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何良俊著述辨疑

      2012-08-15 00:43:20
      關鍵詞:銘心翰林書畫

      翟 勇

      (泉州師范學院文學與傳播學院,福建泉州 362000)

      何良?。?506—1573),初字登之,后字元朗,號柘湖,松江華亭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因宰相憐其才”[1],以歲貢生身份特授南京翰林院孔目。何良俊以博學聞名當時,“在明代學者中,其博學多聞,僅在楊慎、胡應麟、王世貞諸人之亞”。[2]1一生著述頗豐,據(jù)明清兩代藏書家書目載有《四友齋叢說》、《何翰林集》、《柘湖集》、《清森閣集》、《何氏語林》、《世說新語補》、《書畫銘心錄》、《溪上清言》等。

      然細細考究上述著作,問題頗多?!端挠妖S叢說》所載內(nèi)容有無錯誤?《書畫銘心錄》原貌如何?往觀幾人?《何翰林集》與《柘湖集》、《清森閣集》究竟是內(nèi)容不同的三部詩集還是一書多名?《清森閣集》是否存在?筆者本文僅對上述疑問作出考辨。

      一、《四友齋叢說》訛誤四則考辨

      《四友齋叢說》反映了明代嘉靖、隆慶五十年社會生活的變遷,內(nèi)容十分豐富,是研究明代社會不可或缺的資料。初刻于隆慶三年(1569),僅三十卷,后又于萬歷元年(1573)續(xù)撰八卷,并于萬歷七年(1579)由何良俊侄婿張仲頤刊刻。后由沈節(jié)甫摘鈔其中的明代掌故,編為六卷,刻入《紀錄匯編》。建國后,中華書局分別于1959年和1983年兩次校訂出版。中華書局本雖在序中云:“此書搜採既廣,間有傳聞失實之處”[2]1,但至今對書中的錯誤尚無人指出,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

      (一)所述事件發(fā)生時間錯誤

      1.《四友齋叢說》卷五:“雙江先生在兵部時,嘗欲托某修《兵部條例》。……會余補官留都,刻日南下,遂不克就。余歸后,雙江尚在部中五六年?!盵3]325《何翰林集》卷二十七《祭南京禮部尚書孫季全先生文》:“癸丑春,始以常調(diào)謁選于天官。時先生為天官侍郎?!盵4]214聶豹《聶豹集》卷四《贈翰林孔目何元朗之南都序》:“嘉靖癸丑,予被召承乏本兵。而元朗亦謁選來京師,公卿折節(jié),縉紳刮目,授南京翰林院孔目。”[5]何良俊任南京翰林院孔目的時間為嘉靖癸丑年(1553)。那么上文所云“會余補官留都,刻日南下”的時間當為癸丑年(1553)。又《四友齋叢說》卷十五:“余受官歸,雙江先生遣一兵官護送而南?!薄逗魏擦旨肪矶杜c大司馬聶雙江先生書》:“上賴先生福庇,七月某日已抵真州,兵官謹遵命遣歸?!盵4]176何良俊嘉靖癸丑年(1553)七月離開北京。但文中言“余歸后,雙江尚在部中五六年。”誤。據(jù)談遷《國榷》記載,聶豹在兵部任職的時間為:庚戌年(1550),拜兵部右侍郎,改左侍郎;壬子年初(1552),拜兵部尚書;乙卯年(1555)二月致仕后,一直閑賦在家,直到終老。所以何良俊嘉靖癸丑(1553)離北京,至聶豹罷兵部頂多兩年時間。

      2.《四友齋叢說》卷十八:“余丁酉春至南都,見東橋求先公墓文。既往見西玄,此時西玄為南祭酒?!蓖跏镭憽稄m山堂別集》卷三十六《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表》、黃佐《南雍志》卷五《職官表》、王維楨《槐野先生存笥稿》卷一二《贈禮部尚書謚文簡西玄先生行狀》皆載嘉靖戊戌(1538)馬汝驥任南祭酒,庚子年(1540)升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此處當為何良俊誤。

