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學院 動漫學院,福建 武夷山354300)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漸繁榮,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扶持,國產動畫市場迎來了飛速發(fā)展的大好時機;國內開設動漫專業(yè)的院校以及動漫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筍一般蓬勃興起,動畫片成品呈現幾何級數增長,可是數量并不代表質量,我國現今動畫和美、日等動漫發(fā)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這就需要我們對其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和探討,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意義所在。
中國動畫的發(fā)展是近些年來備受社會所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曾幾何時,當我們打開電視機,日本動畫《櫻桃小丸子》、《名偵探柯南》、《蠟筆小新》,以及美國動畫 《貓和老鼠》、《獅子王》、《唐老鴨和米老鼠》等動畫總是擔當著我國電視屏幕的主角,不可否認,曾經我國好幾代的少年兒童們便是在這些美、日所提供的“精神糧食”中成長起來的,國外動畫所特有的內容與風格,給無數的中國兒童帶來了深刻的影響。近些年,隨著國際化合作的加強,“地球村”時代的全面來臨,日、美等國動畫更是大舉進攻我國動畫市場,排擠著甚至制約著國產動畫的發(fā)展。發(fā)達國家“強勢”的文化進攻,使得他們掌握了足夠的主動權。中國歷史曾經用血淋淋的代價教會了我們“落后就要挨打”,這樣的道理在這場無煙戰(zhàn)爭中依然體現得淋漓盡致,目睹動畫發(fā)達國家對我國動漫市場的肆意刮分,對我國文化資源的肆意擄奪,這就像一顆炸彈,炸醒了無數沉睡中的中國動畫人,在惡劣的競爭環(huán)境下,國產動畫如何在這場以“文化”為主題的戰(zhàn)爭中,扭轉頹廢的局面,是擺在當今中國以及中國動畫人面前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為此,我們打出了“振興民族動畫”之口號,國家文化部也出臺了一系列關于關于扶持國產動畫發(fā)展的相關政策。為培養(yǎng)更多高技術人才,國內400多所高校也都紛紛開設了動漫類的專業(yè)以及相關專業(yè),另外還涌現出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動畫軟件培訓機構。這些對于振興國產動畫,的確鼓舞人心,同時也功不可沒,近幾年,國內出現了不少優(yōu)秀的動畫作品,其中《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動畫就是一部極成功的代表作,該系列動畫自從2005年播出以后,前后陸陸續(xù)續(xù)已在全國近50家電視臺熱播近500集,并且長盛不衰,極受歡迎。更可喜的是該系列動畫電影《牛氣沖天》、《虎虎生威》、《兔年頂呱呱》也連續(xù)三年創(chuàng)造了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的奇跡,打破了 “國產動畫總是賠錢的鐵律”,然而,國產動畫電影長期低迷卻又是不爭的事實。據有關數據統計,自2006年以來,動畫電影票房占中國電影票房的市場雖已從7%提升到17%,然而80%的票房是海外動畫電影所創(chuàng)造的。國產動畫電影數量在增加,能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的卻屈指可數。[1]
為振興國產動畫,促進產業(yè)的形成和發(fā)展,政府及相關部門自2005年起每年都在杭州舉辦 “中國國際動漫展”,吸引著無數中國動畫人的目光,每年的杭州動漫展,都極具代表性,首先代表著中國當代最前沿的動漫技術。其次展示著每家企業(yè)的發(fā)展方向和最杰出的代表作品。該動漫展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已是一年比一年豐盛,一年比一年壯觀,尤其是今年的杭州動漫展,更是展現出一片“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讓無數中國動畫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晌覈鴦赢嫯a業(yè)的發(fā)展當下還存在很多不足,透過杭州動漫展,可明顯的感受到國產動畫發(fā)展中的誤區(qū),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國產動畫對民族風格的舍棄。走進杭州動漫展館,我們可以看到日本“美少女“一類時尚造型的影子,也可以看到西方《白雪公主》般迪斯尼的影子,還可以在許多企業(yè)的代表作中看到中國式的“高達”、“變形金剛”。所有參展的動畫中。幾乎看不見富有我國典型民族特色的“中國氣派”動畫作品。對民族風格的舍棄,無疑是巨大的損失,走遍動漫展館,我們很少能看到如 《大鬧天空》、《鐵扇公主》、《驕傲的將軍》中那種生動的裝飾造型、對比強烈的色彩、高超而精美的畫功,更看不見如《牧笛》、《鷸蚌相爭》、《小蝌蚪找媽媽》中那種中國動畫中最寶貴的傳統——“寫意”和“神似”的水墨動畫。許多國產動畫創(chuàng)作理念的偏差、對國外動畫感覺的崇尚而又舍棄我國民族傳統特色風格,使得近年來國內所制作的大量動畫中,很少出現讓人記憶猶深的造型或情節(jié)的動畫作品。
