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融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護理學院,廣西 百色 533000 E-mail:28224711@qq.com)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明確指出:學生中正式黨員達到3人以上的班級應當及時成立學生黨支部。新時期把黨支部建在年級上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創(chuàng)新舉措。高校成立年級學生黨支部,對于增強班級、年級的凝聚力,最大范圍對黨的思想、政策方針路線進行宣教,極大地調動了學生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的積極性,但是在其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中,許多問題值得我們探討。
1.1 形成傳、幫、帶培養(yǎng)模式,對年級、班級產生積極作用 由于低年級黨員較少,成立年級學生黨支部,可以集中優(yōu)秀的黨員成立支委會,使整個年級形成一個聯(lián)系網(wǎng),促進各班的交流,使“一年級有黨員,二年級有黨支部”得以實現(xiàn)。一些經驗較豐富的老黨員可以帶動新學員,同時進行經驗傳授,如如何迅速完善班級黨小組、進行思想教育以及技術幫扶等,使新黨員成為年級榜樣,讓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爭相學習。
1.2 形成自我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分擔獨立黨支部的工作成立年級學生黨支部,一般由學生擔任書記以及委員,學生黨員更有歸屬感,給學生黨員特別是學生黨員干部充分發(fā)揮先進作用,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平臺與提升的空間,進而有利于支部各項活動的開展,思想教育更有針對性,使得黨組織生活和各項教育活動的效率得以提高,效果得到保障[1]。同時,年級學生黨支部一般是由獨立黨支部分支出去,無形中卸下獨立黨支部一部分工作任務,給工作創(chuàng)新帶來更加靈活的空間。
1.3 創(chuàng)新大學生黨員社會實踐教育的方式 年級學生黨支部,事實相當于黨員校內的社會實踐場所,學生黨員自由發(fā)揮能力的舞臺。依靠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來加強學生的黨建工作,既是工作壓力所迫,更是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黨員的能力,增強黨員意識的極好社會實踐途徑[2]。
2.1年級學生黨支部容易造成不和諧集體 《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規(guī)定:大學生的支部委員會要成為引領大學生刻苦學習、團結進步、健康成長的班級核心。但是事實并非如此。目前高校學生組織由學生會、分團委、黨支部組成,班級有團支部、班委會等組織形式。班委、團支委在班級中的主導地位已經形成,學生黨支部的工作往往容易游離于班級的建設與管理之外,戰(zhàn)斗堡壘作用難以發(fā)揮[3]。多種組織形式交叉運行,會造成一些工作相互沖突,增加了組織工作的難度性。
2.2年級學生黨支部的支部委員影響力低 由于年級學生黨支部本身就是一個新生事物,無經驗、理論可循,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都是由學生黨員組成,并且學生黨員都是由各個班級選舉出的黨員,這樣導致支部書記、支部委員對業(yè)務不熟悉,加大工作開展的難度。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如何凝聚各班級的力量,如何有條不紊地開展各項工作,如何宣傳、展示年級學生黨支部等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工作的異常運行,都會使一些班級、一些同學甚至黨員對新生黨支部滋生不信任、不服從的情緒。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黨內業(yè)務,會給年級學生黨支部造成不良的影響,更嚴重者會導致黨支部再次開展工作時支部成員不愿意配合等等。
2.3年級學生黨支部的監(jiān)督制度不完善 黨支部主要職責是:宣傳、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對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yǎng),發(fā)展黨員及轉正工作,擴大黨支部和黨員的影響力等。由于大家都是學生,有時礙于同學情面,或者怕打擊報復,對于違紀或紀律散漫的學生黨員,不敢對他們提出意見,不敢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對于入黨積極分子或者發(fā)展對象,不能嚴格要求,監(jiān)督不得力。工作重形式,輕內容。久而久之,黨員的組織紀律性、發(fā)展黨員質量、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會下降,那就達不到建設年級學生黨支部的目的。