      (二)轉(zhuǎn)引或脫文

      《四友齋叢說》卷三十三:“松江酒舊無名,李文正公嘗過朱大理文征家,飲而喜之,然猶為其所詒,實蘇州之佳者爾。癸酉歲,予以饋公,公作詩二首,于是盛傳?!盵3]525

      按:良俊一生歷兩癸酉年:正德八年(1513),是年八歲;萬歷元年(1573),是年六十八歲。又據(jù)鮑應鰲《明臣謚考》卷上載,明臣謚“文正”者,有李東陽與謝遷二人,故文中所云“李文正公”,當指李東陽。李東陽卒于正德十一年(1516),故良俊獻酒當為正德八年(1513)。然而,李東陽為湖南茶陵人,又貴為輔臣,何氏家族僅為華亭縣一鄉(xiāng)間地主。兩家根本沒有交集的可能,因而八歲的何良俊獻酒于李東陽實無可能。那么獻酒于李東陽的是誰呢?

      正德癸酉年(1513)獻酒于李東陽者實為同郡長者顧清。顧清《東江家藏集》卷十一有《涯翁示獨酌二詩序云是日飲松江酒次韻奉謝》詩二首可證,其一:“城闕非長往,山林是夙期。時開問字酒,不賦解嘲詩。綠樹停觴久,紅闌點筆遲。奚童斟酌慣,深淺自能知”;其二:“左掖文書靜,西亭竹樹幽。幾時能獨醉,此日是真休。地遠陶潛社,人懷庾亮樓。賞音知有在,誰復步兵求?!雹僖蚨颂幃敒檗D(zhuǎn)引或是脫文。何良俊除了與顧清同為松江人之外,有無別的聯(lián)系?何良俊胞弟何良傅《何禮部集》卷九《先府君靜軒先生行狀》:“(府君)女四:長曹孺人出,適云南按察君仲子、郡學生沈欽;……次訥軒公育之,適顧文僖公孫應録,皆孫出?!雹谟纱丝芍瘟伎℃⒚弥杏幸蝗思藿o顧清之孫顧應録,故顧清獻酒李東陽一事,當由顧清后人告知。

      按:顧清(1460—1528)字士廉,華亭人。弘治壬子(1492)應天解元,癸丑(1493)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累擢禮部員外郎,嘉靖初以南禮部尚書致仕,卒謚文僖。著《東江家藏集》,主編《正德松江府志》等。詳見《國朝獻征錄》卷三十六《南京禮部一·南京禮部尚書謚文僖顧公清墓志銘》。

      (三)刊刻錯誤

      《四友齋叢說》卷十六:“侯公繩名直,華亭人,與徐栗夫同年進士?!蹙秊檫M士時,余訪君于安福寓樓,一見君知為君子。及君既官后,余復兩差出,不得恒訪君。余在都下日少,及差還,性又懶詣人,嘗不得數(shù)數(shù)。余自知其過,然懶已入骨,不能改也。京師酬酢既多,又開目則有塵士,騎馬往來稠人中,殊無趣向。余性又不解記路及人寓處,皆驟在驟易,非久在京師者,雖問得不能記也。余嘗作手折疏之,然久亦不耐,遂亦廢。而詣人家門下問人,苦無健仆,仆亦作南音對人,人答之殊不肯了了。京師人欲得官人自問,乃肯樂言。余以為難,故多失禮于人。受人刺有所未答,則終日念之。而京師以此為禮最重,至系喜怒,余深知之,然恒延緩,不能盡一一辦也。余以為立馬人家門下,投三指一刺,惟恐主人出。主人亦惟恐客人,此有何意哉?故三年來惟得詣侯君者二。余以為遇侯君未厚,而君自余初授主事時臥病在家,即與一夔、存敬、栗夫來賀,留連入夜乃去。心竊以為君過遇余不敢當。及會后,余病加益不出門,未嘗遣一介持數(shù)字謝君。而近者存敬諸君初欲來時,余未嘗敢望君至,及至則君亦在,余益德君。君真厚德人也,君和易自然,無貴賤長幼宜皆知愛之。趙栗夫贈君詩,以為如坐春風中,誠然誠然。君向與余會趙栗夫家時,亦有一夔存、敬同在。相與談詠,時將及雞鳴未散,君次日當引囚,例必早入朝候事,而君未嘗有先去之色。”[3]398

