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慧倩
(中國社會科學院 研究生院政府政策與公共管理系,北京102488)
幾乎在每一波國際金融浪潮中都能發(fā)現巨額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并存的國家案例,即“雙重赤字”現象。財政赤字與經常賬戶逆差之間是否存在因果聯(lián)系是學界和政府決策部門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也被視為治理財政赤字問題的突破口。
微觀層面私人部門跨期消費和投資決策對宏觀層面財政和貿易現象會產生重要影響。當私人部門儲蓄余額不足以抵補政府部門負的凈儲蓄時,就會出現雙重赤字現象;若私人部門儲蓄余額進一步惡化為負,就會出現極端的“三重赤字”現象——政府部門財政赤字、私人部門儲蓄投資負缺口和貿易赤字。始于2008年國際金融風暴至今仍風波未平的歐洲債務危機為近距離觀察研究雙重赤字、乃至三重赤字問題提供了難得的機會,歐盟對希臘的救治從2010年至今仍未獲得成功,根子還是出在三重赤字重癥問題上。
鑒于國內對雙重赤字、三重赤字這類問題研究得較少,并且由于缺乏私人儲蓄余額為負的國家樣本而對儲蓄投資缺口致使實證研究不足,為此本文嘗試通過對希臘三重赤字現象的分析對現有文獻進行如下擴展:(1)希臘不具備利用匯率和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調整國內外平衡的技術條件,希臘的三重赤字樣本具有典型代表性,通過對希臘財政和經常賬戶逆差的分析,求證雙重赤字假說在希臘案例上是否成立;(2)從國民經濟恒等式出發(fā),基于協(xié)整理論,在財政赤字、經常賬戶逆差、私人消費和儲蓄4個變量系統(tǒng)中建立VAR和VEC模型,實證檢驗希臘消費、儲蓄活動等實體活動與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的關系;(3)在一定程度上補充完善現有對希臘債務危機問題的研究。
在財政方面,數據顯示,至少從1980年起至今,希臘政府無一年實現年度財政平衡,赤字率數據詳見表1。希臘是歐元區(qū)成員國,理應遵守歐盟《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guī)定的3%的赤字率警戒線,但無論是加入歐元區(qū)之后,還是在加入歐元區(qū)的前幾年,希臘政府赤字率一直超出警戒線水平,高赤字率問題儼然是頑疾。受惠于歐元區(qū)成員國身份,2001年以來希臘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融資利率水平大幅下降,融資環(huán)境寬松是造成希臘赤字率高企的外部原因。從內部原因來看,希臘財政主要受累于養(yǎng)老金等社會福利支出、公共部門人員工資支出以及政府債務利息支出三大負累,多年來這三塊支出占希臘財政支出的比例高達75%。
在外貿方面,希臘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自1980年以來一直為負值。上世紀80年代,希臘貿易赤字占GDP的平均比重為3.90%,到90年代該比重下降到2.55%,新千年之后的11年中,該平均比重又陡然上升到8.65%的水平。在2008年危機爆發(fā)的前3年,貿易赤字額接近希臘GDP的15%。這種狀況主要與希臘國民經濟競爭力的下降有關。數據表明,希臘的小時勞動生產率指數低于歐盟平均水平,比西班牙、意大利、愛爾蘭、德國等國低大約20~40個百分點,而勞動力工資和物價增速高于歐盟平均增速。經常賬戶逆差加劇了國民經濟失衡狀況,希臘越來越依賴金融賬戶順差來彌補總支出與總收入之間的缺口。
在儲蓄方面,從縱向歷史數據看,希臘國民儲蓄率由1980年的21.0%一路下降到2010年的4.1%。根據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最新數據,希臘國民儲蓄水平在歐盟27國中是最低的,2000~2009年間,希臘年均國民儲蓄率為12%,而歐盟平均水平為21%。最近30多年來,希臘私人儲蓄率由23.4%下降到13.7%,雖然加入歐元區(qū)前幾年私人儲蓄率曾有所上升,但也只是短期的。目前的國民儲蓄率和私人儲蓄率都已降至近30多年來最低水平。希臘私人部門投資率基本上處于20~25%的區(qū)間內波動,扣減私人投資率之后,希臘私人部門儲蓄投資缺口有20年其值為正,有11年為負,2007年最高幅度達到GDP的-7.7%,詳見表1。
