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偉麗
例1 患者,女,58歲。主因雙膝關(guān)節(jié)皮膚紅腫伴瘙癢3天,于2009年9月來我院就診?;颊?天前因膝關(guān)節(jié)疼痛用偏方無花果葉煎洗,每日1次,每次約半小時,并且每日騎車上班,雙膝部曝光,3天后雙膝關(guān)節(jié)皮膚出現(xiàn)水腫性暗紅斑,伴有劇癢。既往史無特殊,否認藥物食物等過敏史,否認光過敏史。??茩z查:雙膝關(guān)節(jié)皮膚水腫性暗紅斑片,部分結(jié)痂(圖1)。診斷:光毒性接觸性皮炎。治療:左西替利嗪片5mg口服1次/晚,局部應用3%硼酸溶液冷濕敷2次/d,并應用氧化鋅乳膏加地塞米松片粉未外涂、爐甘石洗劑外涂,均2次/d,治療一周后,皮損基本消退,留有色素沉著。
例2 患者,女,45歲。主因雙足背紅腫,皮疹伴劇癢2天,于2010年5月就診。患者2天前因皮膚美白需求,應用無花果葉煎液洗雙足,第一次泡洗約10分鐘,未有特殊不適,次日繼續(xù)泡洗約半小時,戶外活動2~3小時后感足背皮膚瘙癢,微紅腫,漸加重,癢劇。既往史無特殊,否認藥物食物等過敏史,否認光過敏史。??茩z查:雙足水腫性紅斑以非鞋子遮蓋部位的皮膚為重,境界清楚,其上有針尖大小的丘疹、丘皰疹,雙足皮損大致對稱(圖2)。診斷:急性光毒性接觸性皮炎。治療:治療同例1患者,治療約兩周后,皮損基本痊愈,留有色素沉著。
光毒性接觸性皮炎是在接觸光感物質(zhì)和日光照射的局部皮膚呈光毒性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局部日曬傷樣損害,伴有或不伴有瘙癢。光毒性物質(zhì)包括呋喃香豆素的植物、焦油衍生物、藥物及染料,而植物中的補骨脂素是重要的光毒性物質(zhì)[1]。
無花果系??崎艑僦参铮F(xiàn)代藥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無花果葉含有補骨脂素及呋喃香豆精類等脂溶性光敏物[2],易引起光毒反應。皮膚吸收光敏物被光照射后,由于光動力學作用而發(fā)生能量傳遞,產(chǎn)生光化學反應導致光毒性接觸性皮炎[3]。研究表明,不同栽培條件和采集時間對無花果葉中的補骨脂含量有一定影響,8~10月采集的葉片補骨脂含量較高[4]。補骨脂引起的光毒性接觸性皮炎大多發(fā)病于5~9月份,可能與此時氣溫較高,患者皮膚毛孔開合較大,接觸日光照射機會及時間較多,且葉中補骨脂含量較高有一定相關(guān)性。本組兩例患者自行應用無花果葉偏方治療后都有光暴露史,且皮損典型,診斷明確。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光毒性接觸性皮炎與光變態(tài)反應接觸性皮炎的鑒別診斷:光變態(tài)反應性接觸性皮炎的光斑貼試驗陽性是二者最有價值的鑒別手段[1]。綜上所述,對于無花果葉治療疾病,我們建議患者不可盲目地相信偏方,使用前應征得專科醫(yī)生的意見,首次使用無花果葉治療應從小面積、小劑量、低濃度、短時間開始,并且避免炎癥急性期應用,忌長時間光照,若在治療過程中出現(xiàn)不適,應立即終止應用;醫(yī)務人員也應詳細詢問患者是否有光過敏史,必要時可進行斑貼試驗檢查。
[1]李鄰峰. 接觸性皮炎與皮膚變態(tài)反應 [M]. 2版, 北京: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 2003:134-135.
[2]南京藥學院中草藥學編寫組. 中草藥學(上冊) [M]. 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1976:112.
[3]張佳音, 鐘咪, 曹志翔. 無花果葉煎液致光毒性接觸性皮炎[J]. 臨床誤診誤治, 2010, 23(2):178.
[4]孟旭暉, 王佾先. 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無花果制劑中補骨脂含量 [J]. 江蘇藥學與臨床研究, 1999, 7(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