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然 史立平
(沈陽師范大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院)
提高教師教學研究能力的思考
◆劉浩然 史立平
(沈陽師范大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學院)
在新的課程改革中,教師不再只是單一的傳道者,也不再只是課堂教學的中心,這種角色的轉(zhuǎn)變不僅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要求教師應具有一定水平的教學研究能力。本文分別從教師、學校、社會三個方面對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的提高進行了簡要的思考:教師對其角色的轉(zhuǎn)化意識應有深刻的認識;學校應積極配合課程改革的需求為教師提供提升的機會與空間;社會同時應為學校和教師提供更多的平臺以幫助教師的自我提高。
課程改革 教學研究能力 教師潛能
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以前單一的教書匠變成了如今多元的組織者、研究者、引導者,等等。如此豐富的身份轉(zhuǎn)化,對從事一線教育的教師而言無疑是一次很大的挑戰(zhàn)。如何在教學工作中有效地發(fā)揮出教師的潛能,使教學活動能夠不斷充實完善,是我們所應考慮的問題,以下我們將從幾個方面談談以下如何提高教師教學研究能力。
縱觀中學教育的整個體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承擔的角色是舉足輕重的。如何將教師的作用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是值得我們深思和揣摩的。
任何教師應清楚自己的宏觀與微觀任務。宏觀而言,身為一名教師應清楚地遵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基本準則。微觀而言,每一位教師所教的科目不同,對于自己的科目,根據(jù)具體的課程標準,應具體而論。此處就以高中生物為例簡要討論以下高中生物教師可從哪些角度為自己的角色定位。
(1)高中生物是科學課程領域的一個分支。因此身為生物教師應對科學課程的教學理念有清楚的認識。唯有此,才能在學生了解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綜合認知能力。據(jù)此,生物教師應該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和視野來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不僅對本學科相關內(nèi)容要有高深的研究,更要在教學過程有高屋建瓴的組織與引導。
(2)高中生物所涉及的內(nèi)容除了對進一步深造的學生有所幫助外,更多的內(nèi)容涉及到了我們生活中很多方面。因此生物教師不僅僅是在傳授看似只為了考試的知識,而是在從生物的角度與學生進行生活、生存相關的深層次交流。如若生物教師能夠意識到這一點,相信對其自身研究動力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
相信每一位從事一線教育的教師在踏入事業(yè)的第一天起都有為自己設置目標,但隨著諸多因素的影響,一些教師的目標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一些教師卻始終如故。在此我們不討論目標為何會發(fā)生變化,只討論一下教師應如何較為理性的規(guī)劃自己所從事的事業(yè)目標。
無疑,發(fā)自內(nèi)心從事一線教育事業(yè)的教師均想成為優(yōu)秀的教師,但如何成為優(yōu)秀教師這個問題應該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是只有熱情就可以成就自己的。因此,每一位教師都應從理性的角度出發(fā)為自己設置一個長遠的目標,以便鞭策自己的教育生涯;同時也需要在每個學年、每個學期、每個月、甚至每周、每天都應為自己設置可行的短期目標與計劃。
這一點是想從變化的觀點為教師尋找到一種進步階梯。如今教師職業(yè)中變化的因素非常多。一方面,隨著時代的快速的發(fā)展,教學中的客體——知識更新的速度遠超過人們的想象,因此固步自封的對待所教授的知識內(nèi)容的觀點顯然已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中的另一主體——學生在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中,其身心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因此教師應時刻關注社會的發(fā)展對不同學生個體的影響。這樣既不斷關注、研究客體又不斷深入了解主體,以作為教師夯實的研究基礎,相信教師會在自己熱愛的事業(yè)中更加游刃有余的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從師身之源有所改善,遠不能有效鞏固、提升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因此還需要一個能夠有效的大環(huán)境——引流之樞紐。在此,學校作為其中一個主要的樞紐則可使千千萬萬的教師在合理的管理和領導下,一步步邁上更高的臺階。
學校是教師工作和體驗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教師自身不僅要不斷地成長,學校亦是,只有兩者互相督促、共同進步,方可建立和諧進步的教育體系。
因此,首先身為學校主管者,應在教育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校與師的態(tài)度。教師與學校之間是共進退的,只有同時擁有了不斷進步的教師和有助于教師發(fā)展校園文化,學校教育才可能生機勃勃,否則,任何一方的短缺都將會導致學校教育的止步。
其次,學校主管者應平衡校內(nèi)與校外之間的聯(lián)系。我們的學校教育不應是完全脫離社會的書本教育。正如上文所述,如今科技發(fā)展已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因此教師不僅可將其引入課堂與所學內(nèi)容相互聯(lián)系起來,學校亦可根據(jù)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實際參觀和參與等行動,對知識與生活有較為直觀和深刻的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開闊了學生自身的眼界,也為教師的成長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空間與資源。
以上分別從教師和學校兩點討論了對教師教學研究能力提高的幫助,除此之外,還有社會這個大資源庫可以不斷提升教師的能力。
首先,各省市的師范院??蔀榻處煹陌l(fā)展提供了深刻的理論研究,因此教師在學校的安排下可以定期的獲得專業(yè)的深造。
其次,社會上各種有關教育的培訓和會議,也為教師提供了一個了解同行所從事的教育研究平臺。在此教師可以互相交流、溝通學習、鼓勵督促,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進步,從而使得教師隊伍更加專業(yè)深刻。
綜上,筆者僅從教師、學校、社會三個方面討論了如何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能力,而要全面提高教師在教學上的研究能力絕非僅此三者。但此三者在提高教師教學研究能力方面猶如中流砥柱,只有教師自身有意識地不斷提高自我的教學研究能力;學校積極地為教師提供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和氛圍;社會充分地為教師提供各種深造和交流的平臺,相信在提高教師教學研究能力上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高濱鶴.對中小學教育科研協(xié)作體若干問題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0,(4).
[2]古麗萍,李森.教師教育研究能力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J].基礎教育,2009,6(11).
[3]胡艷.中小學教師行動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信息,2008,(19).
本文系2010年遼寧省教育廳科研項目“3+1”培養(yǎng)模式下高師理科教育實習模式構(gòu)建與實施的探索(項目批準號:W2010403)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