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慈悲情懷還是刁狠心態(tài)——從孫悟空被逐解讀唐僧形象

      2012-08-15 00:42:11楊仁立
      遵義師范學院學報 2012年6期
      關鍵詞:白骨妖精白骨精

      楊仁立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中文系,貴州都勻 558000)

      在吳承恩的《西游記》里,唐僧在取經路上一共收了三個徒弟。豬八戒和沙僧本事不強,出力不多,功勞也就不大,卻始終未被驅趕出取經隊伍。唯獨孫悟空,化齋飯、探敵情、搬救兵、掃妖魔,出生入死,可謂勞苦功高,卻被唐僧先后兩次驅趕出取經隊伍。一次是在第27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孫悟空打死白骨精之后;一次是在第56回《神狂誅草寇,道昧放心猿》孫悟空打殺了一伙強盜之后。尤其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孫悟空打死一個妖精,唐僧為什么要狠念緊箍咒并將取經事業(yè)的大功臣驅逐出取經隊伍,我們對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將會對更深入地了解唐僧這一文學形象有所助益。

      一、肉眼凡胎,人妖不分情可宥:人們對唐僧形象的一般認知

      大凡讀過《西游記》一書者,恐怕沒有幾個人會對唐僧產生好印象,他既不像孫悟空那樣英勇無畏、活潑天真,也不像豬八戒那樣滑稽可笑、貼近生活,因此,歷來對《西游記》人物形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孫悟空和豬八戒這兩位身上,少數談及唐僧的文章也大都采取貶斥態(tài)度?!叭藗儙缀跏怯脜拹旱男膽B(tài)來對待唐僧,對其也是負面多于正面,最具代表性的評價則來自胡光舟先生《吳承恩和西游記》的一段話:‘他(唐僧)懦弱無能,膽小如鼠,聽信讒言,是非不分,自私可鄙,優(yōu)柔寡斷,昏庸糊涂,幾乎是屢教(教訓)不改。’”[1]p24

      唐僧為何因為孫悟空打殺白骨精而將之趕出取經隊伍,對這個問題人們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普遍的看法是唐僧乃是肉眼凡胎,不具備辨別妖精的能力。影響最大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數20世紀60年代初期郭沫若與毛澤東的詩歌對話中毛澤東的觀點。

      1961年10月18日,郭沫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看過浙江省紹劇團演出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應紹劇團的請求,寫下了一首七律《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并將此詩作抄呈毛澤東。詩作如下:

      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刁。咒念金箍聞萬遍,精逃白骨累三遭。千刀當剮唐僧肉,一拔何虧大圣毛。教育及時堪贊賞,豬猶智慧勝愚曹。

      毛澤東南下視察途中讀到郭詩,于11月17日寫了一首《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一從大地起風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猶可訓,妖為鬼蜮必成災。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今日歡呼孫大圣,只緣妖霧又重來。

      “1964年1月27日,毛澤東口頭答復外文書籍出版局《毛澤東詩詞》英譯者說:‘郭沫若原詩針對唐僧,應針對白骨精。唐僧是不覺悟的人,被欺騙了。我的和詩是駁郭老的?!盵2]p283“毛澤東在詩中不同意把被白骨精欺騙的唐僧作為打擊對象的偏激看法”[2]p281。1962年1月6日,郭沫若在廣州看到東澤東的和詩后,又立即用檢討的口吻步毛澤東和詩的原韻寫了另一首七律:“賴有晴空霹靂雷,不教白骨聚成堆。九天四海澄迷霧,八十一番弭大災。僧受折磨知悔恨,豬期振奮報涓埃。金睛火眼無容赦,哪怕妖精億度來?!泵珴蓶|看到郭沫若送上的和詩后,回信說:“和詩好,不要‘千刀萬剮唐僧肉’了,對中間派采取了統一戰(zhàn)線政策,這就好了?!倍艚忉屨f,他筆下的唐僧與毛澤東所指的對象可能不一致,而“大圣毛”也是特指的,意即毛可能有些誤解了他詩歌中的意思。(1964年5月30日《人民日報》刊載的郭沫若《玉宇澄清萬里?!x毛主席有關<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一首七律》)。[2]p28

