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文
(蘇州農(nóng)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人文系,江蘇蘇州 215008)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而不同的國家與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文化,文化的差異進一步地可反映到語言上,如果不了解文化差異,必然會造成語用失誤,由文化差異引起的語用失誤更加隱性化、多樣化,它會影響學生口頭和書面的理解、表達和交際。本文將著重探討商務英語書面表達方面的語用失誤。一般認為,只要掌握好商務英語專業(yè)知識和基本寫作技巧,就能夠完全勝任涉外商務書面表達工作,其實如果不了解英漢商務文化的語境差異及其語用規(guī)則,商務寫作有可能出現(xiàn)各種意想不到的語用失誤,影響商務活動的正常開展。本文將從文化層面對這些語用失誤現(xiàn)象進行剖析,以便透過表層的語言現(xiàn)象了解語用失誤的原因,這對提高商務英語寫作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商務英語文化意識和語用能力將有一定的幫助。
談到英語語用失誤,有必要談及語用學這一重要語言學分支。語用學是20世紀70至80年代由西方學者們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一門獨立的新學科,是研究在不同的交際環(huán)境下如何正確地理解和運用語言的一門學問。
英國語言學家詹妮·托馬斯曾在《跨文化語用失誤》中指出,在外語學習中由于文化的差異,造成的語用失誤有兩大類:(1)語言語用失誤。其一是不合操英語本族人的語言習慣,誤用英語的表達式,其二是不懂英語的正確表達式,按母語的語義和結構套英語。(2)社交語用失誤。指交際中因不了解談話雙方文化背景差異而影響語言形式選擇的失誤,它與談話雙方的身份、語域、話題熟悉程度等有關。
英漢兩種語言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其差異不僅表現(xiàn)在思維表達上,而且表現(xiàn)在受隱性文化制約的語用交際規(guī)則上。學習者在尚未意識到這種文化差異的存在或沒有掌握其特定文化語境下的語用規(guī)則時,很可能不自覺地參照漢語文化語境和語用規(guī)則進行思維寫作表達,結果會犯各種難以察覺的語用失誤。商務英語語用失誤可以出現(xiàn)在商務英語表達的各個層面,包括詞匯層、句子層、段落乃至篇章層,這里主要探討詞匯層和句子層面的商務英語語用失誤。
2.1.1 人稱使用不當
在英漢語中,即使是很普通的人稱指示代詞,使用規(guī)則也不盡相同。統(tǒng)計資料表明,漢語使用第一人稱和第二人稱代詞比英語多,而英語第三人稱的使用頻率比漢語要高,這反映了一種文化規(guī)約下的語言行為特征。在英語商務文化中,無論是商務信函寫作,還是商務洽談,人稱的選擇一般要遵循禮貌原則,英語人稱使用的語用原則是:在表達正面、積極的態(tài)度、看法或愿望時,一般使用第一人稱。但在涉及要求、允諾時,為了表明自己重視對方,從對方的觀點或利益出發(fā),一般使用第二人稱YOU。過多地使用第一人稱,會產(chǎn)生忽視對方的消極作用,反而使言語失去感染力,難以得到對方熱烈的回應。可能是受漢語人稱語用規(guī)則影響,例如:
例1a.We will agree to give you 5%discount if you increase your order to 15000pieces.
例1b.You will get 5%discount if you increase your order to 15000pieces.
例句1a主語為第一人稱,突出和強調寫信人的立場和態(tài)度,表達不夠委婉。相比之下,例句1b采用第二人稱,突顯對方的地位和利益,給人以體諒和尊重的感受。另一方面,使用第二人稱也要看具體的語境,如果不看具體的場合或對象,濫用第二人稱,同樣會產(chǎn)生負面效果。比如:
例2a.You complained about our service in your previous letter.
例2b.I really appreciate your letter regarding our service.
例3aIf you had thought about it beforehand,this thing would never have happened.
例3bProblems o f this type would not have happened if we had thought about it thoroughly.
例2a和3a是對對方表示不滿,使用第二人稱作主語使語氣顯得強硬和無禮,危及了對方的利益,表達了對對方的貶損,如果把主語換成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可以消除斥責、埋怨對方的語氣,即從對方的利益出發(fā),尊重、體諒對方。由此可見,在商務英語信函中,人稱代詞的選擇應當多遵循“你方觀點”,將自己置于對方的立場上,從對方利益出發(fā),尊重、體諒、贊譽對方,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選擇恰當?shù)娜朔Q代詞。
2.1.2 修飾語使用不當
中國人一般重直覺與具象,而西方人則重理性與邏輯,所以漢語詞義一般比較籠統(tǒng)寬泛,英語詞義則相對明確具體。比如,漢語形容詞和副詞使用不像英語那樣嚴格,常常會出現(xiàn)語義重復或缺乏邏輯性,這與中國人表達重“意合”輕“形合”有直接關系。英美人使用形容詞和副詞則非常講究簡潔性和邏輯性,這反映出西方人語言表達重“形合”、講邏輯的特點。
例4a.Imports of foreign automobiles have declined sharply this year.