      按:據(jù)朱保烱、謝沛霖《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載,侯直中成化十七年(1481)進士,而何良俊生于正德元年(1506),距成化十七年(1481)達二十五年之久,何良俊不可能在侯直初中進士時,訪其安福寓樓。另外,何良俊一生只在嘉靖癸丑(1553)至戊午年間(1558),擔任過南京翰林院孔目一職,并沒有任過“主事“一職,此處明顯有誤。所以此段中的“余”字當為“徐”字。因為此段開頭提到侯直與徐栗夫為同年進士,又同司為官,下面論述兩人之間的交往才合情合理。況且“徐”字的右半部分即為“余”字,故疑當為刊刻、校對之誤。

      二、《書畫銘心錄》內(nèi)容與人物考辨

      《書畫銘心錄》是何良俊為嘉靖丙辰(1556)冬考滿南歸華亭期間對三吳書畫收藏家藏品的評論集。因自問世以來,流傳不廣,故今天有的學者甚至懷疑其是否存在過,并想當然地認為《書畫銘心錄》即《四友齋叢說》中《書論》、《畫論》的集合體?!逗魏擦旨肪矶祟}跋兩篇:《題書畫銘心錄前》、《題書畫銘心錄后》,可證明《書畫銘心錄》確為獨立一書,成書時間為嘉靖丙辰(1556)臘月二十二日至丁巳(1557)正月七日間。

      關于《書畫銘心錄》卷數(shù),何良俊上述兩篇文章中并無明確記載,僅在《題書畫銘心錄前》中云:“故盡以一時所見,稍加評較,總為一錄。他日時一披尋,則宛若諸物在目耳?!盵4]222“總為一錄”僅為供自己賞玩而并無傳之他人之意,故也就無所謂卷數(shù)之分了,故而后人在著錄《書畫銘心錄》時也往往無卷數(shù)之標,如《江南通志》一百九十二《藝文志》載:“《書畫銘心錄》:華亭何良俊?!雹郛斎唬灿胁簧偃酥苯訕嗣鳛橐痪?,如黃虞稷在《千頃堂書目》卷十五《藝術類》載:“何良俊,《書畫銘心錄》一卷”④;朱謀垔《書史會要》卷四載:“何良俊字符朗,華亭人……,有《書畫銘心錄》一卷”。⑤之所以直接標明一卷,當為《書畫銘心錄》篇幅不長,又無內(nèi)容、體裁轉(zhuǎn)變所致。

      《書畫銘心錄》雖為獨立一書,但今天已很難見其原貌。據(jù)今存《何翰林集》中兩篇序言知,《書畫銘心錄》所記內(nèi)容為賞鑒吳中藏家所藏書畫。然文中僅著錄了往觀張州崖、華補菴二人,是否還有別人呢?據(jù)《佩文齋書畫譜》卷九十三《歷代鑒蔵三·書三》與卷九十八《歷代鑒藏八·畫四》載,除上述二人外,尚有董茭門、袁謝湖、項墨林、張雙鶴等人。另外,二書又載:“余歸時往見衡山。因故鄉(xiāng)遭變慘酷,急欲省視,即辭去。抵家凡四十日,還京次吳門,復造衡山??钭O飯。久之,良俊請曰:‘武庫所藏,皆是精品。然良俊所記憶不忘者,《離陽帖》及趙文敏與中峰手簡二卷耳,請再觀之。’因出示,回環(huán)展玩,神思飛越,真宇內(nèi)奇寶也。”由此可知何良俊還往觀了文徵明所藏書法作品。

      《書畫銘心錄》所載往觀之家究為何人?今書畫研究者一般只知“項墨林”為嘉興書畫收藏大家項元汴,“袁謝湖”為蘇州吳縣“袁氏六俊”之一的袁褧之外,其余諸人皆不知具體名號、生平履歷。筆者在此考證之,以補此缺憾。

      “華補庵”為無錫華云。華云(1488—1560),字從龍,號補庵,無錫人。嘉靖辛丑年(1541)與良俊弟良傅同中進士,授戶部主事,累官至刑部郎中。嚴嵩用事,乞休歸。性豪爽,喜接引人才,工文辭,家藏法書名畫甚富。詳見俞憲《盛明百家詩·華云小傳》。