希臘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私人消費和政府支出,多年來兩項合計占希臘GDP的比重超過90%。與政府部門借貸支出一樣,希臘私人部門也是依靠借貸維持消費的增長。2000~2008年,希臘每年居民消費都超出可支配收入,消費的年增長率超過GDP年增長率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長率。希臘經濟過度依賴消費和借貸,是希臘債務問題的深層次背景,也使得希臘國民經濟患上了依賴外部“輸血”、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慢性病”。當面臨國民經濟內外失衡和競爭力下降問題時,希臘政府本應該采取鼓勵投資、獎勵出口、限制進口等措施,通過財政政策、貨幣及匯率政策的配合,治理內外失衡問題。但是,作為歐盟成員國,希臘面臨的是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外生給定的局面。緊縮性財政政策有助于改善政府赤字和經常賬戶逆差情況,但勢必會降低國民福利并有可能導致經濟衰退,并引發(fā)罷工、游行等政治示威活動。為此,希臘政府選擇繼續(xù)擴大政府支出、增加政府轉移支付、提高消費率以維持經濟增長是邏輯的必然。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實施,將推動IS曲線向右移動,使其相對于BP曲線產生了更大的偏離(見圖1),表明國際收支失衡程度加劇,正是希臘國民經濟失衡問題的寫照。由于無法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和匯率貶值等措施,單一的財政政策工具令希臘在處理失衡問題時力不從心,從而選擇了一條以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經濟增長的道路。
圖1 利率、匯率外生給定條件下財政擴張政策效果
希臘的債務危機反映出其宏觀經濟內部、外部雙重失衡問題,是其財政赤字、貿易赤字(或經常賬戶逆差)與私人部門儲蓄余額不足三重問題的綜合體現。實證計量分析選取希臘政府財政赤字額(FD)、經常賬戶逆差額(CAD)和私人部門儲蓄額(S)三列數據,為避免產生自相關和共線性等問題,不采用私人投資額(I)數據,而采用私人部門消費額(C)數據。利用GDP平減指數對各年份數據進行轉換以剔除通貨膨脹影響,取對數以減少異方差等不良屬性,處理后的數據趨勢見圖2,本文將基于這四組時間序列進行分析。為保證數據來源和口徑一致,計量分析中所有數據引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經濟展望數據庫(IMF 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該數據庫有關歐元區(qū)國家的時間序列數據已經過匯率調整處理,數據采集年份為1980~2010年。計量分析工具為EViews6.0軟件。
為了避免虛假回歸等問題的出現,在檢驗變量關系之前必須要進行變量的平穩(wěn)性檢驗。平穩(wěn)性檢驗方法有多種,如DF、PP、KPSS等,本文采用擴展的 Dickey-Fuller法(ADF)。根據序列數據圖形適當選取帶或不帶截距項和趨勢項的模型,并使用最小信息準則(AIC)選取ADF檢驗滯后項,檢驗結顯示:在水平檢驗和5%的顯著性條件下,序列 LNFDt、LNCADt、LNCt和 LNSt的 ADF 值均大于臨界值,不能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屬于非平穩(wěn)序列。但此四個序列的一階差分形式的ADF值均小于5%臨界值水平,能夠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因此這四個序列都屬于一階單整I(1)序列。
