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玉祥 據(jù)《家庭與生活報(bào)》)
1931年10月11日,斯大林在讀了高爾基的《姑娘與死神》后,信手在書末寫下感言:“這本書寫得比歌德的《浮士德》還要有力——愛情戰(zhàn)勝了死亡?!卑串?dāng)時慣例,凡是斯大林寫過的文字,除了需要保密的以外,都得及時公布,讓大家貫徹學(xué)習(xí)。但是,批示上的“愛情”一詞拼寫有誤,末尾少了一個字母。
斯大林的錯,當(dāng)然不能是錯。宣傳大員們最終想出一個辦法:在發(fā)表斯大林手跡的同時,由兩位教授在《真理報(bào)》上撰文論證:“世界上存在著腐朽沒落的資產(chǎn)階級愛情,也存在著新生健康的無產(chǎn)階級愛情,這兩種愛情決然不同——其拼寫豈能一樣?”斯大林看到這兩個教授的大作后,批了這么一句話:“笨蛋,什么兩種愛情?那是我的筆誤?!?/p>
據(jù)毛澤東的俄語翻譯師哲回憶,1927年,師哲留學(xué)蘇聯(lián)時,有個俄文很好的同學(xué)叫雷放。有一次,雷放從《列寧文選》上抄了一句話寫在黑板上,然后問教他們俄語的伊萬諾夫教授:“這句話是否合乎文法?”伊萬諾夫回答說:“這句話文法不通,俄文不能這樣講?!崩追疟惆选读袑幬倪x》拿了出來,指給他看。伊萬諾夫看了,面有難色,可是他馬上又有了說辭:“這句話是不合文法,我們不可以這樣說,但是列寧可以這樣說?!睋Q言之,在蘇聯(lián),只要是列寧,即使拼寫錯了,那也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