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由《國史補》看唐代筆記與史傳文學關系

      2012-08-15 00:42:55
      文教資料 2012年32期
      關鍵詞:史傳軼事國史

      張 榮

      (南京師范大學 文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7)

      《國史補》,三卷,唐人李肇撰。后代刻本或作《唐國史補》。李肇,兩《唐書》無傳,陳舜俞《廬山記》卷二李肇《東林寺經(jīng)藏碑銘并序》末稱“元和七年九月十五日朝請郎試太常寺協(xié)律郎李肇撰”,曾以協(xié)律郎身份入江西觀察使崔芃幕,崔芃卒后轉(zhuǎn)華州參軍,后入京長期擔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所交多當時名流。

      一、淵源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重史的傳統(tǒng),史官在文化傳載中曾有著崇高的地位?!洞呵铩贰ⅰ蹲髠鳌?、《史記》等史書,清晰地記敘歷史事件和人物活動,對小說的敘事產(chǎn)生極大影響,因此后世將小說稱為“野史”、“史遺”。史書在“實錄”的前提下,要選取典型事例,裁剪得當,要求敘事脈絡清晰,塑造出鮮明的人物個性,從而富有文學趣味,被稱為史傳文學。中國最初的小說形式即是志怪,中國古代小說源于先秦神話,孕育于漢代史傳,而形成于魏晉六朝的志怪小說,這是大家的共識??梢娦≌f與史傳文學關系密切。史傳文學是我國古代小說的主要源頭,它不僅在文體上直接孕育了小說,而且為小說敘事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諸多可供借鑒的技巧和經(jīng)驗;史傳文學所承載的史官文化精神更是深刻影響了古代文人的小說觀念和小說創(chuàng)作。至唐代,文言小說已經(jīng)有比較明確的創(chuàng)作意識,且文采華艷,情思濃郁,古代小說至此獲得文體意義上的獨立,但還沒有徹底割斷與史傳母體的血脈聯(lián)系。

      二、回歸

      到了唐代,唐人有意為小說,傳奇的出現(xiàn)與興起說明了小說與史傳文學的分離,小說開始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形式。但是,引人注意的是唐代出現(xiàn)的大量補正史的筆記小說,《國史補》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周勛初先生在《唐代筆記小說敘錄》中分析《國史補》說;“本書本為接續(xù)劉餗《傳記》而作,但排除了鬼神夢幻的成分,也不載男女猥褻之事,這就與志怪的傳統(tǒng)劃清了界限,確立的純粹的筆記小說的宗旨?!雹?/p>

      這句話有兩處令人疑惑,一處是“與志怪的傳統(tǒng)劃清界限”,一處是何謂“純粹的筆記小說的宗旨”。首先要明確的是筆記小說的概念。通常筆記小說是與傳奇小說相對立的,但筆記小說的具體概念也是歷來頗受爭論的問題。周勛初先生《唐人筆記小說考索》認為“筆記小說”的提法可以解決“談學問的隨筆一類著作”的安排問題,“覆蓋面比較大,既可以稱《國史補》之類敘述史實的‘雜史類’著作,也可以稱《杜陽雜編》之類侈陳怪異的‘小說類’著作,也可以稱《資暇集》之類考訂名物隨筆似的著作,也可以稱《酉陽雜俎》之類包羅萬象類書似的著作”,而傳奇與筆記小說距離較遠,“似不宜以‘筆記小說’呼之”。但周先生又云:“如《酉陽雜俎》卷九《盜俠》中的幾則故事,筆法與《虬髯客傳》等傳奇相同,然為《酉陽雜俎》此書性質(zhì)所規(guī)定,人們也只能稱之為筆記小說。與此類同,《上清傳》、《劉幽求傳》等文,隨《常侍言旨》的性質(zhì)而定,也不妨歸人筆記小說。因為從源流上看,篇幅短的傳奇即是筆記小說,篇幅長而帶有故事性的筆記小說也就是傳奇。”這里提出了區(qū)分筆記小說與傳奇的標準:一看所在著作的性質(zhì),收人筆記小說中的傳奇只能認定為 “筆記小說”;二看是否有故事性(即敘事成分)和篇幅長短,“篇幅短的傳奇即是筆記小說,篇幅長而帶有故事性的筆記小說也就是傳奇”。但所在著作性質(zhì)和篇幅長短并非決定作品文體歸屬的本質(zhì)因素;如果僅僅因為傳奇“篇幅短”或收人筆記體著作就只能看作筆記小說,與學術性、史料性的筆記同屬一類,那實際上就取消了故事性這一標準,而這應當是判定小說與非小說的最本質(zhì)的因素。所以筆記小說不僅包括《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這樣文學性很強的文學作品,也包括雜史類著作,如《隋唐嘉話》、《朝野僉載》、《國史補》等。