      “張雙鶴”為松江張憲。張憲,號雙鶴,松江人。少游庠,入國學,選授按察司都事,尋致仕歸。歸而鑿池疊石,園亭獨勝。聞有牡丹異品,不惜重價購之。植菊數(shù)百本,非奇種不列。花時賓朋盈坐,觴詠淋漓,四方之客至者,款留無不盡歡。家藏法書名畫、三代鼎彝,日展玩忘倦??ひ亻L吏造訪,都謝不接,鄉(xiāng)飲亦不赴。年耄耋而終。詳見李紹文《云間人物志·張雙鶴》。

      “董茭門”為上海董光裕。董光裕,號茭門,國子生,上海人,董宜陽堂弟。喜收藏,有“董光裕印”一枚。家有茭門別墅,嘗刻《元氏長慶集》。何良俊曾為其父作《董隱君墓表》,見《何集》卷二十三。

      《題書畫銘心錄前》云:“凡士大夫收藏書畫之家,皆往借觀,雖真?zhèn)坞s出,然不無一二佳品。張明厓都憲出觀趙模行草初唐詩人十三紙,神采煥發(fā),乃宇宙間神物也?!盵4]247故《佩文齋書畫譜》與《式古堂書畫匯考》作“張州崖家觀”,誤,應為張明厓。另據(jù)林侗《來齋金石刻考略》卷上《瘞鶴銘》載:“予所得張中丞舊本,其卷首題云‘予以嘉靖丙辰提兵清海宼,過金焦搨得數(shù)幅,郡守高維石公博雅好古,偶談及,遂以奉贈。蜀眉山明厓居士張景賢記?!雹抻纱丝芍獜埫鲄?yōu)閺埦百t,且愛好書畫收藏。又“都憲”為明代都察院都御使的別稱,而據(jù)《國榷》嘉靖丙辰(1556)二月載,張景賢由湖廣按察使轉(zhuǎn)僉都御使,巡撫應天,這恰與“都憲”之職相符。張景賢,字勉之,號明厓居士,四川眉州人,嘉靖戊戌(1538)進士。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南畿。詳見《萬姓統(tǒng)譜》卷四十“張景賢”、《四川通志》卷九上“張景賢”。

      三、《何翰林集》版本及與《柘湖集》、《清森閣集》之關系考辨

      《何翰林集》最早為嘉靖乙丑香嚴精舍雕梓,由何良俊親自整理,并由其子何玄之刊刻。全集以“角”至“軫”等二十八星宿為序,分二十八卷。前有莫如忠、皇甫汸序文兩篇,卷后有“嘉靖乙丑何氏香嚴精舍”牌記。半葉9行,行17字,白口,左右雙邊。版心下各記刻工姓名。今中國科學院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萊陽市圖書館、南京圖書館、重慶圖書館藏。由于該刻本無翻刻,故流傳不廣,四庫館臣把其編入《四庫存目叢書》時,僅存二十二卷,⑦1932年上海人姚光于金山姚氏復廬影印明嘉靖乙丑香嚴精舍刻本,名為《云間兩何君集》。該編前為何良俊《何翰林集》二十八卷,后為何良傅《何禮部集》十卷,共八冊。9行17字,白口,左右雙邊單魚尾。1997年,齊魯書社據(jù)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藏足本,影印出版,編入《四庫全書總目叢書》集部第142冊。臺灣臺北中央圖書館出版,1971年也據(jù)嘉靖刻本影印,入《明代藝術家匯刊》續(xù)集。此外,隆慶元年(1567)無錫俞憲選《何翰林集》中近百首詩匯為一卷,入《盛明百家詩》后編,名《何翰目集》。刻本,10行21字,白口,四周單邊。

