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試論鄧小平的黨政分開思想

      2012-08-15 00:43:48范會勛
      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 2012年3期
      關鍵詞:黨政黨的領導領導

      范會勛

      (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北京100091)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在成功開創(chuàng)我國社會主義經(jīng)濟體制改革事業(yè)的同時非常重視政治體制改革的作用,形成了較為系統(tǒng)的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指導黨和國家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取得了初步發(fā)展。關于黨政分開的思想,是其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黨政分開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黨政分開是為了加強黨的領導,黨政分開有利于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等重要內(nèi)容。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們在鄧小平改革思想的指引下,與時俱進,不斷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然而,與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推進速度和巨大成就相比,政治體制改革明顯滯后,黨政分開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研究和回顧鄧小平黨政分開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一、我國黨政關系的歷史與現(xiàn)狀

      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在廣大的革命根據(jù)地建立了工農(nóng)民主政權。早在第一次國內(nèi)革命戰(zhàn)爭時期,黨的領導層就注意到處理好黨政關系問題的重要性。1928年11月25日,毛澤東在給中共中央的報告中指出:“黨在群眾中有極大的權威,政府的權威卻差得多。這是由于許多事情為圖省便,黨在那里直接做了,把政權機關擱置一邊。這種情景是很多的……以后黨要執(zhí)行領導政府的任務;黨的主張辦法,除宣傳外,執(zhí)行的時候必須通過政府的組織。國民黨直接向政府下命令的錯誤辦法,是要避免的。”[1]1929年,周恩來也指出:“黨管一切這口號,在原則上、事實上都是不通。黨只能經(jīng)過黨團的作用做政治的領導。”[2]抗日戰(zhàn)爭時期,各根據(jù)地政權實行“三三制”,黨政關系處理得比較好。后來,為克服各個根據(jù)地的分散主義,黨的領導機關提出要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的主張。加之戰(zhàn)爭年代對群眾動員的客觀需要,助長了以黨代政體制的形成。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和國家領導人都不同程度地意識到了黨政不分的弊端,努力在實踐中克服這種不良現(xiàn)象。在1956年9月黨的八大上,鄧小平作的《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重申:不要“混淆黨的工作和國家機關工作所應有的界限”。然而,之后的反右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把黨政分開的呼聲淹沒在無休無止的“運動”之中。在當時特殊的環(huán)境下,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政治體制被不斷強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黨在黨政分開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黨政不分的弊病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現(xiàn)在看來,這種體制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陀^上,我國的政權體制受到蘇聯(lián)模式和共產(chǎn)國際傳統(tǒng)的不良影響,加上我國幅員遼闊,多年的革命戰(zhàn)爭環(huán)境下我們黨在反對分散主義、山頭主義和地方主義時也不得不強調(diào)黨的一元化領導。主觀上,由于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專制主義的傳統(tǒng),對領導人和廣大人民群眾都有影響,對以黨代政的現(xiàn)象,容易習以為常。在黨的歷史上,“左”的思想的長期影響,也有助于形成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政治體制。1957年,在整風運動中,有些民主黨派人士提出黨政要分開的建議,后來都被劃為反社會主義的資產(chǎn)階級右派分子。反右擴大化和“文化大革命”期間,這種不良的黨政關系達到了頂峰。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重新恢復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黨和國家的事業(yè)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下逐步走上正軌,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道路。三中全會報告中第一次明確提出要解決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問題。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鄧小平逐漸形成了系統(tǒng)的包括黨政分開在內(nèi)的政治體制改革的思想。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依據(jù)鄧小平的這一理論,對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作了專門的、詳細的論述,成為我國指導政治體制改革的綱領性文件。