      在苗壯的《筆記小說史》中如此概括“筆記小說”:“筆記小說是文言小說的一種類型,是以筆記形式所寫的小說,它以簡潔的文言、短小的篇幅記敘人物(包括幻化的鬼神精怪和擬人的動植物與器物等)的故事,是中國小說史中最早產(chǎn)生并貫穿始終的小說文體?!彼跁羞€總結了筆記小說的三個特點:其一是基于耳聞目睹的現(xiàn)實性;其二是“雜”與內(nèi)容的豐富性;其三是“小說”、“小語”與形式的靈活性。②

      既然筆記小說有“雜”的特點,那么接著就會對周勛初先生所指的“純筆記小說”會有疑惑。

      再看《國史補》出現(xiàn)的時期,魏晉六朝時出現(xiàn)了筆記小說的第一次高峰,并且大致分為兩個類型,一類是以《搜神記》為代表的志怪小說,一類是以《世說新語》為代表的專談軼事的志人小說。唐宋時期是筆記小說發(fā)展史上的輝煌時期。這一時期的筆記小說不僅在數(shù)量上大大超過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而且在藝術成就方面也比魏晉南北朝時期有較大的提高。此時期,“除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jīng)出現(xiàn)的志怪、軼事兩類外,還出現(xiàn)了雜史類?!边@類小說就是專敘一代軼事,志在補史的一類筆記小說,如《朝野僉載》、《隋唐嘉話》等。此時期為我國筆記小說創(chuàng)作的第二次高峰。在吳禮權的《中國筆記小說史》中更是直接將唐代筆記小說分為五類:“志怪派”、“國史派”、“軼事派”、“事類派”以及“雜俎派”,并將《國史補》歸入“國史派”。而在劉葉秋先生的《歷代筆記概述》中,也對筆記小說進行了歸納:“歸納一下從魏晉到明清的筆記看,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是小說故事類的筆記。始魏晉迄明清的志怪、軼事小說,第二是歷史瑣聞類的筆記。始魏晉迄明清的記野史、談掌故、輯文獻的雜錄叢談,第三是考據(jù)、辨證類的筆記。始魏晉迄明清的讀書隨筆、札記?!睂ⅰ肮P記”劃分為“小說故事類”、“歷史瑣聞類”、“考據(jù)辨證類”實際上基本成為了當代學界的一種較為普遍的共識,如中華書局推出《歷代史料筆記叢刊》、《學術筆記叢刊》收錄范圍大體相當于“歷史瑣聞類”和“考據(jù)辨證類”。而對于唐代筆記則分為三類:“小說故事類”、“歷史瑣聞類”、“考據(jù)辯證類”,并將《國史補》歸入“歷史瑣聞類”中,可見相對于志怪小說來說,《國史補》這樣的雜史類小說是在其后出現(xiàn)的一個新類型的筆記小說,它并不是從志怪發(fā)展而來,那么與志怪劃清界限也就無從說起了。

      既然《國史補》并沒有確立“純筆記小說的宗旨”,那么周勛初先生這么說的目的是什么呢?《國史補》書前有個十分重要的序:

      “《公羊傳》曰:‘所見異辭,所聞異辭?!从胁灰蛞娐劧鴤涔蕦嵳摺N魟M集小說,涉南北朝至開元,著為《傳記》。予自開元至長慶撰《國史補》,慮史氏或闕則補之意,續(xù)傳記而有不為。言報應,敘鬼神,徵夢卜,近帷箔,悉去之;紀事實,探物理,辨疑惑,示勸戒,采風俗,助談笑,則書之。仍分為三卷?!边@個短短的序不僅表明作者的寫作目的:“續(xù)傳記”,還說明了他的寫作規(guī)范:“言報應,敘鬼神,徵夢卜,近帷箔,悉去之;紀事實,探物理,辨疑惑,示勸戒,采風俗,助談笑,則書之”。周勛初先生對其評價“本書本為接續(xù)劉餗《傳記》而作,但排除了鬼神夢幻的成分,也不載男女猥褻之事”即是從這個序中而來。