第二,對國外創(chuàng)作題材與手法的盲目跟風。很多人認為近代中國動畫與國外動畫相比,落后的最大原因是資金和創(chuàng)作技術與手法上的不足,所以應該在追加投資的同時,也要加大力度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借鑒國外動漫發(fā)達國家的創(chuàng)作手法。但由于許多中國動畫人在學習的同時存在許多誤區(qū),加之對外國的文化理解不透,題材盲目跟進與濫用,創(chuàng)作理念存在偏差,甚至把“借鑒”當做了“復制”,這種不科學的生搬硬套,使得我國如今大部分企業(yè)所創(chuàng)作的動畫與國外2D與3D里畫面和情節(jié)的完美結合存在很大差異,顯得不倫不類。過于追崇國外創(chuàng)作題材與手法,丟失了我國自己的本土元素和傳統民族風格,導致真正能拿到國際大舞臺上去相媲美的作品少之又少。不得不讓人想起前國際動畫協會主席、美國動畫家哈拉斯曾言:“你們的動畫片應該保持自己的中國風格,不必去學習西方;如果你們的動畫片拍得和美國一樣,那還用你們去拍嗎?”[2]
第三,現代營銷模式轉型的不成熟。曾經的中國已經習慣了計劃經濟時代,所以在從計劃經濟時代轉入市場經濟時代的過程中,國產動畫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動畫發(fā)達的美、日、韓等國家,早已形成了較完善的營銷運作模式,在國門大開的今天,沖擊著我國廣闊的動畫市場。而我國現今的動畫業(yè),無論是從動畫片的開發(fā),還是走向市場,亦或是動畫衍生產品的開發(fā),都還沒有形成自己完善的體系。通過本次的杭州動漫展,我們看到了太多的不足,很多企業(yè)有了產品,卻無市場。有了市場,卻無品牌。我們看到許多企業(yè)開發(fā)的動漫衍生產品,都無自己的內涵,更沒有特色和亮點,導致很多企業(yè)的商品展示區(qū)都無人問津。有些給人的感覺只是為了走“衍生產品”這個“過場”而生產,純粹的“為了生產而生產”,有的企業(yè)衍生產品不錯,可影像光盤、版權、漫畫等又未跟上,各家企業(yè)都在探索現代營銷模式的轉型,可真正走向成熟的屈指可數。當然,本次動漫展中也不乏成功的、優(yōu)秀的企業(yè)代表,《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營銷運作模式就是成功之典范,但更多的動畫企業(yè),還處在初級的探索階段。
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國家發(fā)展、民族振興,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力量,更需要強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靈魂,是一個民族真正有力量的決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響一個國家發(fā)展的進程,決定一個民族的命運?!盵3]中國是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名族幾年前所沉淀下來的優(yōu)秀文化遺產,為豐富世界文化遺產做出了極其重要的貢獻。近年,中國自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國門的大開,國際間的頻繁合作與交流,極大地推動了我國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文化的繁榮。如今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已不斷提高,形成了更多自主創(chuàng)新的精神。思想開放,理念新穎,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動漫是創(chuàng)意文化的一種載體,也是一種當代人不可或缺的文化娛樂產品,在動漫產業(yè)已成為文化產業(yè)中最具活力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的今天,自然成了各級政府和各大投資商的優(yōu)先選擇及優(yōu)先發(fā)展的產業(yè),直接促進著文化的繁榮;然而正是在這繁榮的背后,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工具理性主義盛行扭曲了傳統的危機。當今中國,在市場經濟體制作用下,喚起了人們對利益的追求,財富成了成功者的化身,貧窮成了無能的代名詞。為獲得利益的最大化,現在工具理性主義在潛移默化中被膨脹起來,市場規(guī)則成了各行各業(yè)迅速發(fā)展的普遍真理,它在某種意義上對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人的解放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它在向現代化的轉型中,以客觀、公正、合理的懷疑性方式激發(fā)著人們的自由平等意識,隨之助長起來的即是利益的交換原則。然而,工具理性主義不承認人的情感,不承認非理性因素在社會發(fā)展中的意義,人與人的關系極容易被納入等價交換的規(guī)則中,這對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是非評判標準、和諧理念則提出了挑釁。人與人的親情和友情在市場規(guī)則下異化,情感與道德被金錢所腐蝕,人們只認可市場的指令。于此相聯系的是,許多時代相傳的優(yōu)良習慣和民風,以及許多體現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遭到了無情的毀滅,或被當作謀利的手段而中斷了傳承和發(fā)揚。文化作為一種人們的思維和行事方式,已滲透到了社會的各個領域,動漫作為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一種文化載體,在工具理性主義盛行的今天,無疑遭到了發(fā)展上的巨大阻礙。