圖2 LNFD、LNCAD、LNC和LNS時間序列趨勢圖
協(xié)整ADF單位根檢驗結果顯示序列LNFDt、LNCADt、LNCt和LNSt都服從I(1)過程,滿足協(xié)整檢驗的前提條件。協(xié)整的基本思想是,如果兩個或多個時間序列變量是不平穩(wěn)的,但它們的同階差分是平穩(wěn)的,則這些非平穩(wěn)的時間序列變量存在長期的協(xié)整關系。在經濟學意義上,協(xié)整關系的存在可以通過一個變量的絕對值的變化影響另一個變量的絕對值變化,若變量之間沒有協(xié)整關系,則不存在一個變量影響另一個變量絕對值變化的基礎。擬定VAR模型為:
其中,yt為由序列 LNFDt、LNCADt、LNCt和 LNSt構成的 k(本例k=4)維內生變量向量;A1……Ap為待估計參數矩陣,p為內生變量的最大滯后期;xt是外生變量向量,代表趨勢項、常數項等確定性項;?t為殘差項,符合高斯白噪聲過程。將式(1)經過差分變換以后,可得:
當存在協(xié)整關系(協(xié)整向量個數為r)時,П可以分解成兩個k×r階矩陣α和β的乘,即П=αβ′。Johansen(1988)和Johansen&Juselius(1990)提出了對協(xié)整模型的檢驗方法(通常稱為Johansen檢驗),將對yt的檢驗轉化為對矩陣П的分析。本文將使用該方法。首先基于AIC等準則選取合適的滯后階數,然后進行Johansen檢驗,再用OLS估計VAR(p),最后對VAR(p)的殘差進行無自相關和正態(tài)分布等檢驗,也即殘差的診斷檢驗。
由于序列 LNCADt、LNFDt、LNCt和 LNSt并不具有顯著的確定性趨勢,故設定VAR(p)不帶確定趨勢帶截距。在無約束VAR模型條件下,根據LR、FPE、AIC、SC、HQ等多種檢驗標準,通過測試不同VAR模型對應的值,5種檢驗標準一致得出該VAR模型最大滯后階數為1,滯后階數測試運行結果見表1。Johansen檢驗下跡檢驗(trace test)和最大特征值檢驗(Max-Eigen value test)檢驗顯示,該VAR(1)模型存在一個協(xié)整向量,運行結果見表2。VAR模型全部特征根的圖形(AR Root Graph)顯示,VAR模型四個根的倒數值全部在單位圓之內,故該VAR模型是平穩(wěn)的。
表1 VAR模型最大滯后階數檢驗結果
表2 Johansen協(xié)整檢驗結果
在 5%顯著性水平下,LNFDt、LNCADt、LNCt和LNSt序列之間存在顯著的協(xié)整關系。基于序列之間的協(xié)整關系,OLS估計得到如下協(xié)整方程:
協(xié)整方程R2=0.464447,調整的R2=0.404941。方程通過了正態(tài)性、自相關和異方差檢驗。對協(xié)整方程殘差進行單位根檢驗,顯示殘差序列是平穩(wěn)的。對協(xié)整方程殘差項的檢驗結果見表3。
表3 協(xié)整方程殘差序列檢驗結果
由殘差單位根ADF檢驗可知,序列之間存在協(xié)整關系,1980~2010年財政赤字、希臘經常賬戶赤字、私人部門消費和儲蓄四個變量之間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從長期來看,經常賬戶赤字對財政赤字的彈性系數為負,但它們相互之間的影響并不顯著,經常賬戶赤字每增加1%,財政赤字下降約0.1%。模型顯示,私人部門消費和儲蓄對財政赤字有正向作用,私人部門消費每增加1%,財政赤字增加1.15%,私人部門儲蓄每增加1%,財政赤字增加1.94%。
計量經濟模型的建立過程,本質上是用回歸分析工具處理一個經濟變量對其他經濟變量的依存性問題,但并不是指這個經濟變量與其他經濟變量間必然存在著因果關系,回歸分析本身不能檢驗因果關系存在性,也無法識別因果關系方向。格蘭杰(Granger)因果檢驗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方面的缺陷,認為若在包含了變量X、Y的過去信息的條件下,對變量Y的預測效果要優(yōu)于只單獨由Y的過去信息對Y進行的預測效果,即變量X有助于解釋變量Y的將來變化,則認為變量X是引致變量Y的格蘭杰原因。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的一個前提條件是時間序列必須具有平穩(wěn)性,否則可能會出現虛假回歸問題。上文VAR模型的特征根檢驗表明,該模型是平穩(wěn)的,因此可以進行格蘭杰因果檢驗。