例4b.Imports of automobiles have declined sharply this year.
對于英語學習者而言,例4a似乎沒有什么問題,但以英語為母語者認為,“進口車”的邏輯涵義一定是“從國外進口”,無需使用foreign(外國的)一詞。
這種冗余現(xiàn)象還可能受漢文化“中庸”哲學思想的影響,強調音韻平衡的美感 ,漢語表達講求對仗修辭,大量使用四字詞組等,忽視詞語生成的語義邏輯 和簡約性。比如serious disaster(嚴重災害),final completion(終于完成)等。從英文語義邏輯上講,災害本身就是嚴重的,不然就不稱其為災害,如果需要描述災難的程度可以用big、great、major等修飾語,completion(完成)一定是最后的,不需要使用final一詞,又如:
例5aWe are extremely and sincerely sorry for the error and ask that you accept our humble and sincere apology for the undue incontinence suffered by you.
extremely,sincerely,humble和sincere這幾個詞語使用使得此句禮貌過了頭,給人以卑恭之感,讓人覺得雙方處于不平等的地位,感覺不舒服,因此應改為:
例5bWe are concerned about the inconvenience you have suffered and apologize sincerely.
2.1.3 模糊限制語使用不當
模糊限制語在商務英語信函中的恰當使用可以幫助寫信人禮貌的實現(xiàn)交際目的。在商務英語信函中,如果表達有利于對方利益的觀點,可以使用模糊限制語來加強語氣,如quite extremely,very等;如果觀點對對方不利,或損害對方的利益,可以使用模糊限制語來緩和語氣,如sort of,some what等,還可以使用I’m afraid,It is said,I regret to inform等。例6a和7a由于缺少弱化語氣的模糊限制語,這兩句的語氣顯得生硬而不禮貌。而使用模糊限制語后的句子6b和7b則更加委婉和謙和,不傷及對方的面子,更禮貌,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例6aI cannot accept your request.
例6bI’m afraid I cannot accept your request.
例7aSale goods can’t be returned.
例7bI regret to inform that Sale goods can’t be returned.
但同時要注意使用像very、highly、extremely、greatly等表達程度的語氣詞必須非常審慎,有時中國人對情感表達的語氣程度不太講究,這可能與漢文化禮多人不怪的語言行為規(guī)則有一定的關系,但英美人對語氣詞的使用十分小心。在商務信函中,語氣詞使用不當會給人以夸大其辭、言不由衷的感覺。請看下例:
例8a.We'll be quite pleased to develop business relations with you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s.
例8b.We'll be pleased to develop business relations with you on the basis of equality and mutual benefits.
例句8a使用了程度副詞quite,目的是向對方表達建立業(yè)務關系的迫切心情,但對外國人而言,其客觀效果可能適得其反。建立業(yè)務關系只是一種愿望,能否成功還不得而知,沒有必要如此“相當高興”,8b中沒有quite修飾語,但漢語譯文補入“很”字,省去了“很”字,讀起來不那么順暢自然?!昂堋弊衷诰渲酗@然沒有實際意義,只起調諧音節(jié)的作用,但這種功能詞對中國人學習英語可能會產(chǎn)生一些負面作用,容易把這種表達習慣或文化心理傾向帶入英文表達中去。
2.2.1 句式使用不當
根據(jù)語用學的研究,每個人內(nèi)心都有兩種心理需求,一為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肯定的積極“面子”心理需求,另一個則是不希望別人干涉自己自由的消極“面子”心理需求??缥幕Z用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中國人、日本人偏重積極“面子”心理需求,他們更注意在交際中向對方表示肯定、贊同,同時也努力為自己贏得對方的一致意見;而英美人更在意消極“面子”的心理需求,他們會盡最大努力為對方留有較大的自由選擇余地,避免交際中的強加意味,同時確保自己的表達不會招至對方的反感。為此,在商務英語溝通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在提出請求或建議時,可運用句法手段,如:疑問句式、條件句式、內(nèi)嵌句式等,以下例9a、10a和11a是在商務信函寫作中使用的陳述句,陳述句的語氣顯得強硬,不親切。
例9aYou should send us your catalogue with detailed offer.
例9bCould you please send us your catalogue with detailed offer?
例10aThis will be useful to you.