      當然,紹劇《三打白骨精》與文本情節(jié)肯定有一些差距,而毛和郭各自的看法又都是針對當時的國際形勢而發(fā)的,但從后來根據紹劇改編的電影《三打白骨精》來看,唐僧的行為表現與文本并無多大出入,因此這些因素并不能影響對唐僧的評判。毛澤東對唐僧行為的看法的確很有見地,得到大家普遍的認同。學界在分析唐僧形象時,雖然大都持貶斥的態(tài)度,但都認為他驅逐孫悟空,不是出于私怨或其他原因,而是肉眼凡胎的“愚氓”身份所導致,因此是可以原宥的。確實,作為一個凡人,唐僧在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時,面對著比較難解的問題:其一、白骨精的狡猾。白骨夫人(俗稱白骨精)沒有其他妖魔那樣高強的武藝,也沒有用于護身或害人的寶貝,甚至連兵器也沒有,管轄的范圍也僅有區(qū)區(qū)40里??墒?,就是這樣的一個妖怪,卻離間了唐僧師徒的關系,打散了取經隊伍,做到了其他本領高強的妖魔做不到的事,這主要得歸功于她那非凡的心計(或者叫智慧更為恰當)。首先,她善于探聽情報,得到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的消息。其次,她能夠正確估計敵我力量,非常明智地決定采用智取的策略;再次,她善于根據對手的身份揣摩對方的心理,先后采用美人計、連環(huán)計、離間計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尤其是她幻化成送飯的山村少婦時可謂精妙絕倫,外貌上,“說不盡那眉清目秀,齒白唇紅”,生得:“冰肌藏玉骨,衫領露酥胸。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半放海棠籠曉日,才開芍藥弄春晴。”[3]p239使得“那八戒見他生得俊俏,呆子就動了凡心,忍不住胡言亂語”,唐僧也“連忙跳起身來”,和她對答了好一陣子。語言行動上,她根據臨時情況一會兒“連聲答應”,一會兒“立地就起個虛情”,一會兒“笑吟吟,忙陪俏語”,一會兒“滿面生春”,臉上全是惹人喜看的表情,嘴里全是讓人愛聽的話語。這樣的表現,怎么看都不像一個妖怪。其二、豬八戒的攛掇。三打白骨精,豬八戒唆嘴了5次,第一次是孫悟空打殺妖精幻化的美貌村婦之后,讓唐僧看妖精所謂的“香米飯”、“面筋”原來不過是些長蛆、青蛙、癩蛤蟆,唐僧本來“有三分兒相信了”,豬八戒卻在一旁唆嘴:“師父,說起這個女子,他是此間農婦,因為送飯下田,路遇我等,卻怎么栽他是個妖精?哥哥的棍重,走將來試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殺了。怕你念什么緊箍兒咒,故意的使個障眼法兒,變成這等樣東西,演幌你眼,使不念咒哩?!盵3]p242妖精幻化成的老婦人一出現,他就趕緊喊說是尋女兒來了;妖精幻化成老公公出現時,他又說是問罪的來了,并說孫悟空可以憑借“遁法”逃走,“苦了我們三個頂缸”;當孫悟空最終打殺了妖怪,“絕了靈光”,又讓唐僧看到妖精背上“白骨夫人”幾個字時,他再次說孫悟空使的是障眼法。其三、佛家的宗旨。作為西天取經的領頭人,唐僧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具有慈悲情懷。從佛家的原則來講,佛教徒之所以出家,既是為了自度,也是為了度人,對那些作惡的人尚可以原諒,可以教化,不要斬盡殺絕,正所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何況站在面前的是活生生的行善之人呢?

      唐僧雖說是如來的弟子金蟬子化身,但一來他并不記得前身之事,二來并沒有任何神仙的神通,就是肉眼凡胎一個,讓他去辨認是人是妖,實在過于苛刻,尤其是妖精的表演如此出色,豬八戒說的話又比較符合情理,連豬八戒、沙僧這些從天上貶下之神都辨不出,作為凡人的唐僧,其人妖不辨就完全可以理解;同時,從世俗的眼光來看,唐僧似乎有些是非不分,有些喪失立場,但從佛家的眼光來看,孫悟空不但不該打殺齋僧念佛的一家善人,甚至連草寇也不該隨意打殺,因此,唐僧念緊箍咒驅逐濫殺“好人”的孫悟空,正符合佛家的宗旨,是慈悲向善的表現。冤枉了忠心耿耿的孫悟空,狠念緊箍咒并將之驅逐出取經隊伍,也就情有可諒,不必深責。