      二、鄧小平黨政分開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

      1.黨政分開是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1986年9月13日,鄧小平在談到政治體制改革要有一個藍圖時說:“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調(diào)動群眾的積極性、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義。改革的內(nèi)容,首先是黨政要分開,解決黨如何善于領導的問題。這是關鍵,要放在第一位?!保?]黨的十三大報告在論述政治體制改革時,把“實行黨政分開”放在了第一位。鄧小平把黨政分開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關鍵的思想,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第一,從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巨大危害來看,它是引起領導體制中其他弊病的關鍵因素。在改革之初,我國黨和國家領導體制存在的弊端主要有官僚主義現(xiàn)象、權力過分集中現(xiàn)象和機構臃腫現(xiàn)象。而這些弊端,都與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政治體制密不可分。長期以來,由于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黨在實際上起著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特別是行使政府權力的作用。從中央到地方,黨管了太多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黨的領導機構常常陷入繁重的行政事務,致使廣大黨員形成“黨高于一切”的錯覺,“結(jié)果黨員‘因黨而驕’,在政權中工作的黨員自高自大,盛氣凌人,自以為是,看不起非黨員,自己可以不守法,不遵守政權的紀律和秩序。甚至少數(shù)黨員自成一幫,消極怠工,貪污腐化,互相包庇”[4]。這是官僚主義形成的一個主要根源。由于黨政不分、以黨代政,使國家和政府的權力都集中到黨委,“黨委的權力又集中到幾個書記,特別是集中到第一書記,什么事都由第一書記掛帥拍板。黨的‘一元化領導’,往往因此變成了個人領導”[5]。由此看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是導致權力過分集中的主要原因。由于黨政不分、以黨代政,以致政府機關設置了許多與黨委“對口”的機關,政府各部門行使行政權力和日常工作,都要向黨委相對應的機關匯報、請示和獲得批準,結(jié)果造成黨委和政府機構臃腫,人浮于事,職責不清,互推責任,效率低下。第二,從黨政分開對政治體制改革其他內(nèi)容的帶動作用看,它是實現(xiàn)權力下放、精簡機構的關鍵。1986年9月13日,鄧小平在聽取中央財經(jīng)領導小組匯報時指出:“政治體制改革的目的是調(diào)動群眾的積極性,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義。改革的內(nèi)容,首先是黨政要分開,解決黨如何關于領導的問題。這是關鍵,要放在第一位。第二個內(nèi)容是權力要下放,解決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同時地方各級也都有一個權力下放問題。第三個內(nèi)容是精簡機構,這和權力下放有關”[6]。從鄧小平對政治體制改革的內(nèi)容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他提出的三個內(nèi)容之間具有嚴密的邏輯關系。先是黨政要分開,劃清黨和政的不同職能。黨管黨的事,政管政的事。黨把應該屬于政府管的事情交給政府去管,把行政權力真正還交政府。只有黨政的橫向權力職能劃清了,才能弄清有哪些權、哪些該放、哪些不該放,才能解決好權力縱向下放問題。只有黨政職能分開,權力有效下放,避免機構重疊和機構臃腫,精簡機構才能落到實處。這一點,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搞了幾次精簡機構的改革,往往是前面人員精簡了,職能沒有變,工作量沒有減,結(jié)果不得不再增加人員,重新回到原來的狀況。因此,精簡機構的前提是黨政職能分開,只有職能分開才能實現(xiàn)職能轉(zhuǎn)變,職能不轉(zhuǎn)變,精簡機構只能流于形式,沒有實效,更容易反彈。

      2.黨政分開是為了加強黨的領導。1986年6月28日,鄧小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上講樹立法制觀念時說:“黨政分開,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就提出了這個問題。我們堅持黨的領導,問題是黨善于不善于領導。黨要善于領導,不能干預太多,應該從中央開始。這樣提不會削弱黨的領導。干預太多,搞不好倒會削弱黨的領導,恐怕是這樣一個道理?!保?]把黨政分開,是為了改善黨的領導,而最終目的還是為了加強黨的領導。眾所周知,黨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決策的領導。長期以來,人們對黨的領導有一種誤解,以為黨的領導就是黨管一切。鄧小平很早就指出這種錯誤認識的危害。1941年他在《抗日民主政權》一文中講:“這些同志誤解了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解釋為‘黨權高于一切’,遇事干涉政府工作,隨便改變上級政府法令;不經(jīng)過行政手段,隨便調(diào)動在政權中工作的干部;有的地方?jīng)]有黨的通知,政府法令行不通,形成政權系統(tǒng)中的混亂現(xiàn)象。”[8]1978年3月18日,鄧小平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的講話中又指出:“黨委的領導,主要是政治上的領導,保證正確的政治方向,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調(diào)動各個方面的積極性?!保?]黨章規(guī)定,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黨的性質(zhì)決定了黨的領導是政治領導,不是行政領導,更不是技術和業(yè)務的直接管理。黨不是政府,不是人民代表大會,也不是檢察院,黨不能包辦行政權力,不能干預立法權和執(zhí)法權。黨也不是企業(yè),不能干預企業(yè)的生產(chǎn)活動。黨的領導是原則上的領導。黨要把握時代,縱覽全局,掌握國家和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的客觀規(guī)律,不斷提出國家和社會前進的方向、目標和步驟,及時對一些重大問題作出正確的決策。黨的領導是間接的領導。黨要用自己的綱領、路線指導國家行動。黨要通過在國家機構中工作的黨員來貫徹黨的決定,要通過向政府推薦重要干部來保證政治領導的實現(xiàn)。黨的主張要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而不是直接對其他國家政權機關發(fā)號施令。因此,黨和政分開,更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第一,實行黨政分開后,黨把繁重的行政事務還交給政府機關,黨才有精力和時間集中研究國家社會發(fā)展的大政方針,才能有效地監(jiān)督和指導政府機關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實施,黨的政治領導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和加強。1980年12月25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講道:“從原則上說,各級黨組織應該把日常行政工作、業(yè)務工作,盡可能交給政府、業(yè)務部門承擔,黨的領導機關除了掌握方針政策和決定重要干部的使用外,要騰出主要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否則黨的領導既不可能改善,也不可能加強?!保?0]如果黨包辦一切行政事務,勢必降低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反而削弱其政治領導。第二,黨的領導的改善和加強,要靠自身的建設。毛澤東把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一項“偉大的工程”。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chǎn)黨克敵制勝的三大法寶之一。當今新的國際和國內(nèi)形勢,對黨的建設提出了執(zhí)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新的要求。目前,我們黨員的數(shù)量已經(jīng)超過8000萬,如何保證這個龐大隊伍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如何保證每個黨員的生機和活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性課題。這無疑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多問題要處理。只有黨政分開,黨才能真正實現(xiàn)“黨要管黨”;只有拋開繁瑣的行政事務,黨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加強學習,提高執(zhí)政能力,保持先進性和戰(zhàn)斗力,引領國家和人民,不斷把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推向前進。