      首先作者明確表明了創(chuàng)作目的--“因見聞而備故實”?!秶费a》延續(xù)了劉餗《隋唐嘉話》的寫作范式。作者劉餗本身即是以史家而為小說的典型。據(jù)《新唐書》卷132記載劉餗天寶初兼知史官,著有《史例》。其父劉知幾是唐代著名史學家,他在《史通》中首次對小說做了較為系統(tǒng)集中的論述,認為小說與史書密不可分。作為歷史學家,劉知幾敏銳地看到小說與正史的不同:“其余外傳,則神農(nóng)嘗藥,厥有本草;夏禹敷土,實著山經(jīng);世本辨姓,著自周室;家語載言,傳諸孔氏。是知偏記小說,自成一家。而能與正史參行,其所由來尚也。雖然認識到小說自成一家,但劉知幾并不認為小說是一種完全不同于史傳文學的獨立文體,而將它看作是史書發(fā)展過程中必然出現(xiàn)的分支:“爰及近古,斯道漸煩。史氏流別,殊途并騖?!闭驗槿绱?,劉知幾否認了小說自身的文學價值。在他看來,小說的功能在于證史:“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侵肺挠嘘I,其來尚矣……自古探穴藏山之士,懷鉛握槧之客,何嘗不征求異說,采攄群言,然后能成一家,傳諸不朽。”③由于用史學研究的標準來衡量小說,要求小說對歷史研究和寫作有所裨益,因而劉知幾要求小說創(chuàng)作要遵循史書創(chuàng)作的“實錄”精神,反對小說中出現(xiàn)虛構和浮詞,重視雅言,排斥鄙樸,他認為構虛辭、驚愚俗,是小說創(chuàng)作的一大缺點,并告誡后學要對小說題材嚴加篩檢,避免受到“虛辭”的干擾。周勛初先生在《唐代小說敘錄》中強調(diào)《國史補》與《隋唐嘉話》不同的是:作者擯棄了關于“言報應,敘鬼神,徵夢卜,近帷箔”方面的內(nèi)容,而在劉餗在《隋唐嘉話》中寫作了一定數(shù)量的奇人異事。雖然作者強調(diào)諸如張率更聽聲這樣的事件是他從朋友那里聽來的,但這并不能夠有力地證明這類事件的真實性,不過是以訛傳訛罷了。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上卷所說的洛陽南市塚中之銘、衛(wèi)公(李靖)在華山廟聽神言等等。當然《國史補》中仍有言報應的故事,一條是“淮水無支奇”中記淮中水怪,一條是“烏鬼報王稹”記烏鴉之鬼復仇,但與其他筆記小說相比,數(shù)量確實很少,大部分內(nèi)容為唐代有關人物傳說、典故、風俗的種種記載。可見李肇是受到劉知幾的觀點影響并且認同追隨了這個小說用來證史的觀點,所以他才盡量避免“言報應,敘鬼神,徵夢卜,近帷箔”這些多虛構的內(nèi)容。

      唐代整理史料,編輯史書的風氣較盛,史官地位很高。在這種社會風氣帶領下,形成了文人強烈的史學自覺意識,他們以參與修國史為榮耀,而沒有機會參與修國史或者對于官修國史有所不滿便退而求其次,自行編書以補國史。造成唐代瑣聞軼事類的筆記小說盛行,如《唐摭言》、《隋唐嘉話》、《大唐新語》、《國史補》等等。既然要補史,那就必須滿足史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要征“實”。要求小說作者把史家的實錄精神貫注到小說創(chuàng)作中去,創(chuàng)作時嚴格遵循實錄原則,如李肇在序言中所稱的。因此,以《國史補》為代表的唐代瑣聞軼事類小說標志著唐代筆記小說向史傳文學的回歸。