第二,功利化和短期行為普遍發(fā)展導致文化浮躁。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功利主義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成了推動了文化的發(fā)展的動力源泉。一方面,當代大學為了爭取重點學科,博士點或者研究經費,培養(yǎng)一流學者不惜弄虛作假,所謂的“文化大腕”、“著名藝術家”隨處可見,然而究其論著、作品,卻又膚淺而喪失內涵,經不起學術的拷問。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工作壓力和競爭壓力的加大,使得許多人感到迷惘和無所適從,導致而來的便是尋找情感的宣泄和感官的滿足,人們開始把希望寄托到文化娛樂產品。由此,許多文化事業(yè)單位或者制作傳播公司開始想盡百般功夫,尋找能滿足消費者的娛樂題材,出現了許多惡俗然而確實又是能娛樂觀眾的文化產品,近幾年那些“無厘頭”、“低趣味”的動畫片即是典型的代表之一;這類產品,一旦成功則形成壟斷之勢,自鳴得意,獨斷專行。另外受于利益的驅使,一人成功,群起而效之,導致文化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文化產品在這種發(fā)展趨勢之下必然失去了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和追求真善美的品格。這些都是短期行為的表現,必將導致文化的浮躁,在相當大程度上,制約著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與進步。
第三,西方文化的沖擊左右價值理念的形成。在改革開放的春雷中,國人思想開放,精神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不斷提高,WTO的加入以及與國外文化的頻繁交流,如今的中國早已從傳統的觀念和封閉的體制中解放出來,人們愿意并且渴望接受新的知識、新的理念。在媒體廣告及各路途徑的引導下,西方文化和價值理念對我國傳統價值造成了強有力的正面沖擊,人們一度追求時髦和快樂,崇洋媚外之風盛起,甚至有人用洋東西、洋文化來標榜自己的生活質量,在這種意識形態(tài)中人們失去了對文化深沉性和超越批判性的思考。透過杭州動漫展,反觀我國近幾年的動畫產品,發(fā)現數量雖然大幅度的增加了,可真正能迎合市場,得到國內外認可的卻是鳳毛麟角,對國外文化題材的盲目效仿,無視民族傳統的元素,正是其中失敗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忽視中國國情,把西方文化和理念生搬硬套地移植到中國國土上進行“無土栽培”,不僅會導致文化失去正確的方向,而且還存在著西方價值理念對中國傳統理念顛覆的危險。
中國動畫要快速發(fā)展,必須走民族化與現代化相結合之路。在對民族文化傳承的同時,又要注重現代化的轉型與創(chuàng)新,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fā)展的科學規(guī)范運作模式。
第一,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我國動畫曾經在國際大舞臺上也有過輝煌的歷程,20世紀60年代和80年代的一大批國產動畫代表了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其中以《大鬧天空》、《牧笛》、《哪咤鬧?!?、《三個和尚》、《鹿鈴》和《鷸蚌相爭》在內的29部動畫片曾44次獲得倫敦電影節(jié)、戛納電影節(jié)、西柏林電影節(jié)以及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jié)等多項獎項,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這些動畫片都堅持不懈地追求中國自己的民族特色,使作品充滿了鮮明的中國氣派和獨特的民族風格。[4]因此,對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在任何都應該堅持。但在堅持的同時,更應注重元素的創(chuàng)新,只有創(chuàng)新才有出路,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過去,由于許多中國動畫人對“民族性”狹隘的認識,把民族性與我國古典文學、神話故事等捆綁在一起,以為“民族性”就是對這些文學作品以剪紙、京劇臉譜或水墨造型的藝術形式進行改編,把文字還原成影音圖像,讓人感到沒有中國古典文學亦或神話故事的動畫作品,就不能稱之為民族性的。這種狹隘的認識大大束縛了我國動畫人的創(chuàng)作手腳。其實不然,還是拿前面提到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動畫為例,該系列動畫是目前中國家喻戶曉、老少皆宜、最成功最受歡迎的國產動畫??删褪沁@樣成功的動畫作品,我們既沒有在其中看到古典文學的影子,也沒有看到剪紙、水墨等“中國式”造型藝術的存在。可又有誰敢不承認《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動畫是中國本土動畫呢?究其原因,還是該動畫立足于民族文化的同時勇于突破、勇于創(chuàng)新。它的題材都是從我們身邊喜聞樂見的小故事中獲得。發(fā)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又貼近中國現代文化。從紅太郎拿平底鍋打灰太狼,以及該系列動畫許多堪稱當今經典的時尚用語中都可以看出。例如“我們吃的不是面,而是寂寞”、“一菌做事一菌當”、“第一天見到你,就知道你是那種不甘久居牛下的家伙”,當聽到這些話時,不得不讓人會心一笑。