從格蘭杰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在兩對變量LNC和LNCAD、以及之間LNS和LNC之間,LNC是LNCAD的格蘭杰原因、LNS是LNC的格蘭杰原因,反之不成立,儲蓄是消費的格蘭杰原因,消費是經常賬戶變動的格蘭杰原因。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LNC是LNFD的格蘭杰原因,反之則不成立,消費是財政赤字的格蘭杰原因。另外三對變量LNCAD和LNFD、LNS和LNFD、以及LNS和LNCAD兩兩互為獨立,兩兩之間不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實證結果不支持財政赤字和經常賬戶赤字之間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
根據Granger和Engle于1987年提出的格蘭杰定理,協(xié)整序列一定存在描述由短期波動向長期均衡調整的向量誤差修正(VEC)模型。事實上,VEC模型是包含了協(xié)整約束條件的VAR模型,適合用于具有協(xié)整關系的非平穩(wěn)序列,描述的是這些變量偏離它們共同趨勢時的調整速度,反映的是短期動態(tài)均衡關系。
VAR模型形式為:
于是VEC模型表示為:
其中ecmt-1=β′yt是誤差修正項,系數向量α反映變量之間的均衡關系偏離長期均衡狀態(tài)時將其調整到均衡狀態(tài)的調整速度。由于VEC模型的滯后期是無約束VAR模型的一階差分變量的滯后期,根據無約束VAR模型的滯后期為1,確定VEC的滯后期為0,運行結果由表4給出。通過對VEC模型殘差項的檢驗,表明VEC模型是平穩(wěn)的,檢驗結果見表4。
VEC模型中誤差修正項的第一項系數(-0.022215)、第二項系數(-0.399810)和第四項系數(-0.046837)為負,符合反向修正原則,說明誤差修正項對財政赤字、經常賬戶逆差和私人部門儲蓄變動具有負向的調節(jié)作用,財政赤字、經常賬戶和私人部門儲蓄的短期失衡均能夠通過上一期進行自我調節(jié),長期來看能夠進行收斂。第二項系數絕對值較大,說明希臘經常賬戶逆差從短期偏離向長期均衡調整的回調速度快,速度為40%,且變量的波動性較大。第一和第四項系數絕對值較小,說明財政赤字與私人儲蓄對短期偏離的自我糾正和調整速度較慢,分別為2.2%和4.7%,序列的波動性較小,統(tǒng)計數據反映出來的情況與實際非常吻合,財政赤字的縮小和私人儲蓄部門的儲蓄水平的上升的確是一個慢速過程,經歷一段較長時期才能有較明顯的結果。第三項系數(0.027908)為正,說明誤差修正項對居民消費變動不具有反向調節(jié)能力,前期的失衡部分無法在后一期作反向恢復調整,消費自身不具備足夠的收斂能力,需要借助其它變量的力量才能恢復均衡,系數值不大表明偏離的速度并不是很快。
表4 向量誤差修正模型分析及VEC方程殘差檢驗結果
從理論研究的角度看,私人部門儲蓄投資活動使得雙重赤字問題變得復雜,也為分析雙重赤字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谙ED債務危機實例的研究表明,財政赤字、經常賬戶逆差和私人部門消費和儲蓄之間存在長短期的交互影響作用,但沒有得到支持財政赤字和貿易赤字存在因果關系的顯著證據,這種情況可能與研究樣本有關,在一定程度表明希臘雙重赤字假說的不成立,在希臘案例上貿易赤字與財政赤字之間并不存在典型的因果關系。