      其次,《國史補》確立了唐代軼事瑣聞類小說的范式。軼事瑣聞類小說與史書創(chuàng)作保持了更為密切的關系。不同于唐傳奇以虛構的故事表現(xiàn)人物形象,軼事瑣聞小說講求“實錄”,力圖用較為真實的一人一事,表現(xiàn)一個時期的歷史風貌。雖然軼事瑣聞小說沒有創(chuàng)造豐滿的人物形象,也沒有曲折的故事情節(jié),但它篇幅短小,內(nèi)容豐富,彌補了正史過于謹重粗疏的缺陷,展示了一個時代的人物風貌和社會心態(tài)。這本書所記都是從開元到長慶間的軼事、瑣聞,不僅對朝廷政治、典章制度和官場軼聞等方面有諸多記載,如“敘進士科舉”一條,談到了進士間的稱呼以及考中后題名于慈恩寺塔、大宴于曲江亭等有關科舉的掌故,而且對文學、社會風俗等方面也有生動的記敘,如對“元和體”的闡述:“元和以后,為文筆則學奇詭于韓愈。學苦澀于樊宗師。歌行則學流蕩于張籍。詩章則學矯激于孟郊,學淺切于白居易,學淫靡于元稹。俱名為元和體。大抵天寶之風尚黨,大歷之風尚浮,貞元之風尚蕩,元和之風尚怪也。”這段話被后世很多文學理論家引用。

      “言報應,敘鬼神,徵夢卜,近帷箔”這類作品在唐代大多成為了傳奇,如《游仙窟》等等,可見《國史補》是與傳奇小說劃清了界限,堅持“實錄”精神,并非確定了純筆記小說的模式,而是最終確立了唐代軼事瑣聞類小說的范式。

      三、影響

      秉承著“實錄”精神,以補國史為寫作目的的《國史補》在唐宋兩代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在唐代,《唐摭言》等書多次征引《國史補》中的文字。在宋代,《國史補》受到以歐陽修為代表的文人肯定,歐陽修自稱《歸田錄》亦以此為準式。宋代類書、總集、筆記小說、詩文箋注引唐代筆記小說時,此書最多。而《國史補》對后代文學發(fā)展也提供了文學素材,比如馮夢龍《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就取材于《國史補》中的記李汧公為俠客的故事。

      但是,真實是史傳的生命,史官最基本的職責就是真實地反映歷史,并為后世提供借鑒;而小說是允許并且應當虛構的,虛辭是小說之所以為小說并具有永恒藝術魅力的根本。而依照《國史補》的寫作宗旨,筆記小說不僅沒有了趣味性,它的發(fā)展道路必將越來越狹窄,直至這朵文學之花缺乏想象的滋養(yǎng)而枯萎。

      注釋:

      ①周勛初.唐代小說敘錄[M].鳳凰出版社:32.

      ②苗壯.筆記小說史[M].浙江古籍出版社:6.

      ③浦啟龍.史通通釋[M].上海古籍出版社:4523.

      [1] 李肇.國史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

      [2] 苗壯.筆記小說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3] 劉知秋.歷代筆記概述[M].北京:中華書局,1980.

      [4] 周勛初.唐代筆記小說敘錄[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

      猜你喜歡
      史傳軼事國史
      玉石俱焚前夜被打撈:有個小白律師溫暖了涼薄
      蔡國史地問題研究
      老師軼事
      文苑(2018年18期)2018-11-08 11:12:20
      舊鄰軼事(下)
      奧秘(2018年8期)2018-08-25 07:21:58
      范仲淹苦讀軼事
      從讀者角度看史傳文學中虛構存在的合理性
      青春歲月(2016年4期)2016-08-04 05:33:50
      《文心雕龍?史傳》矛盾的紀實觀及原因
      銘記——山東省黨史國史教育活動薈萃 前言
      中國火炬(2015年7期)2015-07-31 17:39:57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入開展黨史國史教育活動
      中國火炬(2015年6期)2015-07-31 17:25:51
      《紅樓夢》敘事藝術中的春秋筆法
      本溪市| 中方县| 铜鼓县| 万州区| 定结县| 丁青县| 临高县| 龙海市| 松桃| 始兴县| 环江| 青浦区| 开远市| 张家口市| 桐柏县| 西盟| 阳高县| 通化市| 姜堰市| 海宁市| 文登市| 南澳县| 上高县| 罗城| 潜江市| 揭东县| 蓬安县| 黄浦区| 五原县| 定襄县| 北川| 咸丰县| 望江县| 杭锦后旗| 临颍县| 诸城市| 和林格尔县| 滁州市| 卓尼县| 西峡县| 高碑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