3.1 構建和諧集體 處理好黨支部、團支部、班干部三個工作實體之間的關系,就要做好兩個工作:定位工作,宣傳工作。首先明確共同建設目標——創(chuàng)建先進集體為目標[4],明確三者的職權責任務所在,任務分工。三者主要在黨總支的核心領導和管理下,年級學生黨支部主要負責年級黨建工作,團支部主要負責班級團建工作,班干部主要負責班級工作,一旦發(fā)生沖突,可以讓黨總支進行協(xié)調,解決相互之間的矛盾。
其次要做好宣傳工作,創(chuàng)新變革運用黨提出的“群眾路線”。由于年級學生黨支部是一個新生事物,黨員在班級里也是少數(shù)人群,要想贏得同學的理解與支持,就要擴大宣傳,走同學路線。在宣傳的同時,也達到吸引更多的同學加入到黨組織中去,做到“從同學中來,到同學中去”。宣傳內容形式多樣。內容可以包括:支委會的運作,各支委的簡歷,社會實踐活動,黨內制度等等。宣傳形式可以包括:一是成立黨章小組,共同學習黨的綱領與章程。二是進行海報、墻報宣傳。三是進行模范人物事跡宣傳,把在學習、工作、道德品質等方面體現(xiàn)了黨員先進性的同志作為同學學習的典范,進一步加大了黨支部的影響力。四是邀請同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培訓學習、座談會,多交流、多溝通,再通過他們向其他同學宣傳;在學習上、工作上、生活上,加強黨員同學與非黨員同學之間的聯(lián)系,準確及時地反映同學中存在的問題,做到上下成線、左右成網(wǎng),擴大黨支部在同學中的影響力[1]。
3.2 創(chuàng)新支部委員的社會實踐方式,提升業(yè)務素質 提高支部委員的業(yè)務水平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一是進行多方位的、多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發(fā)揮黨員先鋒模范性,提高黨員的能力。學生黨員參加志愿服務類、科學調研類等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在實踐中增長才干,增強黨性修養(yǎng),接受黨的理論教育,一方面密切聯(lián)系同學,成為同學的表率,充分展現(xiàn)黨員的風范。成為年級學生黨支部的支部書記首先要在獨立黨支部中擔任委員或者干事,從事一到兩年的業(yè)務工作,熟悉黨員發(fā)展程序,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工作能力、領導能力,并且具有奉獻精神,愿意為支部誠懇工作。二是對支部委員進行系統(tǒng)的培訓。學習黨內相關制度,并進行考核,檢查學習效果。三是建設學習型黨支部,創(chuàng)建獨立“品牌”。要形成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理念,倡導學習為榮、不學為恥的觀念,用學習掌握新思想、新思路,用學習解決新問題、新難題,用學習積累新經驗、新辦法[5]。
3.3 完善監(jiān)督機制,制定有效的責任機制 首先,組織黨員、入黨積極分子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并進行小組討論,提高學習積極性,能做到學有所得。其次,組建紀律督察小組,形成完善的獎懲分明的制度。紀律督察小組負責檢查黨員的開會紀律情況,每學年黨支部等部門共同審核,按得分高低順序和適當比例,評排名在前的實際工作成效顯著者確定為一個優(yōu)秀黨小組予以紅旗班并表彰;排名在后的、組織處于癱瘓或工作出現(xiàn)重大失誤者確定為不合格黨小組,并責令整改。再次,發(fā)展黨員工作是黨支部的重點工作,進行嚴格把關才能保證黨員的質量。進行發(fā)展對象考核制度時必須進行立體式考核:對黨的知識相關理論考試、班主任及宿舍成員對其的評價、學習成績及參與社會活動獲得的影響力等進行綜合評價,及格者才能通過審核。
[1] 高允秀,林常青.對“黨支部建在班上”的思考[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6):30-32.
[2] 佟亞輝,郎慶云.談學生黨員社會實踐與學生黨建工作[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4):8-9.
[3] 熊文,楊澤勇,吳小彥.創(chuàng)新高校低年級學生班級黨支部組建模式的思考[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9):116-118.
[4] 彭長華.高校學生班級中三個工作實體作用發(fā)揮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7):79-80.
[5] 張維維.論高校創(chuàng)建學習型黨組織[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0(7):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