      二、行為難喻,對敵慈悲對友刁:郭沫若獨特論斷今釋

      從表面上看,上述理由足可以對唐僧驅逐孫悟空作出比較合理的解釋。可是如若對文本細讀深推,卻發(fā)現有幾個問題難以解釋:豬八戒為什么要唆嘴?唐僧又為什么要聽豬八戒的攛掇?沙僧在整個過程中為何一語不發(fā)?孫悟空在車遲國打殺了兩個道人、一個監(jiān)斬官,唐僧為何不念緊箍咒,甚至連一句責怪的話也沒有?孫悟空兩次返回取經隊伍后,唐僧為什么就不再堅持原則了?如果由這些問題反推,就會發(fā)現,唐僧驅逐孫悟空的行為確實有些難以理解,也即是說,僅僅用“肉眼凡胎”和“慈悲情懷”是遠遠解釋不了唐僧驅逐孫悟空這一行為的。我們認為,唐僧此行為,還真被郭沫若說中了,那就是:“對敵慈悲對友刁”。

      在行往西天的路上,對取經事業(yè)構成阻礙的因素有很多,但食人之妖魔才應該是真正的敵人。雖說儒家宣傳“眾生平等”,但妖魔就該打殺,這一點,在第56回孫悟空因為打殺了一伙強盜被唐僧驅逐之后去向觀音菩薩哭訴時,觀音已經說得很明白:“草寇雖是不良,到底是個人身,不該打死。比那妖禽怪獸、鬼魅精魔不同。那個打死,是你的功績;這人身打死,還是你的不仁?!盵3]p506可是在唐僧那里,有時是“人妖顛倒是非淆”,有時卻是明知是妖,也混淆是非,對敵人濫發(fā)慈悲。

      其一、人們都認為唐僧人妖不分是由于肉眼凡胎,不具備識別能力,對白骨精可能不知是妖,對杏仙明知是妖,仍表示憐惜之情。但只要細看三打白骨精的整個過程,就不難發(fā)現此見解值得商榷。首先,白骨精是妖并非無跡可尋,她幻化的村姑被打死之后籃子里的食物變成癩蛤蟆和蛆蟲、妖精徹底“斷了靈光”之后背上顯示的“白骨夫人”就是明證,雖然豬八戒在旁邊唆嘴說是孫悟空的“障眼法”,但如果唐僧只要仔細思考一下孫悟空打殺白骨夫人和豬八戒唆嘴的動因,就能作出合理的判斷;再有就是當白骨精幻化成年滿八旬的老婆婆哭過來尋女兒時,孫悟空說“那女子十八歲,這老婦有八十歲,怎么六十多歲還生產?斷乎是個假的”就足以證明一切,作為唐僧,自能想通其中道理。其次,豬八戒的唆嘴是別有用心的,他其實知道一家三口是假,白骨夫人是真。孫悟空被趕走后取經隊伍被困于黃袍怪,白龍馬要求他去花果山請孫悟空回來解救時,他明白地說:“那猴子與我有些不睦。前者在白虎嶺上,打殺了那白骨夫人,他怪我攛掇師父念緊箍兒咒。我也只當耍子,不想那老和尚就真的念起來,就把他趕逐回去?!盵3]p269豬八戒、沙僧雖說是上天貶下之神,但由于沒有火眼金睛,分辨能力比唐僧也就強不到哪里去,他們能分辨得出,唐僧也就可能分辨得出。唐僧之所以寧肯相信妖精和豬八戒,不愿相信孫悟空,除了有更深層次的原因以外,其中一個原因就明知是妖也覺得可愛,也值得憐憫。在荊棘嶺上,當豬八戒在孫悟空的指示下要除掉那長得“不亞當年俏妲己”而又充滿雅趣的杏仙時,唐僧進行阻止,直到孫悟空說“師父不可惜他。恐日后成了大怪,害人不淺也”才作罷,也是他對敵慈悲的一個例證。

      其二,對無辜受害者的不管不顧反證了對敵人的慈悲

      唐僧對妖怪的憐惜如果說是出于佛家的慈悲情懷,那么有些事情看來就全然不是那么回事。第47回到第49回里,唐僧一行四人借宿于通天河邊的陳家莊,碰到鯉魚精靈感大王在禍害人間——吃童男童女,孫悟空和豬八戒雖然暫時趕走了妖怪,解救了一對童男女,可畢竟妖怪未除,取經隊伍走后,他還會來繼續(xù)禍害人間,唐僧不可能不懂得這個道理,可當一聽到通天河被凍住以后,他馬上就要帶著幾個徒弟前行,置河邊無辜的受害者于不顧。作為一名虔誠的佛教徒,唐僧的行為確實與佛家的宗旨相違背。與此相較,他對白骨精、杏仙一類的妖怪——取經路上的真正敵人,可謂慈悲有加。