“神馬”、“浮云”這些2010年度的網絡流行語的出現,更是讓人倍感親切。對于小朋友來講,從該系列動畫中獲得的快樂就更多了,因為每集中的小故事,都是小朋友們熱愛的小故事,他們都幻想著自己也能成為像喜羊羊那樣的“小英雄”。對于他們來講,要向“喜洋洋、美羊羊”他們看齊,遠比要像哪咤、孫悟空他們看齊要容易得多。這種人性化得創(chuàng)作思路更貼近了受眾的心理,把藝術生活化了。制作《百變小櫻魔術卡》的日本講談社國際部部長吉岡富夫認為,中國的動畫片還處在尚未蘇醒的階段,中國并不缺乏優(yōu)秀的制作人才,擁有很杰出的畫師,關鍵在于作品缺乏原創(chuàng)意識和想象力。[4]因此,我們的動畫在立足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更應打破保守的創(chuàng)作思路,勇于開拓、勇于創(chuàng)新,開發(fā)出更多反映現實題材、接近生活的作品。
第二,建立現代化、產業(yè)化的經營運營模式。在國際動畫大舞臺上,美國、日本、韓國位居前三甲,他們的動畫產品不僅能滿足本國消費者的需求,同時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動漫產品輸出國。巨額的動漫產品收入,使美國穩(wěn)居世界動畫的龍頭老大。而在日本,動漫業(yè)早已被定為成國家支柱產業(yè),積極推行工業(yè)化大生產,促使動畫產業(yè)鏈的形成。目前的日本動畫已超過該國許多大型制造業(yè),在國家支柱產業(yè)中位居前6,號稱“無煙重工業(y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畫大國之一。后起之秀的韓國,目前也已獲得“世界動畫大供應商”的美名。金大中政府的7條施政綱領中,就有一條是發(fā)展本國動畫,甚至將動畫從原來的服務行業(yè)規(guī)劃到制造業(yè),借此提升動畫的產業(yè)類別。[5]這些國家動漫的成功崛起,最重要的一點是他們高度重視其產業(yè)化的形成。
當今的動畫業(yè)在各國的經濟發(fā)展中,已經開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顯然,對于中國來說,已經不可能選擇退出全球化循環(huán)被邊緣化,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這條道路已經被否定,那么就只有一條道路,就是成功的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電影經濟。”[6]走現代化、產業(yè)化之路,已是國產動畫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就在我的鄰國日本,側是動畫一落地,既開5朵花,這5朵花既是播放權、光盤、錄像帶、漫畫、衍生產品。對于發(fā)展中的中國,也應該將制作、宣傳、發(fā)行、放映、開發(fā)衍生產品相結合,不斷整合市場,形成動漫產品之間的互補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快速發(fā)展,改變以前那種作品形成不了產品,企業(yè)形成不了產業(yè)的局面。最終才能進入動畫業(yè)的良性循環(huán),從容的登上國際動漫大舞臺。
第三,加強國外先進技術的學習。 當今世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帶動了動畫的發(fā)展,各國動畫的表現形式正日新月異的呈現在世人面前。動畫,是藝術與技術的結合體,兩者有機結合,缺一不可。在當今的美國,3D動畫已成主要發(fā)展方向,利用計算機三維軟件來完成的3D作品,給人極其震撼的視覺沖擊力。而在日本,隨著該國科技的發(fā)展以及不斷地與市場相吻合,也提煉出了獨具個性特色的表現手法——2.5D動畫,新技術的突破,為日本動畫贏得了更多在國際上閃光的契機。而中國作為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國,有著世人羨慕的無數寶貴文化資源。我們提倡傳承民族特色,可我們在傳承的同時想更好的將民族的東西推向世界,無疑,學習國外精湛的先進技術,取長補短,讓國外技術與我國民族特色相結合,將是中國動漫發(fā)展的“黃金組合”。
以上闡述通過杭州動漫展看中國動畫的發(fā)展誤區(qū)和未來的崛起方向。路漫漫其修遠兮!國產動畫的振興與發(fā)展,是一個充滿辛苦與挑戰(zhàn)的行程,需要有剛強的毅力與能力的投入。如今的杭州動漫展,雖有不足,可我們也可以驚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有志之士正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振興國產動畫的隊列中來了。我們期待在未來的國際動漫大舞臺上,留下更多中國動畫的身影。
[1] 楊銳.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對國產動畫產業(yè)的啟示[J].電影文學,2012(5):76-77.
[2] 張松林.20世紀中國動畫藝術史[M].西安:陜西人民美術出版社,2002(2).
[3] 溫家寶.政府工作報告[N].光明日報,2010-03-16(01).
[4] 王仁勇.全球語境下國產動畫片之民族化、現代化走向[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1(5):63-68.
[5] 郭虹.中國動畫的出路在于產業(yè)化[N].人民日報,2003-09-12(5).
[6] 尹鴻.全球化、好萊塢與民族電影[J].文藝研究,2000(6):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