VAR和VEC實證分析結果的政策含義在于在希臘國民經濟從財政赤字、貿易赤字和居民儲蓄余額為負的三重逆差形勢的恢復過程中,將會是經常賬戶逆差調整難度較低,財政赤字逆轉難度較之為高,儲蓄賬戶缺口轉正難度稍大。私人部門儲蓄以及凈儲蓄的上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盡管可能實現,但難以在短期內見效??s小財政赤字的首要任務主要就落在經常賬戶改善方面,它的經常賬戶自我調節(jié)能力很強。希臘政府在努力縮減政府開支以減少赤字之外,短期內應該將化解債務危機的突破口放在縮小經常賬戶逆差以及實現經常賬戶順差上來。聯(lián)系VAR模型,從長遠來看,希臘政府還應著力改善國內私人部門儲蓄率過低的狀況,引導私人部門提高儲蓄率,長短期效應相交互能夠產生較為明顯的作用。長期中私人部門提高儲蓄有助于改善經常賬戶逆差狀況;經常賬戶對偏離的自我調節(jié)速度快,又對財政赤字改善會有較大幫助。
微觀層面私人部門跨期消費和儲蓄活動對宏觀層面財政和貿易政策具有重要影響。私人部門長期低儲蓄決非好事,實證分析結果顯示,私人儲蓄的上升將推動經常賬戶逆差的改善,后者又會幫助改善財政赤字。希臘私人部門過低的負儲蓄拖累了政府對債務和赤字問題的救治。于此形成對比的是,最近這一次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日本政府負債率高達約200%、居發(fā)達國家前列,但至今沒有爆發(fā)主權債務危機,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國內私人部門的高儲蓄支撐著市場的信心。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以及儲蓄投資缺口為負的問題互相影響,加大了政府治理的難度;即便是擁有國際儲備貨幣發(fā)行權的美國政府也在努力改變其國民經濟的高赤字、低儲蓄、高貿易逆差狀態(tài)提高自身債務的可持續(xù)性,更何況是希臘。對雙重赤字乃至三重赤字問題的分析應重點把握它們之間如何相互影響,以及如何糾正長期的赤字、逆差、負儲蓄等不利于經濟健康發(fā)展的現象和活動。
從希臘政府的財政治理不善以及由希臘債務危機而引發(fā)的歐洲等諸多國家的債務問題一系列事件中,可以看到凱恩斯主義赤字財政政策的影子。把財政當成一種政策工具來使用,擴大財政赤字、增發(fā)國債是政府應對經濟滑坡和蕭條的一項有力刺激政策,但也應僅限于此特定環(huán)境。歷史事實及有關研究都已證明,沒有一個經濟體可以永久地入不敷出,以長期赤字財政政策醫(yī)治國民經濟失衡,只會加劇失衡局面,經濟的復蘇和國民經濟競爭力的增強必然有賴于市場力量的增強。
[1] 劉偉,李傳昭.我國財政赤字與經常項目動態(tài)關系的實證分析[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05,(9).
[2] 劉偉,陳靜.金融深化、財政支出與經常項目順差[J].國際經貿探索,2011,(7).
[3] 田洪剛,楊華.中國財政赤字與貿易收支不平衡的原因與對策— —基于1995—2008年的經驗數據[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0,(7).
[4] 許雄奇,張宗益,康季軍.財政赤字與貿易收支不平衡——來自中國經濟的經驗證據(1978-2003)[J].世界經濟,2006,(2).
[5] 趙志耘,郭慶旺.李嘉圖對等定理的分析[J].財政研究,1998,(5).
[6] Abell,J.D.Twin Deficits during the 1980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1990,(12).
[7] Anoruo,E.,Ramchander,S.Current Account and Fiscal Deficits:Evi?dence from Five Developing Economies of Asia[J].Journal of Asian Economics,1998,(9).
[8] Baharumshah,A.Z.The Effect of Exchange Rate on Bilateral Trade Balance:New Evidence from Malaysia and Thailand[J].Asian Econom?ic Journal,20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