      而對待最忠實的朋友——自己的保護者孫悟空,唐僧卻是百般刁難。孫悟空是西天取經路上才智過人、本領高強的斗士,具有堅忍不拔的戰(zhàn)斗意志。尤其是他對取經事業(yè)忠心耿耿,對唐僧更是感恩戴德,無限依戀,九死一生之際口里首先叫的是“師父”,被冤枉驅趕時不是發(fā)泄憤怒,而是“凄凄慘慘”,“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墜淚”,真如白龍馬所說“是個有仁有義的猴王”,是唐僧西行最可依賴的對象??煞从^唐僧,在驅逐孫悟空時卻做得絕情絕義,說其“對友刁”一點也不為過。

      其一,明知孫悟空的出發(fā)點是為了保護自己,卻不肯細思其行為之動因。孫悟空打殺了“人”,自會有其緣故,不會無辜行兇,唐僧應該明白孫悟空的行為是為了保護自己,對其行為應該有一個思考和判斷,不該一次得罪就忘記了所有的好,功勞再大也抵消不了一次過錯。難怪孫悟空在第二次被逐時要向觀音菩薩哭訴:“縱是弟子不善,也當將功折罪,不該這么逐我。”

      其二,緊箍咒念得太狠,毫無惻隱之心。孫悟空打殺白骨夫人幻化的三個人身,唐僧就念了三次緊箍咒,其中打殺妖精幻化的八旬老婆婆時,“唐僧一見,驚下馬來,睡在路旁,更無二語,只是把緊箍兒咒顛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憐把個行者頭,勒得似個凹腰葫蘆,十分疼痛難忍?!盵3]p243雖然不像郭沫若說的“咒念金箍聞萬遍”,卻也已疼得孫悟空滿地打滾,死去活來。

      郭沫若“對敵慈悲對友刁”的說法雖然不是針對《西游記》文本中的唐僧,并且他也對自己的“偏激”看法予以“檢討”,但從我們對文本的深入挖掘來看,他也許是無意中的一句話卻恰恰說中了唐僧驅逐孫悟空這一行為的要害。對敵慈悲本屬錯誤,因為“妖為鬼蜮必成災”,而對友刁狠更是不該,因為它會令兢兢業(yè)業(yè)的有功之臣寒心。

      三、外愚內敏,尷尬面前心失衡:唐僧心態(tài)的世俗蘊涵解讀

      如果單從“三打白骨精”這一回故事來看,唐僧“對敵慈悲對友刁”的行為確實頗令人費解,其實如果聯系整個《西游記》文本,尤其是西行途中在三打白骨精之前主要發(fā)生的四圣試禪心和五莊觀毀壞并救活人參樹兩個事件,則不難找到答案——都是較勁惹的禍。

      1.孫悟空自高自大的性格及睥睨一切的狂傲表現讓高傲的唐僧頗感損威。

      在種種困難面前,孫悟空不怕苦,不怕累,隨機應變,百折不撓,表現出積極樂觀的戰(zhàn)斗精神??墒?,盡管有緊箍咒,他大鬧天宮時那桀驁不馴的性格在取經路上仍然沒有多大改變,只是表現的程度和方式有所不同。他自高自大,誰也不放在眼里,經常說唐僧“膿包”,喊豬八戒“呆子”;同時,孫悟空能任勞,但卻不能任怨,聽不得指責;再加上喜歡賣弄,不顧別人的感受,如五莊觀偷吃人生果,推倒果樹,只管自己出氣而讓唐僧受苦就是明顯的例子。這些,都讓身為御弟和取經帶頭人、正宗佛家弟子的唐僧感覺威嚴受損而難以接受。

