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宋長城
“開放式”教學在《機械制圖》課程中的應用
黑龍江 宋長城
“開放式”教學,源于20世紀30年代美國進步教育學派的教育主張,70年代流行于世界各國?!伴_放式”教學主要特點是教學過程不拘泥于固定程式,課堂設置也不是固定結構。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主要是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情境”,為他們提供充分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實踐證明,“開放式”教學,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教育”和“重個性發(fā)展”從而提高學生素質的良好渠道。
“開放式”教學的基本要求是要學生都“動”起來,其前提是學生具有一定基礎。語文、數(shù)學等學科,學生在初(高)中教學過,應當說是有一定基礎的,是有利于“開放”的;而《機械制圖》則不然,可以說學生一點基礎都沒有,要他們“動”起來難度相當大。特別是學習制圖課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空間想像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這對于沒經(jīng)過任何生產(chǎn)實踐活動的中學畢業(yè)生來說,難度就更大了。筆者把“開放式”教學能激發(fā)學生興趣這一功效作為對制圖課教學改革的切入點,進行了改革嘗試。
“開放”不是放任。它由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構成:一是目的要求或定義定理,一般由教師進行;二是“開放教學”,由學生進行;三是總結盟、鞏固,由教師或教師與學生同時進行。第一與第三環(huán)節(jié),只占少量時間,而第二環(huán)節(jié)要占大量時間。
第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指出理論依據(jù)——“截交線”的兩個基本特征。
①“截交線”為封閉的平面圖形;②“截交線”既在截平面上,又在立體表面上,是截平面與立體表面的工作服線,截交線上的點均為截平面與立體表面的共有點;因此,求作截交線,就是求作截平面與立體表面的共有點和共有線。
在給出上述定義時,同樣須用模型教具進行直觀講解,使學生看得見,摸得著,以助其建立空間概念。
第二環(huán)節(jié),“開放式”教學。
——發(fā)放模型。發(fā)給學生每人一件小模型,這些小模型都是往屆學生做的留給學校的紀念品,形狀各異,尺寸不同;
——學生自行觀察。學生觀察自己拿到的模型是什么種類的平面立體(柱、錐、臺等),由幾個平面圍成等;
——學生自行測量。學生測量小模型(平面立體)空間尺寸;
——學生自行作圖。學生自己確定比例,自定尺寸和模型擺放位置,選擇視圖,開始作圖;
——學生自行求作截交線。學生自行確定截面位置,結合模型實際,在自己的三視圖上求作截交線;
學校建有先進圖書館,藏書2萬多冊,建有數(shù)字校園網(wǎng),研究資料充實、豐富,查詢方便快捷;擁有一流的教育信息化設施,校園網(wǎng)絡系統(tǒng)速度快、容量大、覆蓋全,擁有高效的網(wǎng)絡教學和信息管理平臺。物質條件保障有力,為教改的開展與實施提供了強大硬件支撐。
——學生自行驗證理論。學生以自己所作的截交線,難截交線的兩個特征,或以截交線的兩個特征來檢驗自身視圖是否正確。
以上各個步驟,在全班學生中同時進行。其間教師作巡回指導和隨時答疑,以防止個別學生陷入誤區(qū)或走彎路。
這種“開放式”教學,有幾點較好的效果:
第一,面對直觀的研究對象(小模型),學生一下子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情緒高昂,大大提升了學生的主動性。
第二,形狀各異、人手一份的小模型,本身就具有“個性”特征,既避免了相互抄襲,又發(fā)揮了個人想象力,有利于學生個性發(fā)展。
第三,視圖尺寸自定,截面選擇自定,為發(fā)揮學生創(chuàng)造性提供了空間和機遇,其想象力不斷豐富。有的學生為驗證截交線特征(性質),找來土豆或粉筆,用小刀削成小模型一樣形狀,然后再用刀作切面將其切開,使截交線直觀地擺在自己面前。這本身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第三環(huán)節(jié),總結、鞏固。
選擇兩三個具有代表性視圖的作者上臺,在黑板上作本人三視圖、截平面和截交線,并邊作邊當眾講解。這一作法再次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致,出現(xiàn)了爭先恐后的局面。最后,教師本人或找一兩名學生對照黑板上某視圖,再次驗證截交線的特征(性質),達到鞏固新課的目的,以提高學生繪圖和識圖能力。
“開放式”教學,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
首先,教師必須通曉本專業(yè)領域知識,做到“術業(yè)有專攻”。由于《機械制圖》課是技術基礎課,本身又具有為專業(yè)課服務的功能,所以教師必須掌握相關專業(yè)知識,講課時才能有的放矢,令人信服。
其次,教師必須博采眾長,拓寬知識面?!伴_放式”教學本身就會涉獵到諸多知識領域,有時學生也會提出課本以外的許多問題,要做到“開放”,教師必須在“知識面”上有充分的儲備。
再次,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教師不但自己要創(chuàng)新,也必須善于捕捉和肯定學生的“創(chuàng)新火花”,為學生的成長創(chuàng)設“創(chuàng)新情境”。
最后,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yè)道德?!伴_放式”的課堂教學本身就要求教師有高度責任心,課前對各種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要做到充分預想、預測,發(fā)給學生的每個模型,教師都要認真“備一遍課”;學生程度參差不齊,有的甚至會提出很幼稚可笑的問題,教師必須不厭其煩地一一作答,切不可傷了他們的自尊心,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學習情境。
“開放式”教學既是一種教學模式,更是一種教育思想?!伴_放式”教學的應用,為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一片新天地,使其成為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一個良好載體。在教學實踐中再輔以各種教改新法,定會使素質教育不斷開花結果。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技師學院)
(編輯 李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