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勇 朱君琴
(江蘇省金壇市中醫(yī)醫(yī)院檢驗科 213200)
隨著先進醫(yī)療設備在醫(yī)學領域的應用,尿常規(guī)檢查由3項發(fā)展到目前的14項,這對臨床有關疾病的診斷、治療、療效觀察有重要意義。尿分析儀檢測速度快、項目多、靈敏度高;但也存在不足,特別是管型、結晶、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其他有形物質(zhì)成分不能檢測?,F(xiàn)根據(jù)尿分析儀對600例尿標本中白細胞的檢測與顯微鏡的鏡檢進行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兩種結果中白細胞有較大差異,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標本的來源本院門診患者。用一次性尿杯隨機收集清潔中段尿檢測。要避免污染,女性應避免月經(jīng)血、陰道分泌物混入。標本留取后應立即檢測,1h內(nèi)完成檢查。
1.2 儀器與試劑日本OLYMPUS BX4顯微鏡;成都維信HL3460B尿液分析儀及其配套用的尿11項試紙條。
1.3 檢測方法取尿液10ml于試管中,嚴格按儀器及試紙條使用要求進行操作,測定后打印出結果并記錄好。將尿液400g離心5min,傾去上清液,留取0.2ml尿沉渣,輕輕混勻后,取1滴(約50μl)置載玻片上,加蓋玻片,用顯微鏡鏡檢,分別計數(shù)10個高倍視野(10×40)下的白細胞數(shù),取其平均值,并記錄結果。
將尿液分析儀的白細胞結果按 0/μl、15/μl、70/μl、125/μl、500/μl分為 5 組,鏡檢按 0/HP、1~3/HP、4~6/HP、7~10/HP、<20/HP分為5組。列下表進行比較,以鏡檢法為參考,可見試紙條的假陰性率為23.9%,假陽性率為9.3%。鏡檢與尿分析儀同時檢測結果對比,見表1。
表1尿分析儀與顯微鏡檢測白細胞結果(略)
尿分析儀檢測白細胞,采用白細胞酯酶法。白細胞試劑膜塊中含有吲哚酚酯、重氮鹽及其他物質(zhì),粒細胞中存在酯酶能作用于膜塊中的吲哚酚酯,使其產(chǎn)生吲哚酚,吲哚酚與重氮鹽反應生成紫色縮合物,其顏色的深淺與白細胞含量成正比。從實驗對比看到有23.9%假陰性和9.3%假陽性結果。試紙條假陰性的出現(xiàn)可能為其他物質(zhì)干擾,如尿蛋白含量在3g/L以上、大量葡萄糖高比重、藥物等會使反應敏感降低或產(chǎn)生假陰性。另外試紙膜塊只與中性粒細胞的酯酶反應,不與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反應。當尿液中單核細胞、淋巴細胞為主時,也為陰性。假陽性的出現(xiàn)多數(shù)認為是試紙法檢測中性粒細胞酯酶。當粒細胞破壞、崩解時都能檢出,而鏡檢不能檢出。任何引起尿異常顏色的物質(zhì),甲醛、高濃度膽紅素等都會產(chǎn)生假陽性。白細胞陽性結果在臨床的意義是很重要的,為避免出現(xiàn)假陰性、假陽性的現(xiàn)象,可以通過鏡檢進一步排除,以達到不誤診的目的。總之,雖然干化學尿液分析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不能完全替代顯微鏡檢查。
鑒于以上原因,臨床醫(yī)生在判定結果的臨床意義上應有正確的認識,對一些微量報告應持慎重態(tài)度,尤其女性患者,應結合臨床癥狀進一步復查。
[1]葉應嫵,王毓三,申子瑜.《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M].第3版.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6:291,293.