例10bI hope this will be useful to you.例11aYou can contact me sometime.例11bIf there is anything I can do to help you,please don’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運用疑問句可以避免給人留下居高自傲、命令對方的印象,疑問句式可以使用could you、would you、please等。9a的口氣強硬,把自己置于對方之上,聽起來是一種命令的口吻,而9b采用疑問句式以詢問的方式與對方商談,話語謙和,給對方以尊重的感覺。
請求式可以使用I wish、I’d like to,、I hope等。10a非常自信自己為對方提供了幫助,有一種堅持十分肯定的語氣,不容對方質疑的感覺。10b使語氣緩和,消除了凌駕于對方的語氣。條件句可以使用“if”句型等。11a是陳述句,在此句中,語氣比較冷淡、不真誠,有敷衍之嫌,讓對方很難感到寫信人是發(fā)自內(nèi)心地愿意與對方保持聯(lián)系;而11b用條件句使對方感到真誠、親切。
2.2.2 語態(tài)使用不當
英民族思維嚴格區(qū)分主客體,以主體為中心的同時,也注重客觀事物對人的作用和影響,由于英民族的客觀思維,英語常用物稱表達法,這導致了英語有大量的被動句,而在漢民族的思維里,主體和客體是相互融合,中國文化具有天人合一的觀念,因此中國人在表達思想時十分注意主題意識,常用人稱代詞作主語,多用主動語態(tài)和無主句。商務活動中一般使用主動語態(tài),所以人們稱主動語態(tài)為商務語態(tài),但在涉及負面的消息、存在的問題或涉及對方的責任、過失時,為了避免語言過于生硬,英語信函、文書等多用被動語態(tài)。在使用商務英語時,如果沒有意識到英語被動語態(tài)在特定語境中的語用意義,而用潛在的漢語文化思維和表達習慣來表達,則很容造成語用失誤。請看下例:
例12a.You promised to deliver the goods with in a week,and you have put us to considerable inconvenience through the long delay.
例12b.The goods were promised to be delivered with in a week,and we have been put to considerable inconvenience through the long delay.
例12中,a句使用了主動語態(tài),直接表達對生意伙伴的責備和不滿,顯得不夠委婉得體,而b句使用了被動語態(tài),把信息的焦點集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之上,強調客觀存在的問題,刻意隱去責任方,給對方一點面子,這也是商務文化溝通的一種語用策略,為了在解決實際問題時得到對方的支持與合作。
例13aYou have to make the delivery before next weekend.
例13bthe delivery has to be made before next weekend.
例13a是對對方提出要求,使用主動語態(tài)有盛氣凌人的口氣,而l3b沒有指明動作的執(zhí)行者,針對的是事件本身,因此不會招致對方的反感。
2.2.3 語氣使用不當
商務交際中,語氣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恰當?shù)恼Z氣以傳遞善意,鞏固雙方的業(yè)務關系。同樣,語氣不當可以使一份原本令人心情愉悅的信函變得讓人不勝膩煩,尤其是具有強迫命令式的語氣會引起對方的反感甚至憤怒,從語法層面看,英語有直陳語氣和虛擬語氣,并借用動詞的虛擬形式來表達。漢語屬于分析性語言,虛擬意義主要通過“如果/要是.......就”等關聯(lián)詞語來體現(xiàn)。如果中國作者對英語虛擬語氣的語用意義不夠了解,那么在本應該使用英語虛擬語氣的語境中,卻傾向使用直陳語氣。
例14a.We demand prompt shipment from you.
例14b.We request prompt shipment from you.
14a中使用了具有命令語氣的詞demand,而14b中卻使用的是帶請求語氣的詞request,表達方式明顯客氣得多,因而更恰當。
例15a.We can’t lower the price.
例15b.We wish we were able to lower the price.
例句15是拒絕對方的邀請。a句為直陳式語氣,采用直陳語氣否句式顯得語氣十分生硬,態(tài)度咄咄逼人,無禮,令人反感;b句為虛擬語氣,采用肯定式拒絕方式,同樣是拒絕對方,語氣委婉,顯得謙恭而有禮貌.當然,使用虛擬語氣也要視不同的場合、對象而定。比如以買主的身份向對方索取價目表就不必用“Would you be so kind as to do us a favor by sending us the price list of your latest products”買方索取價目表是賣方求之不得的好事,如此客套反而顯得過于謙卑。
商務英語書面表達是一種跨文化交際,它不是漢語商務文化語境下的思維表達方式在英語語言符號上簡單轉換。學習者要熟練掌握商務英語交際技能,不僅要掌握其復雜的語言表達形式,更要了解其深層的文化內(nèi)涵,諳熟商務交際語用規(guī)則,這樣才能避免表達中不出或少出語用失誤。文化差異障礙并非完全不可逾越。如果有關商務英語寫作的教學能把表達能力和商務文化語用能力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起來,那么學生的跨文化商務英語溝通能力就能得以提高。
1 Thomas.J 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跨[J].Applied Linguistics,1983(4)
2 胡何自然.語用學與英語學習[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7
3 何紅華.論商務英語中書面語言的文體特征及語用分析[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5(6)
4 簡·沃特森.商務英語寫作指南[M].上海: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4
5 劉曉娟,王紅梅.論模糊語用策略在商務英語中的運用[J].商場現(xiàn)代化,2007(17):204~207
6 許菊 .商務英語公函的體裁分析[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4(1):26-~29
7 任裕海 稱呼模式的跨文化研究[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3):126~130
8 張燦燦.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研究[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4):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