      3.黨政分開有利于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這是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中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民主和法制建設,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中心內(nèi)容。1979年6月28日,他在會見日本公明黨第八次訪華團代表時強調(diào):“民主和法制,這兩個方面都應該加強,過去我們不足。要加強民主就要加強法制。沒有廣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沒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我們吃夠了動亂的苦頭……民主要堅持下去,法制要堅持下去。這好像兩只手,任何一只手削弱都不行?!保?1]但是,改革開放之前,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體制,使黨委時不時插手司法系統(tǒng),干預司法機關的辦案工作。負責黨紀的黨的紀律檢查機關也時常插手法紀、政紀,造成司法不獨立,法制建設遲遲難以推進。鄧小平非常重視這個問題。他在1986年6月28日給中央政治局常委作“在全體人民中樹立法制觀念”的報告中講道:“糾正不正之風、打擊犯罪活動中屬于法律范圍的問題,要用法律來解決,由黨直接管不合適。黨要管黨內(nèi)紀律的問題,法律范圍的問題應該由國家和政府管。黨干預的太多,不利于在全體人民中樹立法制觀念。這是一個黨和政府關系的問題,是一個政治體制的問題?!保?2]由此看來,鄧小平深深體會到了法制社會建設的關鍵,是黨政要分開。黨的領導首先是依法領導,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實施要通過法定程序上升為國家意志;黨的一切活動都應遵循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定,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nèi)開展工作,任何個人、任何領導都不能凌駕于法律之上;黨要依照法律從嚴治黨,嚴懲黨內(nèi)個別危害黨的純潔性的不法分子。這樣,才能給全體人民樹立守法的榜樣,才能在全體人民中樹立起法制的觀念,才能真正貫徹依法治國的方針。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在黨的領導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今年又恰逢鄧小平南巡談話發(fā)表20周年,舉國上下都在緬懷這位為中國改革開放作出巨大貢獻的歷史偉人,都在重溫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思想。當前,我們正沿著鄧小平所開創(chuàng)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道路闊步前進。在鄧小平關于政治體制改革偉大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不斷發(fā)展和完善,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繼續(xù)向前推進。鄧小平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思想依然閃耀著時代的光輝。

      [1]毛澤東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

      [2]周恩來選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41.

      [3][6][7][1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77,177,163-164,163.

      [4][8]鄧小平文選(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1.

      [5][9][10][11]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9,98,365,189.

      猜你喜歡
      黨政黨的領導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學習百年黨史 堅持黨的領導
      黨政聯(lián)動破難題 聚焦長遠抓落實
      履職盡責 主動作為 在堅持黨的領導下發(fā)揮人大作用
      人大建設(2017年11期)2017-04-20 08:22:43
      2016重要領導變更
      軍工文化(2017年1期)2017-03-14 10:11:20
      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保證“十三五”規(guī)劃的順利實施
      領導致辭
      黨政與工會
      工會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22
      黨政與工會
      工會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51
      不能比領導帥
      小說月刊(2014年12期)2014-04-19 02:40:08
      翁牛特旗| 师宗县| 外汇| 樟树市| 句容市| 丽江市| 三河市| 武城县| 曲麻莱县| 同心县| 湖北省| 思茅市| 铜梁县| 黑水县| 麦盖提县| 宁乡县| 理塘县| 靖边县| 旬邑县| 西乡县| 聂荣县| 蛟河市| 玉环县| 枞阳县| 汝州市| 新余市| 抚松县| 福贡县| 雷州市| 邻水| 崇义县| 安图县| 葵青区| 清丰县| 泰宁县| 丹巴县| 平乐县| 黔南| 新郑市| 阿鲁科尔沁旗| 诏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