      然除今天我們所見到的《何翰林集》與《何翰目集》之外,明末清初的一些藏書目錄或藝文志,還記錄良俊有《柘湖集》、《清森閣集》。如黃虞稷《千頃堂書目》卷二十四載:“何良俊《清森閣集》,又《柘湖集》二十八卷”;《明史》卷九十九《藝文四》載:“何良俊《柘湖集》二十八卷”;《江南通志》卷一百九十四《藝文志·集部二·詩文集》載:“《何翰林柘湖集》二十八卷”;朱彝尊《明詩綜》卷五十載:“良俊字元朗,松江華亭人。由歲貢生授南京翰林院孔目,有《清森閣集》”?!短斓摿宅槙俊肪砭拧逗问险Z林》也轉(zhuǎn)述朱彝尊記載何良俊有《清森閣集》。然今天我們僅見《何翰林集》、《何翰目集》,對于《柘湖集》、《清森閣集》是否存在過,是否只是與《何翰林集》同書異名等問題一直含混不清。針對上述問題,四庫館臣曾有過考證:“朱彝尊《明詩綜》載其有《清森閣集》,《千頃堂書目》載良俊《清森閣集》無卷數(shù),又載其《柘湖集》二十八卷。據(jù)集首莫如忠序稱是集二十八卷,蓋即所謂《柘湖集》者?!盵6]筆者贊同四庫館臣對《柘湖集》的意見。《何翰林集》原名《柘湖集》,刊印時改名為《何翰林集》,故只是一書兩名而已。然四庫館臣并沒有對《清森閣集》是否存在過作出解釋。筆者疑《清森閣集》乃何良俊另一詩文集,理由如下:1.今查最早著錄何良俊《清森閣集》者為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見上引)。從黃虞稷著錄來看,《柘湖集》與《清森閣集》為并列兩書。雖黃虞稷有摘抄別人書目的習慣,但正如上面所說,其本人是記錄《清森閣集》的第一人,故抄錄別人書目的嫌疑較小。2.《何翰林集》卷十八《上存翁相公書》載,嘉靖壬子年(1552)何良俊進京謁選時,“盡取平日之所撰著,擇可誦者通得二十八篇?!盵4]145揀擇之后尚得二十八篇,那么當時可供挑選的詩文總量當遠遠大于此數(shù)。然據(jù)筆者對《何翰林集》詩文的系年考證⑧,作于嘉靖壬子年(1552)暨出仕南京之前的詩文極少,且何良俊嘉靖壬子年(1552)已經(jīng)46歲,在這之前早已以詞章名聞江東,故照常理也當已作有大量詩文。3.筆者在整理《何翰林集》時,發(fā)現(xiàn)遺文兩篇、遺詩一首,遺詩題為《思生》:“萬病皆由氣血生,將相不和非敵攻。一盞阿膠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太平?!盵7]汪棣在《特雅堂集》中曾據(jù)此詩調(diào)侃何良俊說:“清森閣上阿膠盅,亦書亦琴思養(yǎng)生??啄柯毿‰y戀棧,夕陽攜濤近簾枕?!盵8]汪棣為清代乾隆時期著名藏書家,好蓄異書,故汪棣之詩應該能夠證明《思生》一詩為何良俊所作。然《思生》一詩不見《何翰林集》,故疑為何良俊另一詩文集載錄,即《清森閣集》。四、網(wǎng)名為“九品鵪鶉”的先生記載,[9]上海古籍拍賣會曾以2萬元價格拍賣過何良俊《清森閣集》,惜作者未能確認此消息是否屬實,但或許也可佐證確有《清森閣集》存世。

      然也有許多材料證明無《清森閣集》存在:1.現(xiàn)存何良俊著作中,從未提到《清森閣集》。2.隆慶三年(1569),朱大韶在為《四友齋叢說》作序時說:“公所著有《何翰林集》二十八卷、《何氏語林》三十卷梓于世,世誦傳之?!盵3]282作為何良俊好友的朱大韶也沒有提到《清森閣集》。3.無名氏所撰《南京翰林院孔目何君良俊傳》⑨,在著錄何良俊著作時,只提到《何翰林集》二十八卷,而并無《清森閣集》。且該文作于萬歷四年(1576)至六年(1578)間,距何良俊卒后僅四、五年,故可信性也較大⑩。4.良俊卒后六年,其侄充之、雍之攜其著作拜訪龔元成,只提及有《何翰林集》,也未提到《清森閣集》。(11)

      對上述四點疑問,筆者認為并不能作為推翻《清森閣集》或者存在過的鐵證。理由如下: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載《清森閣集》,標無卷數(shù),故疑《清森閣集》為何良俊卒后,由后人搜集整理而成,故所收詩文篇目與《何翰林集》有相異之處;或者是何良俊某一時期(筆者疑在嘉靖甲寅年(1554)何良俊藏書樓清森閣尚未毀壞之前)詩文的初刻本,因與《何翰林集》多重復,故逐漸湮沒無聞。

