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娥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蘭州730050)
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診斷艾森曼格綜合征的臨床價值
馬秀娥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甘肅蘭州730050)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對艾森曼格綜合征常見先天性心臟病的種類及發(fā)展轉(zhuǎn)歸進行探討,為臨床提供診斷及治療依據(jù)。方法對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的方法進行檢查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中檢出的32例艾森曼格綜合征進行分析。結果32例艾森曼格綜合征患者均為重度肺動脈高壓。結論艾森曼格綜合征患者已形成重度肺動脈高壓,大部分患者已失去手術治療時機;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是艾森曼格綜合征首選的、有效而又無創(chuàng)的診斷技術,對判斷能否采用手術治療可以提供可靠依據(jù)。
先天性心臟??;艾森曼格綜合征;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
一些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因為分流量的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肺動脈高壓。當肺動脈高壓達到一定程度時,左向右分流會轉(zhuǎn)變?yōu)橛蚁蜃蠓至?,持續(xù)的右向左分流會導致患者相繼出現(xiàn)持久性紫紺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臨床上稱之為艾森曼格綜合征。
1.1 資料
本組行先天性心臟病檢查的患者中檢出艾森曼格綜合征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齡6~73歲,平均38.3歲。
1.2 方法
采用ATLHDI3500型彩色超聲診斷儀及GE Vivid 7型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MHz,2~4 MHz?;颊呷∑脚P及左側(cè)臥位,取胸骨旁左心長軸、大動脈短軸、心尖四腔心切面等常規(guī)切面檢查,行M型、二維及彩色血流顯像及多普勒顯像,發(fā)現(xiàn)患者除原有的左向右分流的表現(xiàn)外,尚有右向左分流信號,估算肺動脈收縮壓大于30mmHg,且有肺動脈高壓的相應表現(xiàn),即可確診。
32例患者中,室間隔缺損(VSD)22例,動脈導管未閉(PDA)5例,右室雙出口(DORV)2例,房間隔缺損(ASD)3例。VSD患者缺損18~30mm,平均23mm;ASD患者缺損25~42mm;PDA患者導管長與寬分別為8~11 mm、7~10 mm;1例DORV為艾森曼格型。肺動脈高壓均為重度(即肺動脈收縮壓為70 mmHg)以上,同時伴有中至重度的肺動脈瓣及三尖瓣反流,其他瓣口有不同程度的反流,并伴有其他各房室擴大的征象。
艾森曼格綜合征又稱肺動脈高壓性右向左分流綜合征。是指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由于肺血流量增多,發(fā)生肺小動脈痙攣,內(nèi)膜增厚及管壁硬化,血流阻力升高,導致肺動脈收縮壓升高,引起阻力型肺動脈高壓,進而導致右向左分流,出現(xiàn)持久性紫紺。常見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臟病有PDA,主-肺動脈間隔缺損,大的VSD,也可見于房室管畸形,永存動脈干及右室雙出口并有大的VSD,無肺動脈狹窄亦可引起,而ASD患者則較少出現(xiàn)。臨床表現(xiàn)為紫紺呈持久性且進行性加重,可合并肺部感染性心內(nèi)膜炎、腦膿腫及難以控制的心衰,有些則可突然咯血而死亡[1]。本研究22例VSD患者中,缺損為18~30mm,平均23mm,平均年齡23歲(18~61歲);PDA患者年齡23~35歲(平均27歲),均為粗大導管;ASD患者年齡29~73歲(平均46歲),缺損在25~42mm,均為平均年齡大且缺損大的患者。
彩色多普勒、聲學造影可發(fā)現(xiàn)缺損處的持續(xù)的右向左分流的血流信號,并利用血流動力學原理來估測肺動脈收縮壓??傊?,艾森曼格綜合征除嬰幼兒期可進行根治術外,一般不宜手術治療。故對先天性心臟病應盡早診斷,早治療,以免錯過手術治療時機。一般情況下,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無疑是艾森曼格綜合征首選的,有效而又無創(chuàng)的診斷技術,對于判斷能否采用手術治療提供可靠依據(jù)[2]。
[1]趙升陽.先天性心臟病現(xiàn)代診斷[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1.
[2]張青萍,李泉水.現(xiàn)代超聲顯像鑒別診斷學[M].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蕢
R195
B
1671-1246(2012)12-01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