工用的裝修材料蚊釘為“筆”,臨摹了不少中國古代藝術(shù)大家的書畫作品,如北宋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宋代李唐的《萬壑松風(fēng)圖》等。在燈光照射下,疏密有致、長短不一的蚊釘及其形成的陰影,恰到好處地呈現(xiàn)了近似水墨畫的效果,使這些傳世名作以另類形式映入世人眼球。
大師的作品用傳統(tǒng)的繪畫材料尚且難以復(fù)制,更別說用射釘槍將蚊釘打入木材,如此硬生生地“打”出一幅幅山水畫了,其對疏密、力度的把握功夫絲毫不亞于書畫家對墨跡虛實濃淡的掌控。成畫的蚊釘數(shù)量也使人震撼,單是一幅《早春圖》就用去陳浚豪大約40萬根蚊釘,這些作品實實在在以超過百萬蚊釘制作而成,令人嘆為觀止!
陳浚豪還專為這些“蚊釘畫”舉辦展覽,觀者無不驚嘆藝術(shù)家的匠心獨運,“遠看以為是畫家用鉛筆畫的山水畫,近看才發(fā)現(xiàn),那是畫家用一根一根像筆芯般粗細的不銹鋼蚊釘釘上去的,我連畫的都沒那么好了,更何況他是用蚊釘釘上去的!”有網(wǎng)友在部落格上這樣留言。
圖:CFP 編輯:成韻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