      另據(jù)徐乾學《傳是樓書目》載,何良俊尚著有《溪上清言》一書:“《溪上清言》一卷,明何良俊,一本?!盵10]《溪上清言》一書又見錄于《澹生堂書目》、《千頃堂書目》,但均無著作者。又據(jù)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大令·題市隱園十八景》自注:“秋澗集古人《玉壺冰》數(shù)種匯為一書,名曰《溪上清言》?!盵11]馮惟敏與姚淛(筆者注:姚淛,字元白,號秋澗,江寧人)、何良俊均為好友,故《溪上清言》的著作權應當歸在姚淛名下。

      注釋:

      ①[明]顧清:《東江家藏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36頁。

      ②[明]何良傅:《云間兩何君集·何禮部集》,金山姚氏影印嘉靖本,第89頁。

      ③[清]趙宏恩:《乾隆江南通志》,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672頁。

      ④[清]黃虞稷:《千頃堂書目》,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頁。

      ⑤[清]朱謀垔:《畫史會要》,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9頁。

      ⑥[清]林侗:《來齋金石刻考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8頁。

      ⑦傅璇琮主編:《中國古籍總目》仍認為現(xiàn)存《何翰林集》為殘本,二十二卷,誤。

      ⑧翟勇:《何良俊研究》,上海大學2011年博士論文。

      ⑨見焦竑:《國朝獻征錄》卷二十三,傳中云:“所著有《何翰林集》二十八卷、《何氏語林》三十卷、《四友齋叢說》三十卷、《書畫銘心錄》一卷?!?/p>

      ⑩文中稱趙貞吉為趙文肅公,而趙貞吉卒于萬歷四年,謚文肅,故此文當作于萬歷四年后。又文中云“《四友齋叢說》三十卷”,故知本文作于重刻《四友齋叢說》三十八卷本之前,因而該文作于萬歷七年前。

      (11)龔元成:《刻四友齋叢說題辭》:“其(何良?。┆q子充之、雍之二太學以所撰《語林》、《翰林集》,暨《四友齋叢說》來?!?/p>

      [1][明]焦竑.國朝獻征錄[M].上海:上海書店,1986:973.

      [2]四友齋叢說·出版說明[M].北京:中華書局,1959.

      [3][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7.

      [4][明]何良俊.何翰林集[M]//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7.

      [5][明]聶豹撰,吳可為輯校.聶豹集[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37.

      [6][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書總目[M].北京:中華書局,1997:2471-2472.

      [7][明]何良俊.思生[EB/0L].(2010-10-13)[2010-10-16].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179dae0100lq4x.html.

      [8][清]汪棣.特雅堂集[C/OL].(2011-03-27)[2011-05-16].http://bntejiao.blog.sohu.com/169591008.html.

      [9]九品鵪鶉.購書記[EB/OL].(2007-06-12)[2011-01-16].http://www.hismirror.cn/viewthread.php?tid=8045.

      [10][清]徐乾學.傳是樓書目[M]//續(xù)修四庫全書第9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3.

      [11][明]馮惟敏.海浮山堂詞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53.

      猜你喜歡
      銘心翰林書畫
      Valley-dependent transport in a mescoscopic twisted bilayer graphene device
      錢靜
      寶怡/銘心記 甜美肆溢,鐫刻心頭的驚艷時光
      中國寶玉石(2019年5期)2019-11-16 09:10:04
      小小書畫廓
      陳繹爲翰林侍讀學士
      民進前賢永銘心
      民主(2014年11期)2014-12-13 01:45:26
      A novel 4π Gd-loaded liquid scintillator detection system?
      巧 對
      對聯(lián)(2011年15期)2011-11-20 08:22:42
      兩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媽媽
      椰城(2011年3期)2011-09-29 01:01:10
      書畫
      天津教育(2009年6期)2009-07-22 03:35:34
      邵东县| 元氏县| 手游| 威宁| 邵东县| 晋州市| 明星| 衡山县| 石阡县| 柳河县| 镶黄旗| 诸城市| 凤阳县| 滕州市| 永嘉县| 织金县| 密云县| 贵州省| 抚州市| 眉山市| 阿克苏市| 安西县| 化德县| 岑巩县| 黄梅县| 麦盖提县| 伊吾县| 峨眉山市| 永仁县| 台州市| 东港市| 康乐县| 若尔盖县| 陇川县| 通州区| 依兰县| 余庆县| 永修县| 朝阳市| 衡阳县| 万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