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警備區(qū)司令部動員處 徐 華
最近,領導幾次講話都聚焦在“批評”兩字上,自己私下里總結(jié)發(fā)現(xiàn),身邊獲得成功的同志多是能把批評作為自己成長進步的需要而虛心接受,相反犯有錯誤的同志個個都是“聽不得人言”。反躬自省,自己的成長軌跡與批評密不可分,由此及彼,黨的事業(yè)也如斯,不由得慨嘆“批評真是一劑良藥”!
然而,我們一些同志有了缺點錯誤,卻要藏著掖著,擔心暴露影響前程,怕挨批評臉上無光。當批評對己時,或面紅耳赤、冷嘲熱諷,或滿不在乎、無藥可救,或幼稚“攀短”、五十步笑一百步;對他人則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處世哲學,從而使批評的聲音愈來愈少,開展批評變得愈來愈困難。正常的批評開展不起來,不正常的思想和行為乃至各種消極的東西和錯誤的東西就會乘虛而入,敗壞黨的風氣,破壞黨的事業(yè)。
“思立揭地掀天之事業(yè),須從薄冰上履過;欲修精金美玉之人品,定從烈火中煉來?!币粋€人要想有所作為,必然要經(jīng)受一番嚴格錘煉和考驗,古今成功者共同凸顯的一個特點就是能夠正確對待批評,他們不僅樂于接受批評,而且嚴于解剖自己;不僅善于從批評中發(fā)現(xiàn)缺點錯誤,而且善于從批評中汲取營養(yǎng)。批評之與他們,不僅沒有傷害自尊心,反而增強了自信心;不僅沒有挫傷進取心,反而拋棄了虛榮心,人格得到升華,事業(yè)獲得成功。
“聞過則喜”是中華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也應成為我們對待批評的正確態(tài)度。陳毅元帥說得好:“一喜有錯誤,痛改是光明,一喜得幫助,周圍是友情,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敝芏鱽斫?jīng)常談到“有錯誤要逢人就講,既可以取得同志的監(jiān)督幫助,又可以給同志以借鑒”。到了晚年,他還說要“活到老,學到老,改造到老”。毛澤東指出黨之所以“能夠去掉不良作風,保持優(yōu)良作風”,是因為“我們有批評與自我批評這個馬列主義的武器”。正如房間要經(jīng)常打掃、臉要經(jīng)常洗一樣,頭腦中各種思想“灰塵”和政治“微生物”也要經(jīng)常清除,批評和自我批評則是抵抗這些“細菌”侵蝕我們肌體和思想的有效方法手段。這就要求我們應正確對待批評,切實做到聞過則喜、聞過則改,真正使批評像陽光和空氣一樣成為基本需要。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于對客觀事物認識的局限性,我們難免在工作和生活中出現(xiàn)意識不到的缺點和錯誤,需要他人給予提示和警醒。學會從處處“聞過”中汲取精神營養(yǎng)和完善自我的動力,是每一名黨員干部應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古羅馬著名批評家賀拉斯說:“批評是一塊令人愉快的‘磨刀石’,它雖然自己切不動什么,卻能使鋼刀鋒利?!睂τ谂u,我們每名同志都要做到,把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關愛,不能認為是存心找茬、有意為難;要有聽得進批評的胸襟,不能過于苛求、滿腹牢騷;要把批評看作新進步的開端,不能怕丟面子、強詞奪理;要認真從批評中汲取教訓,不能自諒自恕、敷衍了事;要把批評化作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不能一蹶不振,破罐破摔??偠灾?,我們需要用批評這劑“良藥”來幫助自己克服缺點,修正錯誤,促進成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