      2.孫悟空嫉劣如仇的性格及促狹使壞的過激行為讓他人深覺尷尬。

      嫉惡如仇,是一種美好的品格,可是在孫悟空身上,還有嫉劣也如仇的性格特點,具體的表現就是對待別人的缺點不是正面規(guī)勸引導,而是促狹使壞,故意將之引向惡的一面,深怕別人的缺點表現不充分。如:在“四圣試禪心”這次行動中,明知道是佛仙點化,卻故意促成豬八戒上當。這也罷了,萬不該在事后說明真相:“昨日這家子娘女們,不知是哪里菩薩,在此點化我等,想是半夜里去了,只苦了豬八戒受罪。”[3]p209唐僧聽了未必不直冒冷汗,沙僧肯定也大為不滿,豬八戒更不用說。讓別人狼狽肯定會給自己埋下禍根,這就是為什么在三打白骨精時唐僧狠命念緊箍咒、豬八戒不停唆嘴、沙和尚一語不發(fā)的真正原因。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唐僧身份特殊,所受的教育也與世俗之人迥異,但其心態(tài)卻與世俗之人沒什么不同。從三打白骨精時孫悟空的被逐,我們可以想見其心態(tài):

      心態(tài)一,要證明自己是取經隊伍真正的領頭人:誰是取經隊伍的真正領頭人?這個問題必須明確。你打殺妖精沒有錯,打殺了人也沒大錯,不必較真;錯在你在我阻攔的情況下不給我臉面,讓我難堪,那是必須較真的。就算你是對的,你那種自以為是的態(tài)度也叫人接受不了。

      心態(tài)二,要證明自己是不二的佛家弟子:你要打殺人,別讓我知道呀,如果我不作出一點姿態(tài)來,怎么向佛祖交代,又怎么遮住外人之口?

      心態(tài)三,找到報復孫悟空的最佳機會:你經常藐視我,讓我尷尬,別讓我逮著機會。

      此外,孫悟空身上好打好殺的性格舉動讓自私的唐僧怕佛家怪罪、怕災禍上身。

      “你在這荒郊野外,一連打死三人,還是無人檢舉,沒有對頭。倘到城市之中,人煙湊集之處,你拿了那哭喪棒,一時不知好歹,亂打起人來,叫我怎的脫身?”[3]p245

      游國恩等編的《中國文學史》對唐僧的評價也有這樣的說法:“可是保護他的孫悟空,只要主動尋妖除怪,就被他罵作‘無心向善之輩,有意作惡之人’。原來他自己害怕妖精,又怕別人去斗,去殺,會惹出禍來。”[4]p113

      從這些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唐僧并非真正的“愚氓”,而是外愚內敏。既要保證自己在取經隊伍中的核心地位,又要證明自己虔誠的向善之心,又不能使災禍上身。可是只要有孫悟空存在,這些就無法保證,反而常常使得自己狼狽不堪。因此,“咒念金箍聞萬遍”,把孫悟空驅逐出取經隊伍,在唐僧就勢所必然。從孫悟空這個角度來講,其被逐是遭到唐僧、豬八戒積怨已久之后近似瘋狂報復的結果,是自己對他人身上的劣根性一概嫉之如仇的促狹性格將唐僧逼入尷尬的境地、從而使得唐僧的心態(tài)嚴重失衡所致。

      [1]李志梅·《西游記》中的唐僧——一個“雞肋”人物的再剖析[J],運城學院學報,2003,(4).

      [2]費枝美、季世昌.毛澤東詩詞新解[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3.

      [3]吳承恩·西游記[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4]游國恩,王起,蕭滌非,等.中國文學史(第四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4.

      猜你喜歡
      白骨妖精白骨精
      妖精的音樂會
      趣味(語文)(2021年10期)2021-03-09 03:16:10
      妖精的跳棋
      趣味(語文)(2020年10期)2020-07-21 05:32:00
      妖精的音樂會
      無題
      滇池(2019年1期)2019-02-14 02:36:54
      在下雨的夜晚遇見妖精
      趣味(語文)(2018年11期)2019-01-14 01:12:56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贡觉县| 鹿泉市| 临朐县| 丹阳市| 桐柏县| 平陆县| 平潭县| 诸城市| 辰溪县| 青川县| 峨眉山市| 千阳县| 屏边| 九江市| 买车| 呈贡县| 鲁甸县| 金阳县| 蒲江县| 桃源县| 莲花县| 错那县| 新化县| 吴江市| 景宁| 台江县| 日喀则市| 沙洋县| 房山区| 遂宁市| 旌德县| 砚山县| 福建省| 清流县| 金门县| 广德县| 青浦区| 方山县| 塘沽区| 宝山区| 腾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